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室内歌剧《搜神四联剧》首演音乐会!五位青年学子倾力之作,将于6月5日精彩上演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6-03

室内歌剧《搜神四联剧》音乐会

时间|Time

2023年6月5日(周一) 19:30

地点|Address

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

主 办

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门票预约通道

免费预约领票

先到先得,数量有限


五位青年作曲学子用“现代音乐语言”

讲“中国传统故事”

歌剧是一种戏剧形式,包含剧本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舞台布景、服装造型等诸多方面。歌剧创作与呈现更实属不易,但青年的他们也对自己设下挑战的目标,经过数年的创作与修改现在带来了属于他们的回答!

室内歌剧《搜神四联剧》以干宝编撰的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作为创作的题材,选取其中四个小故事进行创作,将这些神话故事以音乐、舞蹈、多媒体等方式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整部歌剧由《序曲》与《双鹤》《蚕马》《琵琶仙》《羽女》四幕组成。他们尝试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古典室内乐器相融合,使这部歌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该剧的创意始于2018年,由作曲——孙昊瀚、罗子扬、潘晓琳、朱凯奇,编曲——高钰哲,编剧——施敏学6位共同创作,感谢陈牧声教授对我们的创作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同时,在导演李玮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2019-2022年间通过“排练——演出——修改”,不断打磨该剧;2023年6月,该剧将以较成熟的状态呈现给各位观众。

这部歌剧曾在2022前滩31青年创艺扶持计划中,从152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15部首轮作品展演,最终获得「前滩31青年创艺」扶持计划 2022年度全国前5名“升级扶持”名额。也曾在2020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从来自世界各地共计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青年艺术家们的12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初审工作坊(共入选19个项目),同年受到上海音乐学院优秀学生“音才助飞”计划资助。

1.《双鹤》- 和

故事原文:“荥阳县南百余里,有兰岩山,峭拔千丈,常有双鹤,素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相传云:“昔有夫妇隐此山,数百年,化为双鹤,不绝往来。”忽一旦,一鹤为人所害,其一鹤岁常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其年岁也。

2.《琵琶仙》- 善

故事原文:吴赤乌三年,句章民杨度至余姚。夜行,有一年少,持琵琶,求寄载。度受之。鼓琵琶数十曲,曲毕,乃吐舌,擘目,以怖度而去。复行二十里许,又见一老父,自云姓王名戒。因复载之。谓曰:“鬼工鼓琵琶,甚哀。”戒曰:“我亦能鼓。”即是向鬼。复擘眼吐舌,度怖几死。

3.《蚕马》- 诚

故事原文:传说有蚕女,父为人掠去,惟所乘马在。母曰:‘百有得父还者,以女嫁焉。’马闻言,绝绊而去。数日,父乘马归。母告之故,父不肯。马咆哮度,父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4.《羽女》- 爱

故事原文:吴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主创人员

音乐总监/导演

李玮捷:毕业于德国吕贝克国立音乐学院,并在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学习声乐艺术指导。多次在国内外钢琴独奏比赛中获得殊荣,曾在意大利获得“Val Tidone ”钢琴比赛第一名;“Roma”钢琴比赛优胜奖;德国“玛丽蒂姆声乐比赛”、美国“古典音乐家协会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最佳钢琴艺术指导奖,2016获得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同年入编《艺术名人录》。2020年获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22年获上海市高校课程创新大赛二等奖。德意志报曾评论其演奏:“充满激情的演奏、华丽的技术像魔术师般将观众带入音乐幻境。”


青年作曲家

孙昊瀚(项目申请人):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陈牧声教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师从陈牧声教授。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等;2021年推免保送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研究生。

室内乐作品《林·听》获第十届“百川奖”作曲比赛第一名;钢琴独奏作品《天池·回响》获首届“黄自杯”国际中国钢琴作品作曲大奖赛二等奖,并由世界顶级古典唱片公司NAXOS(拿索斯)发行,收录于专辑《中国印象》;声乐作品《凤求凰》获得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学院奖”作曲比赛第一名等。

高钰哲:本科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系作曲专业,辅修现代打击乐系爵士钢琴专业 。先后师从徐坚强、陈牧声、纪冬泳、贺乐、周门老师。现继续攻读上海 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电影音乐制作专业方向,师从安栋教授。自2020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 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综艺节目编曲工作,以及上海音乐厅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大型音乐剧和剧目 编曲工作和演出。《天涯明月刀》,《秦时 明月》以及《天龙八部》,等游戏音乐作曲。

潘晓琳:电声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德国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与戏剧学院,师从Ipke Starke教授。以作曲专业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先后师从温德青教授,陈牧声教授。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陈旭老师。 室内乐作品《觅》获得第四届汇创青春一等奖;《Zheng》-为古筝与电子音乐而作 获得第四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铜奖;《流影》-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获得加拿大落基山作曲比赛特等奖等。

罗子扬: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师从周湘林教授,201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师从陈牧声教授。曾获得“红色经典,畅想明天”上海音乐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歌曲创作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上 海音乐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歌曲创作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曾参与电影《勇敢的你》、音乐剧《山海经》等作品的音乐创作,曾参演上话音乐剧《水手之谜》中文版。同时常为微电影、短片、广告、游 戏等各种类型作品制作音乐。

朱凯奇: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四岁开始学钢琴,九岁开始学习作曲。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丁缨校长。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师从陈牧声教授。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参加多次演出,曾获中国青少年比赛蜂鸟音乐奖专业组二等奖。


青年编剧

施敏学:中国(上海)高校传媒联盟原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系2020级戏剧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谭霈生教授。201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该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曾于2019年6月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年大会(WAY)·马六甲论坛。

主要编剧作品:话剧大戏《孤舟》;话剧大戏《远大前程》;音乐剧《胡桃夹子之幻境奇遇》;音乐剧《抗疫总动员》;独幕剧《猎欲之城》(联合编剧,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特邀剧目);独幕剧《保卫邮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特邀献礼剧目);独幕剧《家在虹梅》(纪念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漕河泾开发区成立三十周年);小品《无字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兵训练营特邀剧目)。


演奏人员

1、《双 鹤》——

女高音:叶思慧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士学位,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在读,上海青年歌剧团团员 师从浙江音乐学院声乐陈建彬副教授,后师从女高音歌唱家刘芳瑛副教授和鞠秀芳教授。上音歌剧院首演歌剧「贺绿汀」扮演女民兵队长赴盐城、长沙、武汉、北京等地全国巡演。第二十届水节“克拉玛依之歌原创音乐节”钢琴演奏音乐会特邀。戏韵戏曲社8周年汇报音乐会(上海德育教育经费基金项目)中饰演红楼梦旦角林黛玉,并参与策划。2017-2022跟随方琼教授「长相知」古诗词歌曲音乐会2018年获得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展演华东赛区铜奖2018年澳门国际艺术公开赛青年组金奖2018年中华情校园艺术新星国际交流展演活动金奖2020年获第八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最佳潜力奖2021年获金钟奖上海赛区优秀奖。

男高音:陈文杰

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均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科师从女高音歌唱家陈京蔚教师,研究生师从男高音歌唱家,博士生导师顾平教授。第九届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上海市市级优秀毕业生。2020年被评选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校期间曾多次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前往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参加师生音乐会。原创民族喜歌剧《此路不通》饰演钱小方。18年随上海音乐学院《汤显祖》剧组前往欧洲进行巡演,饰演四大官人。上音第一部歌剧电影《贺绿汀》饰演乡绅。上音原创歌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饰演老K。环境音乐戏剧《搜神四联剧》饰演仙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入选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康定情歌》助理导演。

竹笛:陆婧昳

现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师从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唐俊乔教授,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期间先后受到青年竹笛演奏家范临风老师与吴非老师的指导,并多次获得各项校级奖学金、代表学院外出参加各大交流演出。曾参加上海保利大剧院“经典荟萃 漫步音乐三百年”流浪者之歌—范临风师生竹笛专场、《書声》文化大讲堂、“春华秋实”系列专场音乐会、上海之春 “丝竹华章”民乐专场音乐会等系列演出,2022年获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全国总决赛 专业青年组·竹笛演奏三等奖、2019年获中德青少年钢琴邀请赛上海赛区决赛暨3rd BMC青少年音乐家比音乐会 室内乐大学生A组一等奖。

竹笛:吴 非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竹笛表演专业青年教师。2004年开始跟随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学笛。200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9岁附小四年级时就曾在《唐俊乔竹笛名曲教程》教学示范专辑中,演奏笛曲《喜报》,于业界引起关注。2009年获得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2010年获首届全国北京竹笛邀请赛少年A组金奖第一名。2012年获得中国文化部主办“文华艺术院校奖”少年管乐组金奖,同年被上音附中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大学。2017年跟随“唐俊乔竹笛乐团”代表上音参加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获最高奖(文华奖)。2018年被评为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2018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除此之外,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和学院荣誉奖项,如:唐君远教育基金奖学金、“星光计划”优秀学生奖学金、大学生艺术实践联演、高校理论宣讲微课比赛、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研究生学业综合奖学金等。2021年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2021年入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在2021年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中,学生孙雨婷、王世言获得专业组优秀演奏奖,上海大学音乐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古筝:戴梅林

2007年至2016年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小并直升附中,先后师从王运讲师,王帆老师,并由胡彤彤副教授长期指导,在校期间曾多次求学于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2016年同时被武音、国音、上音录取,最终选择就读上海音乐学院,现为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蔚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曾获首届“百戏·宏聲杯”安徽古筝大赛专业青年院校组一等奖;第二届、第三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活动职业青年A组优秀演奏奖;首届中国(合肥)电视器乐大赛古筝少年B组金奖等。在校期间参与歌曲《巢湖美》MV古筝演奏录制;“王昌元从艺60年,《战台风》问世50年”庆典音乐会;2019年参演“蔚你而来”王蔚教学30周年师生音乐会;2023年参演廿一魔方·沉浸式古筝音乐现场。


2、《琵琶仙》——

琵琶:王慕禹

自幼习琴。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主任、上海琵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铁副教授。就读期间担任上音附中民族管弦乐队琵琶声部首席。2018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博士生导师、李景侠教授。在校期间获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一等奖。2022年以优异成绩推免至研究生部,同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入选上海音乐学院优秀学生“音才助飞”计划。专业奖项与艺术实践:2015年获“音中杯”上海市首届琵琶传统曲目大赛专业C组金奖。2017年获“敦煌杯”中国琵琶艺术菁英展演职业少年A组铜奖。2020年获第七届“康桥杯”全国琵琶比赛独奏专业A组金奖。2020年参演第九届“百川奖”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2021年5月受邀参演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作为独奏家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合作演出。

琵琶:范澜及

上海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学士。出生于上海,从小学习钢琴、琵琶。先后 师从启蒙老师著名柳琴演奏家高华信、著名琵琶演奏家殷荣珠教授、琵 琶教育家王臻、周丽娟副教授。2003 年以琵琶专业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 中,2009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校期间曾担任学校乐队琵琶首 席,并出访包括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曾获奖项:中国首届国际器乐大赛铜奖;金钟奖优秀表演奖;文华杯传统器乐类组合最高荣誉奖;辽源国际琵琶大赛优秀表演奖。

男高音:王国栋

音乐剧演员、歌剧演员、声乐指导;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在校期间跟随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梁宁学习意、法、德、英语;中国著名歌剧演员周苑媛、郭玮学习歌唱技巧;从英回国后跟随中国音乐剧著名导师汤爱民教授学习音乐剧。毕业于华侨大学、伯明翰音乐学院。演出作品:歌剧《蝙蝠》《艺术家的生涯》《魔笛》;音乐剧《歌剧魅影》《花木兰》《变身怪医》《火焰》;声乐指导《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

舞蹈:姜 均

2007-2012就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国标舞专业(广州舞蹈学校) 2012-2016就读上海戏剧学院国标舞专业。2014.5月参加CICA上海大剧院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担任舞蹈演。2016.6月参加上海大剧院中国电影闭幕仪式担任舞蹈演员 2016.7月参加好声音金佛山演唱会担任舞蹈演员 2016.8月参加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担任舞蹈演员 2017.1月参加浙江卫视加多宝<爱要在一起>领跑2017跨年演唱会。

曾参演引进音乐剧《contact》《小时代》《恋恋香格里拉》《凤凰浴火》《繁华尽落的青春》《摇滚年代》《春之觉醒》《涩女郎》等。


3、《蚕 马》——

女高音:张海若

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19年7月获 韩中国际大赛 声乐咏叹调组二等奖,2022年以第二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男高音歌唱家顾平教授,艺术指导沈辛怡副教授。

男中音:梁芳永

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美籍男中音歌唱家、博士生导师王凯蔚。

参演歌剧《贺绿汀》上音歌剧院开幕演出。参与德国大熊出版社·上音“冬日怀旧”音乐会为廖院长与哈特穆特院长伴唱。参演8k歌剧电影《贺绿汀》录制。参加Liederabend XV第十五届艺术歌曲之夜演唱舒曼、舒伯特套曲。参演歌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饰演连长鲁大成。

笙:卓丽蕾

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音2020级研究生,师从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徐超铭教授。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荣获上海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学业综合奖学金和三好生等。入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文华奖)、获得2022年“白玉兰”国乐竞演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曾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三场,主演保利院线巡回演出“凤鸣琴笙”,参演国家大剧院“大音之韵”、“国风海韵——上音民乐系建系60周年系列活动”、“古乐新声——伊州乐印象”、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和“国乐咏中华”系里演出、优酷“中国潮音”节目录制等。


4、《羽 女》——

竹笛:高 雅

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专业研究生,自幼随父亲习笛,师从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免推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并免推直升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在校期间多次获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上海唐君远教育奖学金。2017年随“唐俊乔竹笛乐团”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文华奖)组合最高奖。2018年荣获第四届北京竹笛展演中青年专业A组金奖(第一名)。2019年入选首批上海音乐学院“登峰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荣获第五届北京竹笛邀请赛暨首届北京箫邀请赛“竹笛集体组” 金奖、“箫专业A组”金奖。2021年荣获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艺术节暨第二届竹笛邀请赛专业青年组金奖。

女高音:李临子

李临子: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系研究生,师从于声乐歌剧系刘芳瑛副教授。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2018年参演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贺绿汀》,并在5月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于7月前往盐城,邵阳,武汉,北京等城市巡演,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会的一致好评2019年六月参加“民歌之旅”中外经典民歌音乐会。2020年参加上音大型套曲《长征组歌》,并进行全国巡演。

男高音:赵子栋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上海青年歌剧团团员,师从著名旅美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教授、艺术指导冯佳音老师。2022年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入围决。2022年在上音歌剧院参演歌剧《康定情歌》饰演洛丹;2021年获得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2020年11月参加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奖】比赛获得第二名;2020年9月参与周小燕歌剧中心“经典歌剧选萃之夜”系列演出;2019年9月参加“第一届上海国际市内歌剧比赛”参演《风雪山神庙》饰演林冲 获得一等奖;2019年5月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参演歌剧《茶花女》饰演Gastone;2018年11月参加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奖】比赛 获得第三名。

FROM:华音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