5月4日 19:30,由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笛箫演奏家王次恒先生亲授的江南丝竹小组,历时两年培养与沉淀,将为观众带来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绿染江南·丝竹新韵》。
王次恒
指导老师
王次恒
中国著名笛箫艺术家,198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同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师从赵松庭、曾永清、蓝玉崧等教授。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暨笛子首席、管乐声部长、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奏员、文化部优秀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笛子协会副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文化部国家职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华艺术奖评委,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笛子比赛评委,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优秀而有深度内涵的笛箫演奏艺术使他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演奏一等奖;1989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同年在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笛子独奏最高金奖及最高艺术家荣誉证书;1991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音乐比赛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1999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2010-2013年连续四年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
王次恒曾为国内外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的笛箫曲,其中个人独奏专辑有:《王次恒吹管乐》《王次恒笛子作品》《中国南北笛》《钗头凤幻想》《王次恒箫专辑》《箫埙专辑》《咏春三章》《闲情一曲赋春风》《南山截竹恒北斗》《空山竹韵》等。
他在演奏的同时也参与创作笛箫作品。主要有《桑园春》《塞外随想》(与邵恩合作)、《钗头凤幻想》(与王直合作)、《空山望月》(与王时合作)、《傣寨情歌》《乡愁》《燕归来》《梦家园》《观海河》《水风》《南山竹韵》等。出版发表的著作有:《笛子演奏教程》《名家教竹笛》《笛子入门与提高》《青少年学竹笛》《箫演奏入门与提高实用教程》《箫演奏入门》等。
王次恒经常代表国家艺术团出访演出,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及讲学活动,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笛箫独奏音乐会。1990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笛子独奏音乐会;2006年4月在台北举办《闲情一曲赋春风》王次恒独奏音乐会;2010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南山截竹横北斗”笛子独奏音乐会,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国际著名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中担任笛子独奏,如美国的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林肯中心剧场、芝加哥交响乐厅、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希腊的希洛德古剧场、俄罗斯的玛林斯基剧院、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和日本的札幌音乐厅都曾留下他独奏的身影。
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蕴藉含蓄,包含着追求谦冲、协调的深刻文化内涵,在民族音乐史、戏曲、民俗等方面都深具实践和理论研究价值。
江南丝竹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优雅,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讲究“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显现出“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
中央民族乐团江南丝竹小组
中央民族乐团江南丝竹小组,是乐团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乐种演奏小组,自乐团建团初期便成立延续至今,从祖师级别的秦鹏章等老先生,到后续众多为观众所熟知的艺术家王次恒、吴玉霞、董晓琳、丁晓逵等先后都是该小组的成员,他们在历史文化中延续传统,又通过娴熟的技法守正创新,不仅成为了乐团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典范,一代代的演奏员也通过这样的平台磨炼自己,逐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和乐团的骨干力量。在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上,中央民族乐团江南丝竹小组获得了职业组银奖;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荣获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优秀演奏奖。
2013年第十届
中国艺术节获奖
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获奖
曲目单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绿染江南·丝竹新韵》音乐会
指导老师:王次恒
一、传统江南丝竹合奏《欢乐歌》《行街》
二、古筝独奏《四合如意》 传统乐曲
演奏:缪青
三、二胡独奏《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
演奏:郎朗
四、琵琶二重奏《三六》传统乐曲 林石城改编
演奏:孟霄、李宗励
五、笛子与古筝《霓裳曲》传统乐曲、王次恒改编
演奏:孙帅、缪青
六、胡琴二重奏《慢三六》传统乐曲
演奏:尚祖建、邹晖
七、琵琶与古筝《春江花月夜》传统乐曲
演奏:孟霄、缪青
八、新江南丝竹合奏
《咏南》朱毅曲
《绿染江南》王次恒曲、杨春林编配
(曲目以实际演出为准)
主要演员
(按出场顺序)
缪青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硕士。她善于借鉴多元的艺术表演形式,积极探索与筝乐演奏的融合。她出版的个人专辑音乐会精品 DVD 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产品》,并入选青年演奏家系列。由她首演的作品包括:多声筝协奏曲《天河狂奔》《朝华夕暮》、古筝协奏曲《大地之子》等。
她多次参加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代表作有:2023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声声慢》节目古筝独奏,《国家宝藏》节目主题曲《九州同》《象王行》等。近年来,她以独奏家和主奏演奏家身份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国家重大文艺活动,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瑞士琉森文化和会议中心、莫斯科大剧院等世界舞台,是活跃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上的青年古筝演奏家。
郎朗
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二胡副首席。
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刘虹老师、曹德维教授。200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曹德维教授。先后与曹文工、刘顺、关乃忠、朴东生、黄晓飞、赵季平等指挥和作曲家合作,受到广泛好评。并与安如砺、沈诚、宋飞、韩红、三宝等艺术家合作录制多张CD。先后获得“中日韩二胡大赛”、“香港国际二胡邀请赛”等多项比赛的金、银奖。
2012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随团参与了《泱泱国风》《丝绸之路》《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玄奘西行》《畅想京津冀》《长城》《唱支心歌给党听》《中国节》等数十部剧目的演出。随团出访了亚洲、欧洲、美洲十数个国家和地区,随团完成了多场国家级重大文艺演出任务。
2019年初考取二胡声部副首席任职资格。工作至今多次被授予“中央民族乐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孟霄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丝路友好盛典”特邀艺术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先后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郝贻凡教授,李晖教授。
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等民族器乐比赛大奖。
受邀参与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录制并参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代表中央民族乐团参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演出足迹遍布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玄奘西行》中均有上佳表现。
曾与国内外多名优秀音乐人合作,参与多位歌手的专辑和单曲音乐录制。多次参与录制央视春晚音乐;并为多部电影、电视剧、舞剧、游戏配乐。
孟霄的演奏风格大气且严谨,以卓越的音乐才华及其独有的洒脱气质,活跃在当今舞台上,并得到多方音乐人合作及广泛赞誉。
李宗励
中央⺠族乐团⻘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师资培训教师,国家开放大学客座教授,新未来全国“美育”展演专家评审。
六岁起学习琵琶,先后师从于严素老师、中央音乐学院孙维熙教授、李晖教授。并得到过郝贻凡、曲文君、陈泽⺠先生的悉心指导。
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0年免试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2017年硕士毕业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
李宗励的演奏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并在CCTV民族器乐大赛、国际首届中国器乐赛、华夏民族器乐大赛、美国“华音杯”中国音乐大赛、第三届“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等大赛中摘金夺银。
孙帅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竹笛演奏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次恒教授。2003年荣获全国青少年艺术新人大奖赛金奖,2004年受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邀请,赴欧洲五国巡演,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近年来随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出访美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交流演出,并多次在国内外演奏《燕归来》《牧民新歌》《观海河》《春江花月夜》等经典笛箫作品。
尚祖建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CCTV新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曾任“圣风”室内乐团首批成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于红梅教授。
2012年获CCTV民族器乐大赛组合类总冠军。
2013年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金奖。
2014年获首届中外民乐交流大会二胡比赛国际决赛演奏家组一等奖。
2014年获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青年组银奖。
邹晖
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中胡声部首席,国家二级演员,北京音协二胡协会常务理事。2010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至今。
参加萨尔斯堡音乐节、美国斯坦福大学泛亚音乐节;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庆祝音乐会;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中国文化年”闭幕式音乐会等;出访欧、亚、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编制名单
在历经一代代的传承后,我们将迎来新一代的江南丝竹小组。在王次恒先生的指导下,将为广大观众带来传统江南丝竹八大曲的代表作品《欢乐歌》《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新江南丝竹合奏《咏南》《绿染江南》,以及《春江花月夜》《江南春色》《霓裳曲》等独奏和重奏作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