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运 河
是中国最伟大的人工奇迹之一
是祖国最秀美壮丽的画卷之一
2021年9月
《大运河》正式首演
这也是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先生
受聘北京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后
首次指挥乐团委约创作的
大型原创作品
2023年6月
时隔近两年
《大运河》
再次亮相国家大剧院
届 时
他将与大运河流域
八省市组成的130人超大阵容
联合民族乐团
共同完成这部作品
特邀指挥:谭利华
活跃在当今国际、国内乐坛我国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他曾应邀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奥地利布鲁克纳交响乐团等数十个国际优秀乐团。被西方媒体誉为“指挥风格优雅流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的指挥家”。谭利华于1991年至1995年任原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现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艺术顾问。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第三、四、五届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从1992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达26年。2001年至2013年,谭利华七度率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引起轰动。2013年10月北京交响乐团成功完成首次赴美洲巡演,所到之处获得热烈反响,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谭利华多次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参加“APEC”、“一带一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中非论坛”等大型国事活动音乐会的演出。谭利华多年以来大力倡导和推动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出,数十位中国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他指挥首演的。自2007年开始,谭利华与EMI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由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成为首个与EMI合作录制唱片的中国指挥家和乐团。
笙:郑杨
北京民族乐团青年笙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师从于杨守成教授,是北京民族乐团2018年引入的优秀人才。作为笙独奏演奏家,参演“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等国内外知名音乐节,携手华沙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国内外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音乐厅演奏笙协奏曲。于2019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首演笙独奏、室内乐作品百余首,出版专辑《Pilgrim-郑杨笙现代作品音乐会》。曾获2013年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评奖”最高演奏奖等奖项。
阮:李雨涵
北京民族乐团中阮首席、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魏蔚教授。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罗歌剧院等地参与演出大型音乐会。2012年受音乐人三宝之邀参与电视剧《景德镇》及大型舞剧《孔雀》的音乐录制。2014年参与韩红单曲《贪念》的录制。2016年参与胡磊原创舞剧《七尺》的音乐录制。2018年,作为北京民族乐团“玖乐室内乐组合”的成员赴日本举办参与“风华国乐”民族音乐会,巡演达50场深受当地乐迷的喜爱;同年6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首演了中阮协奏曲《精卫》;同年10月,受音乐人郭好为之邀参与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的音乐录制。2019年5月受著名录音师刘达之邀录制专辑《乐歌》民乐小曲集;同年7月于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琴弦上的芭蕾”中阮协奏曲专场音乐会;同年12月受音乐人吕亮之邀参与电视剧《清平乐》的音乐录制。2020年11月,于北京国图音乐厅首演了中阮协奏曲《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2012年至2015年参与三宝原创音乐剧《钢的琴》、《王二的长征》、《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全国上百场巡演。2016年至今任职于北京民族乐团,并在《丝路回响》、《追梦京华》、《生如夏花》、《国·潮》等大型音乐会中担任独奏、协奏。
特邀吟唱:郑潇
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梅派第三代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青衣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第六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她先后师承:王梅、张春秋、艾美君、张晶、蔡英莲、王志怡、梅葆玖、姜凤山、薛亚萍、阎桂祥、沈健瑾、马小曼、李玉芙等名家,学脉深厚,功底扎实。擅演剧目:《凤还巢》《玉堂春》《贵妃醉酒》《沙家浜》等。
郑潇嗓音宽亮,声音表现力强,近年来尝试京歌融合演唱,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曾为《赤壁》《天下归心》《风雨同仁堂》《正定记忆》等二十多部新创京剧、舞台剧演唱主题曲及插曲。曾荣获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金奖、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银奖、中国戏剧家协会全国戏曲红梅大赛金红梅奖、京津冀青年京剧人才展演“最佳青年演员呈现奖”等业界大奖。
她与北京民族乐团进行多次跨界合作,一曲《琵琶行》将国乐与戏曲完美融合,流动的旋律配上优雅的她,堪称完美。
特邀吟诵:冯金伟
北京歌剧舞剧院歌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师从著名艺术家郁钧剑教授、张宁佳教授。2013年12月主演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2016年6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文艺晚会;9月参加国务院参事室中秋晚会;10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永远的长征》文艺晚会;2017年12月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2019年10月参加《向着伟大梦想》庆祝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专场晚会;2019年10月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全国总决赛第六名;2021年4月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选拔赛(民族组)特别奖,陕西选拔赛一等奖;6月16日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演出;7月3日参加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在党的旗帜下”主题交响合唱音乐会;曾参加CCTV-1套《经典咏流传》、CCTV-7套《军营大舞台》等栏目录制。
演 奏:北京民族乐团
曲 目 单
序曲 《开 河》
吟诵:冯金伟
第一乐章
民族管弦乐《漕运沧桑》
第二乐章
民族管弦乐《黄金水道》
第三乐章
笙协奏曲《江河万古流》
笙独奏:郑 杨
第四乐章
民族管弦乐《舟楫通南北》
第五乐章
阮与民族管弦乐《运河明珠》
阮独奏:李雨涵
第六乐章
戏曲女高音与民族管弦乐《醉千秋》
吟唱:郑 潇
第七乐章
民族管弦乐《河上·天下》
(内容以现场为准)
来自作曲家的邀请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是我首次尝试大体量、大规模的交响套曲的写作,经过与主创团队的多次沟通与交流,经过对运河文化更为深入的研究,达成一致想法——将运河中所蕴含的内容与精神提炼成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序曲与七个乐章的呈现。对于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我认为我是一个“新人”,但是与北京民族乐团的合作使我发现,民族管弦乐创作领域有极大的潜力值得挖掘,我相信,《大运河》值得观众们来到现场观看。”
节选自作曲家郑阳创作札记
持续售票中
扫 码 购 票
2023/6/23 19:30
我们相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见证百人乐团联合演绎的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
我们共同在国乐中
感受运河文化的
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