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北京民族乐团】《大运河》将联袂大运河流域八省市民族乐团强势来袭!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6-10

2023年6月23日19:30分,民族交响诗《大运河》谭利华与八省市民族乐团联合音乐会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亮相。本场音乐会作为北京民族乐团2023音乐季重要演出项目之一,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之一,将以这种强大阵容与特别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民族乐团创排演出并历时一年创作,作品由作曲家郑阳作曲,立足世界音乐视角,采用现代作曲手法进行创作,用中国传统音乐语言来阐释时代发展中的运河文化。

图为|首演剧照

2021年9月10日首演当天,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省级民族乐团负责人齐聚北京,现场观看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并共同商讨决定组成百人乐团,在北京联合上演这部意义非凡、恢弘庞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图为|首演当天八家民族乐团负责人合影


八省市民族乐团 强势来袭

北京民族乐团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

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民族音画《燕京八景》、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丰子恺漫画主题协奏组曲《漫弹》、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上演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流行国乐《国潮》、《国风》、《国漫》以及融合音乐会《国乐的摇摆》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

“新年音乐会”、“周年音乐会”、“中华四季”、“新锐系列”、“城市之间”等已成为乐团的品牌演出项目连续举办多届。乐团打造的品牌活动项目“北京鼓乐节”、“北京国乐节”、“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

乐团精心打造的两支演出团队“玖乐室内乐组合”、“玖木打击乐组合”已成为品牌演出团队,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由乐团文化活动部组建的北京民族乐团附属青年爱乐国乐团、附属少儿打击乐团、附属少儿弹拨乐团三支非职业团队为民族音乐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乐团积极探索国乐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微信视频号推出了三场不同主题的“国乐最现场”竖屏直播音乐会,为国有院团线上演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乐团打造的虚拟音乐厅【国乐府】上线以来推出众多音乐活动及演出项目,为演艺新空间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乐团人才辈出,宋艺博、杜朋朋、郑杨、李雨涵等一批年轻音乐家在各类大型演出中展露才华。

北京民族乐团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排具有中国气派、北京风格、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作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国乐为本  青春同行  京腔华韵  民族心声

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

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1953年,是由一个民乐小组发展而来。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编制完备、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优秀大型民族乐团。

民族乐团拥有笛子演奏家刘管乐、笙演奏家阎海登、唢呐演奏家殷二文等一大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们创作、演奏的《荫中鸟》《卖菜》《孔雀开屏》《晋调》《青天歌》《柳叶青》等作品皆为中国民族器乐独奏曲目之珍品,至今广为流传。

六十多年来,民族乐团在创作方面成绩斐然,吹打乐《大得胜》、民族管弦乐《大寨红花遍地开》《十面埋伏》、弹拨乐合奏《浏阳河》、笛子独奏曲《塔塔尔族舞曲》、古琴与乐队《禅思》、二胡协奏曲《丝路随想》、双打击乐协奏曲《津津有味》、唢呐与乐队《金色年代》、二胡与乐队《杨柳青青》、民族管弦乐《梨园风雅》等诸多作品已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曲目。特别是近年来创作演出的民族管弦乐组曲《连年有余》,一经推出即受到国内外专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竹板与乐队《丰收喜悦》、十不闲与吹打乐组合《渔童送福》及《连年有余》等作品荣获国家级专业比赛大奖。

不断引进优秀民族音乐人才,挖掘青年艺术人才的潜能,呈现新人辈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保证了乐团艺术上的发展和繁荣。

民族乐团以传播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已任,作为文化友好使者,出访了比利时、西班牙、瑞士、俄罗斯、格鲁吉亚、法国、乌克兰、新加坡、古巴、牙买加、哥伦比亚、阿根廷、毛里求斯、斯里兰卡、香港、台湾等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乐迹遍及世界五大洲。曾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德国巴伐利亚音乐厅、意大利罗马音乐厅、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殿堂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会,均获得巨大成功。

民族乐团不断完善内部机制,以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求新、求变、创精品。委约作曲家创作新作品、推出“名家名曲”“聆听国乐”“走进民乐”等系列民族音乐会,为传承、推广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民族乐团

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民族乐团,成立于1960年,是河北省唯一的职业民族乐团。

乐团深知作品是立团之本,近5年来,原创民族管弦乐作品《大河之北》、《燃情大河北》、《团结就是力量》、《雄安》携带河北独特的文化基因,彰显燕赵大地文化的厚重与精彩。

四部原创作品中,《大河之北》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雄安》入选2022年河北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十大精品之列、入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团结就是力量》2023年度被河北省宣传部评为优秀剧目和巡演扶持。

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

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隶属于山东省歌舞剧院,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编制齐全的省级民族管弦乐表演团体。

乐团始终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民族音乐为己任,致力于创作、编排和表演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创作演出了《绿色的思念》《繁花似锦》、大型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大道天籁》等众多的民族音乐精品,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建团以来,演出遍及全国各地,应邀出访过亚、非、欧、美、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山东的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以常年不懈的舞台演出和创作实践,以自身独具特色的表演风采,展现出“齐鲁乐派”的无限魅力,促进了我国民族管弦乐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河南民族乐团

河南民族乐团前身为原河南省歌舞团十多人的民乐队,始建于1957年3月7日,1999年初由杜宏亚发起组建河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2007年11月正式定名河南民族乐团。

近七十年来的磨砺、积淀、锻造,乐团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全国的知名演奏家和指挥家。上演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曲目,创作并演奏出一大批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河南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民族管弦乐《中州韵》、《豫调》、琵琶协奏曲《汉字》、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中阮协奏曲《瓷器》、民族交响诗《祖国颂》《大别山》、民族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移植并全国首演等。

乐团多次为来中国及河南访问的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贵宾作专场演出,并代表国家和河南省出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

安徽乐团内设交响乐团(对外称安徽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对外称安徽民族管弦乐团)。

安徽民族管弦乐团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有着鲜明安徽特色,创造、传承着徽文化音乐历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创造过许多业绩的乐团。多年来乐团涌现了众多演奏家,挖掘、改编、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安徽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

乐团作为文化使者成功地出访俄罗斯、西非七国、韩国、瑞典、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曾为丹麦首相、赞比亚总统、马里总理、莫桑比克总统、也门总统及各国驻华使节、外国友人、各界知名人士演出。安徽乐团已成为传播安徽优秀音乐文化、展示安徽良好形象的窗口。

近年来,安徽乐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导思想,通过艺术化弘扬正气歌,通过音乐会凝聚正能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拥有六十多年历史,作为省级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批江苏代表性民族音乐演奏人才,积累了众多国内知名的江苏风格获奖作品,乐团近年来原创作品的民族管弦乐《青春永恒》《众志成城》《大江南》《江风雅颂》等作品广获好评,多次荣获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优秀音乐作品奖等。乐团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民乐盛典活动;如第六届至第十届全国音乐金钟奖的系列演出,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等;乐团非遗传承项目“江南丝竹”小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继承创新江南丝竹经典曲目,连续三届蝉联海内外江南丝竹大赛金奖,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的代表性演奏团队之一而广受瞩目。

浙江民族乐团

浙江民族乐团隶属于浙江演艺集团,成立于1957年,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支享有国内外盛誉、具有浓郁浙江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乐团近年来锐意创新机制,举办了名家系列、声部系列、节日系列、主题系列等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并委约创作多部民族管弦乐作品,取得瞩目乐界的非凡成果。2022年委约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原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水阔山海间》入围了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2021年浙江民族乐团以“良渚”为核心题材,以民族管弦乐为载体,力邀青年作曲家王云飞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印象良渚》,入选了2021年全国器乐展演。2020年特邀作曲家王云飞创作了民族管弦乐 《诗画浙江》,获得文化和旅游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与“浙江省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金奖。

乐团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尤其是浙江地方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浓郁江南风格和浙江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如《富春山居图随想》(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梦寻乌镇》、《原始狩猎图》、《算盘回旋曲》、《西湖梦寻》、《古戏台追忆》,以及昆剧音乐《春闺梦》,婺剧音乐《女宫二簧》、舟山锣鼓《渔舟凯歌》、越剧音乐《丽人行》、打造了民乐电影《浙里有乐》等。这些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乐团曾多次出访欧美亚非等几十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演出交流活动,积极推广中国文化和民族音乐,CCTV《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焦点访谈》也对乐团的出访演出进行了报道,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乐团也多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台音乐频道 《风华国乐》的录制和播出。自成立以来,乐团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艺术家,如笛子演奏家赵松庭、箫演奏家宋景廉、打击乐演奏家钱小毛、板胡演奏家王恢南、作曲家钱兆熹等。随着乐团的发展,又涌现出了新的一批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如笛子演奏家蒋国基、杜如松、詹永明,二胡演奏家王仲宇、孙宇嵘、许奕,马崊,三弦演奏家姜水林,打击乐演奏家颜建华等。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身处新时代,浙江民族乐团将始终以“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根本宗旨,在前辈铺就的前进道路上,继续不忘初心、奋楫笃行,开启新征程。

现 已 开 票

扫 码 购 票

6月23日19:30分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

将强势来袭

不见不散

FROM:北京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