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采古今中外之精粹,纳东西南北之优长,形成独特多变的岭南风韵,代代传颂。6月24-25日,乐团民间音乐小组将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展现粤乐经典的千姿百态。
“广东音乐早年多作为粤剧的过场曲或烘托剧情动作而存在,上一世纪20年代后期在乐器上、演奏上作出了革新,还创作了无数风味浓郁的新曲,使广东音乐从粤剧中完全脱离独立出来。
广东音乐不仅与粤剧传统的民歌、小调、歌谣及粤曲中的大量牌子曲有密切关系,还引进了小提琴、小号、黑管、色士风等西洋乐器,30年代还出现被称为‘精神音乐’的广东音乐,这其实是早期将广东音乐爵士乐化及流行化,以夜总会方式来演奏。
广东音乐这种能海纳百川,与不同文化、风格音乐相融的强大包容力,在上一世纪50年代以还,香港的时代曲、流行曲、电影音乐、电视剧主题曲,甚至其他乐种,都可以被‘转变’成粤乐。这种包容特性,亦让广东音乐在柔和、细腻、温婉、活泼、生动的特质中散发着一种活力,一种能让人感受得到愉悦、开心、快乐的乐音。”
——周凡夫
因此,本次音乐会以中国音乐历史积累的硕果如山东吹打、晋北梆子、古曲笛子独奏和经典广东音乐,配以“特色乐器”如椰胡、喉管、秦琴,再融合演奏技巧,全面展现粤乐经典的千姿百态,发挥传统的魅力。
曲目介绍
(二)
1、软弓组合 饿马摇铃 古曲
此曲于 1930 年已盛行,不少粤曲唱腔也作小曲填词,成为一首人们喜爱的流行乐曲。乐曲之原意是描写古代战术“设伏”,悬羊擂鼓,饿马摇铃,晚间空营,虚张声势,以诱敌人偷袭,然后包围灭敌。
* 本首乐曲使用之特色乐器:椰胡(麦嘉然)、秦琴(冯彦霖)、洞箫(陈子旭)
2、广东音乐五架头 连环扣 传统曲目
严老烈改编
在1929年沈允升编的《弦歌中西合谱》中所载之《寡妇诉怨》,是一首乙反线的唱曲。早期广东音乐名家严老烈根据此歌曲改编,发挥高胡擅长演奏华簇密集旋律的特点,将旋律装饰加花,环环相接,丝丝入扣。
* 本首乐曲使用之特色乐器:椰胡(麦嘉然)、秦琴(冯彦霖)
秦琴
秦琴在广东音乐是基本乐器,也在五架头之列。传统秦琴都是用七律的,十二律的是现在改良后才有,而广东音乐从来都是用七律秦琴。
3、山东吹打 万年欢
李家华编曲 刘汉林曲
这是一首采用山东民间音乐为素材,以三段体结构写成的大型吹打乐合奏曲。乐曲的快板热烈欢腾,洋溢节日喜庆的欢乐气氛;慢板柔美、舒畅,抒发浓郁的乡土风情;最后再现部分在不断激昂的高潮中结束。
4、江南丝竹 行街
汤良德订谱
现代人所奏的大都是《新行街》。《新行街》是由开始的曲牌《小拜门》,转入《玉娥郎》,再进入《老行街》及《尾声》。《玉娥郎》的中段是前段的重复,后段是《老行街》的加花慢奏,所以一般人均不再演奏。《行街》是一首经常用在喜庆场合的乐曲,全曲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快板部分尤为突出。
* 本首乐曲使用之特色乐器:小三弦(赵太生)、秦琴(冯彦霖)、传统笙(陈奕潍)
音乐会详情
时间:2023年6月24日20:00,25日15:00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剧场
节目统筹:阎学敏
司仪:卢伟良
笛子︰孙永志
三弦︰赵太生
唢吶、管子、口哨︰刘海
演出︰香港中乐团民间音乐小组
购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