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9日,应江西省委、景德镇市委邀请,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带领乐团一行10人赴江西省景德镇市就“瓷乐”的发展现状和改造升级进行考察调研。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兆林看望调研组一行,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市委副书记、市长胡雪梅会见调研组一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林蓉,市委常委、副市长提名人选崔素香陪同调研。
“把脉”瓷乐
调查走访20余处,梳理问题、排查难题
在不足三日的考察调研时间里,中央民族乐团赵聪团长一行到访了景德镇市与“瓷”同“乐”相关的几乎全部单位——在景德镇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认真观看瓷乐表演,并上台近距离逐一研究瓷乐器的音色和制作工艺;在汪荣发瓷乐器生产工作室等地深入考察瓷乐器生产过程;在古窑民俗博览区、陶阳里御窑景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深厚历史;在乐天集市、三宝国际瓷谷、名坊园等地感受景德镇瓷文化的传承创新之风……
调研过程中,乐团一行始终将“如何打造升级瓷乐”的问题摆在心间,以演出的声音、视觉呈现为目标,用“瓷乐”串联、绘制出此次调研的景德镇“全景图”——通过对现有瓷乐器及瓷乐团的深入了解,寻找瓷乐发展的羁绊和瓶颈;通过对不同瓷器工艺美学呈现和声学表现进行分析、考察,探寻瓷乐升级的可行性方案。
集合“众智”
多次开展座谈,务实扎实、虚心求教
制瓷工艺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而“瓷乐”乃至“瓷乐器”演奏的史料却较为鲜见。通过前期的悉心调查、准备与考证,乐团一行发现,中国历代留存下的瓷乐器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且集中于吹管类与打击类乐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依托制瓷工艺的发展,开始在瓷乐器的研发与演奏上尝试创新,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乐器种类覆盖吹、拉、弹、打四类的瓷乐团,并能够演奏多首传统与当代曲目。
此次考察过程中,从景德镇第一批从事瓷乐器制作与研究的老专家到目前正活跃于瓷乐器制作的一线制瓷工匠,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切入对瓷乐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师到热心瓷乐的陶瓷工艺设计师,从瓷乐队的演奏者、运营者到不同景区、景点的演出商,从政府分管具体工作的管理者到从事景德镇瓷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乐团一行与各行各业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在考察调研期间,通过座谈及采访,认真记录了他们对瓷乐发展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建议,不断为升级打造瓷乐的“工具箱”中填充可用、好用的工具。
“升级”瓷乐
让“瓷”与“乐”在世界舞台奏响“中国之音”
“瓷器”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的元素,而“国乐”则是最能表现中国的声音,在英文中,瓷与中国同名,将瓷元素引入国乐,势必能够在世界舞台奏响最美的“中国之声(Sound Of China)”,可以说,“瓷”与“乐”的结合,有着天然的文化传播领域的优势。
通过调研,中央民族乐团一行深刻认识到,瓷乐在过去40年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方向、路径、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在乐器制作、研发、人才培养,演奏队伍建设、演奏曲目积累、技术提升,演出呈现方式、场馆配套、舞美服饰等诸多方面,亟待大的升级改造,尤其是在怎样用瓷乐讲好景德镇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急需策划包装和导演团队的介入。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认为,通过3天紧锣密鼓的调查研究,中央民族乐团深入景德镇瓷乐演出与瓷乐器、瓷器生产的第一线,与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工匠师傅深入交谈,研机析理、找准症结,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调研组一致认为,“瓷乐”主题在商业演出市场及海外文化传播等领域拥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调研结束后,乐团将召集文学创作、编导、舞美及作曲家团队等,对“瓷乐”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相信在乐团与景德镇的通力合作之下,以瓷元素为主题、以瓷乐演奏为内核、以瓷与中国的故事为主线、以东方美学特色为呈现方式的2.0版瓷乐演出必将于不久后呈现于观众眼前,并有望借由中央民族乐团的平台走向海外,让世界听到最美的“中国之音”。
撰稿:宋佳烜
摄影:浦峰
视频:卢旭 王怡
编辑:沈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