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青年编钟乐团
受邀赴香港演出圆满成功
应湖北省委统战部、香港湖北社团总会邀请,6月2日,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一行16人抵达香港,开始了为期六天的交流演出活动。
(青年编钟乐团行前合影)
作为与香港特区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是学院代表团在2020年后的首次大陆境外出访,也是编钟乐团第三次访问香港。1997年,由谭盾作曲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仪式,在这首承载诸多意义的交响曲开头,象征“华夏正音”的编钟之声,由青年编钟乐团艺术总监谭军敲响。2018年,由青年编钟乐团集创、编、演为一体出品的“钟鸣香江——纪念香港回归祖国21周年专场音乐会”在香港特区再次上演。本次出访,青年编钟乐团在香港维罗利亚公园上演了《钟鸣香江》、《竹枝词》、《橘颂》、《高山流水》、《东方红》等多首乐曲。
6月2日下午,乐团抵达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香港湖北社团总会举行了见面会,对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
(编钟安装现场)
6月3日上午8时,“信睦和钟”正式安装于维多利亚公园。此套编钟是湖北省委统战部为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于2022年赠于香港特区政府,也是本次演出的演奏钟(由谭军教授设计并指导制作)。
(青年编钟乐团演奏现场)
6月4日,青年编钟乐团成员(艺术总监:谭军;竹笛:周可奇、况禄师;箫:谢闻吉;排箫:张莹莹;管子:张云山;古筝:陈韵宇、陈梦婷;笙:田野、朱廷杰;编钟:王孟锬、李觐宇、龙稳、熊晨安、张怡蓓、景若彤)悉数登场,为香港观众带来了编钟古乐曲《钟鸣香江》、《竹枝词》、《橘颂》、《高山流水》,华夏正声响彻维多利亚公园,激发了在场香港观众深深地民族自豪感,引得持久热烈的掌声。
(媒体采访)
演出后,艺术总监谭军,古筝演奏员陈韵宇、陈梦婷接受了香港大公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南华早报等主流媒体采访,详细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历史发展和青年编钟乐团的建制。谭军介绍:编钟是中国优秀的文化符号和靓丽名片,通过编钟演奏促进香港与湖北文化交流,可以让香港市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楚文化,切实体会“乡情聚香江”。
(香港市民参观编钟)
为更加深入地展现编钟文化,6月5日,乐团编钟演奏员一行人员来到社团市集现场,与在场各省社团和香港市民友好交流,详细介绍了编钟音位和音色特点,并现场演奏乐曲《东方红》,引来在场市民围观。
(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同志莅临演出现场)
(香港特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演奏编钟)
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宁咏莅临现场,与编钟演奏员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局长聆听并演奏了编钟。
(王梅主任、张湛同志为乐团成员开展行前培训)
为完成好此次赴港交流演出任务,学院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乐团师生在教学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组织排练。出访前夕,港澳台侨办公室主任王梅、工作人员张湛专程看望乐团成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为赴港交流演出的成功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此次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赴港交流演出的圆满成功,加深了湖北与香港的友好合作,传播了中华文化和荆楚文化。同时,乐团成员在港期间,团结互助、严肃活泼,彰显了武音青年良好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