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敦煌讲堂”——弹拨讲座
讲座时间:
2023年7月31日 17:30-18:30
讲座地点: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
讲座主题:
舞台表演的二度创作
主讲人:罗慧芳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弹拨乐声部长,兼琵琶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化传统乐会常务理事,河北大学研究生导师。
罗慧芳2003年获乌兹别克斯坦第九届《东方旋律》国际大赛二等奖,器乐演奏最高奖, 首演琵琶协奏曲《长歌行》、琵琶与乐队《楼兰姑娘》、《绽放》、琵琶与笛子《枉凝眉》等作品,艺术足迹遍及五大洲的著名音乐殿堂。录制了《七彩祥域》、《国韵流芳》、《春之序曲》等系列主题音乐会,参与编辑并录制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琵琶考级教材》。
曾多次担任全国性重要的民族器乐大赛的评委,如:文旅部主办的“文华杯”大赛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敦煌杯”大赛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等等。
二、“敦煌讲堂”——古筝讲座
讲座时间:
2023年7月31日 18:30-19:30
讲座地点: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
讲座主题:
点评与演奏难点解析
主讲人:吉炜
当代中国杰出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第七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奏奖、中国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校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中国文化部“文华奖”优秀导师、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指导教师、央音最高荣誉“金校徽”奖、中国扶贫基金会“温暖爱心形象大使”、全球十大成功华人女性(香港《Jessica》 杂志2010年评选)。
备受中外乐坛瞩目的中国民乐演奏家,以精湛的技巧与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获得业内外的赞誉。她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上百场,在重大国事活动中演奏古筝协奏曲。2021年在鸟巢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伟大征程”大型文艺演出中演奏唯一器乐作品压轴节目《命运与共》、2022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文艺演出中演奏古筝与交响协奏曲《万水千山总是情》、中法文化年开幕音乐会是演奏古筝协奏曲《渔舟唱晚》、在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上、丹麦皇家音乐会及欧盟、中国建交三十周年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新春音乐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奖典礼、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等高规格音乐会及庆典活动中演奏古筝协奏曲。
三、“敦煌国乐”青年名家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3年7月31日 19:30
演出地点: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
【节目单】
一、《行者》
作曲:魏军
古筝:刘诗纯
钢琴:栾景旭
打击乐:曹恺中
踏着千年丝绸之路,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一一龟兹。“向往你神奇般美丽的存在,曾传播着神圣的道义与文明。一路走来,心中再现你曾有过的光辉与辉煌。”《行者》创作于 2015 年9月。
二、《恣逸》
作曲:李渊清
唢呐:张可可
钢琴:栾景旭
打击乐:曹恺中
何为“恣”?无拘无束、舒服自在的状态。何为“逸”?安乐、洒脱为逸。
作者将爵士音乐中轻松荡漾的Bossanova和拉丁音乐中潇洒自如的Tango融入到唢呐演奏中,带给听众活力十足、潇洒舒适的感受。以乐为媒,借曲传情,有意为之,随心而动。
三、《龙船》
张步蟾传谱 林石城整理 张正秋改编
琵琶:塔娜
《龙船》以江南地区端午赛龙舟为主要元素,结合了浦东派琵琶的旋律音色特点创作而成,是琵琶乐曲中少有的以丝竹锣鼓为主要曲调的乐曲,其内容包含民间戏曲、苏南吹打、江南丝竹、民间小调和锣鼓节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性和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使其区别于众多琵琶曲,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四、《墨梅》
作曲:于红梅
二胡:高白
钢琴:栾景旭
曲作者于红梅以元代王冕的诗作《墨梅》为创作灵感,将中国古典诗词意韵、现代创作技法和中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咏物抒怀,体现了墨梅所象征的劲秀芬芳、清洁高雅、坚强不屈、宽广博大的中华民族之崇高精神和品格。
——中场休息——
五、《晓雾》
作曲:王中山
古筝:王帅
乐曲以温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晓雾中北京留给作者的印象:什刹海如烟的柳色,紫禁城若隐若现的角楼,马路上奔波忙碌的身影,雾色中晨练的人们和远处偶尔传来的京韵、京腔——一切尽显和谐与生动,庄严而又神秘,古老而又富有朝气,如梦似幻,令人无限遐想。作品采用了京剧和北京曲艺的音乐元素并加以变化,突出和强化了乐曲的主题。
六、《望故乡》
作曲:阿拉腾格日勒(蒙古)
马头琴:李凤桐(朵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身在何方,心之所向一定是故乡!
七、《闹元宵》
作曲:曹东扶
古筝:杨雨桐
钢琴:栾景旭
《闹元宵》由河南筝派曹东扶先生创作于1956年。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曹东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阳人民欢庆节日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名曲《闹元宵》。
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越调、曲剧等地方戏曲素材,以粗犷、奔放的旋律将元宵节的喧闹、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时代》
作曲:邓翊群
古筝:邓翊群
钢琴:朱学思
作品创作于2018年8月,将上海外滩海关大楼报时钟声“东方红”作为动机进行发展与隐藏,通过古筝与钢琴之间的进退交互,融入了当代特性的节奏风格。乐曲以时间作为主线贯穿乐思,通过意象和声象描绘的手法来展现这个时代下上海的白天至黑夜。
*曲目及顺序以现场实际为准
演出嘉宾
(按出场顺序排序)
1
刘诗纯
·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
·鸣琴国乐古筝专业教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
·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筝专业教师
·“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评委
·“星秀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古筝评委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古筝导师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特邀古筝演奏家
荣获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金奖】;第二届“华音杯”中国音乐国际大赛【金奖】;“敦煌杯”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金奖】;首届国际青少年古筝比赛【金奖】;中美音乐节古筝比赛【金奖】等全国及国际音乐大奖。
于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北京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进行独奏演出;并在全国各地举办数场刘诗纯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开设专业作品及古筝技法的精析讲座及培训课程。
多次担任国内古筝及器乐大赛主评委及培训导师,数次录制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开门大吉》、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以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乐享汇》等栏目。
出版发行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系列双碟精装典藏版古筝专辑《诗音•纯筝》。受邀中国邮政制作限量版《魅力中国文化名家》系列邮票。应邀出访国内大陆各城市以及香港、台湾、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她的音乐风格真诚细腻且充满灵性,对节奏极其地敏感,并具有创新精神,作品在她的诠释下都能演绎出独特新颖的风格。
2
张可可
青年唢呐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唢呐专业教师。
自幼随父学习唢呐、后跟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隋萍萍老师学习、 自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至研究生,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刘英教授。
曾荣获国际第三届中国器乐赛唢呐专业组金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文华奖)吹管青年组最高奖。
曾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桃花扇》、《意象丝路•龟兹盛歌》以及《焦桐丹心》中担任唢呐独奏;自2018年起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新兴音乐群体代表赴全国巡演;受邀录制《经典咏流传》、《国乐大典》、《2022广东卫视春晚》、《英雄联盟》等节目。
曾受邀出访美国,奥地利,意大利,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

3
塔娜
蒙古族,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青年琵琶讲师,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委员、考级评委。2019、2021年连续担任两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全国总决赛弹拨组评委。学生在近年来重要赛事中获得不俗成绩:在“辽源杯”、“国韵杯”、“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全国总决赛、首届“昭君杯”、“敦煌杯”中国琵琶艺术菁英展演等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近年来在《中国教育学刊》、《北方音乐》、《艺术评鉴》等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4
高白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博士研究生,师从当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于红梅教授;作曲系硕士二年级学生,师从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维亚教授。曾获文华艺术院校奖二胡独奏青年组金奖;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第四届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组冠军;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表演人才;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汉能英才”。自2012年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教育部BOB拔尖创新人才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台北、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并首演了《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秋声赋》《古巷深处》《碎叶城倒影》等新作品。所创作胡琴重奏作品《三笑》获得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江南风格二胡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5
王帅
青年古筝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七岁起随母亲赵六茹习筝,后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师从胡菁副教授。求学期间,曾多次得到吴青教授、高雁教授的悉心指导。201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攻读古筝表演专业型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组第六名、“湖北音乐金编钟奖”第一名、“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大赛金奖等。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乐来乐好,一起音乐吧》及《风华国乐》等栏目的录制,应邀参加湖南卫视“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广东卫视《国乐大典》以及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地方卫视的节目录制,多次举办古筝专场音乐会及专业研修班,跟随导师王中山教授参与科研项目《华乐大典--古筝卷》的编辑整理工作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古筝演奏业余考级标准教材》的编辑校订工作。任教以来,所指导学生先后在国内外古筝专业比赛中获得佳绩,本人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多年的学习使王帅形成了细腻传神、潇洒大气的演奏风格,其演奏张力十足,极富感染力,既善于演奏高难度技巧的现代创作作品,又对古朴典雅的传统作品有着极高造诣。
6
李凤桐(朵兰)
女,蒙古族,中央民大学马头琴硕士,青年马头琴演奏家,潮尔协会会员。擅长内蒙古以及蒙古国现代马头琴演奏法。曾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第六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拉弦组评委。
7
杨雨桐
高山族,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6岁习筝,启蒙于赵林老师。2003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李萌教授,后均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2015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2021年攻读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吉炜教授。
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专业青年组金奖、
中国音乐国际大赛民族器乐比赛专业青年组金奖、
第三届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业组金奖、
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首尔)国际决赛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民族器乐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等。
演出经历:
多次参加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演出。2020、2021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多次参与录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乐享汇》栏目,中央电视台《江山如画》国庆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端午节、元宵节特别节目等。2016年代表北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担任独奏。2018年出版个人专辑入选“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系列”。曾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
8
邓翊群
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编曲、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古筝专业在读博士、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化部“文华奖”得主、2023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中华传统乐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艺术与音乐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副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首批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计划”入选人,师从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祁瑶教授。
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第三届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银奖(金奖空缺)、“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作品评选大赛评委会特等奖(最高奖)、首届香港国际音乐节金奖、第二届“翰雅杯”传统作品邀请赛银奖、宝钢教育基金奖、傅成贤纪念奖、2018“年度大学生人物”提名等重要殊荣。曾赴港、澳、德、美、新、土、瑞、挪等城市与国家访问演出,并于全国四十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与作品音乐会巡演广受赞誉。曾合作乐团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青年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上音民族管弦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樂樂國樂團等。
在创作方面曾创作、改编了如筝与钢琴《芦苇荡》、《时代》、《末代传奇》,古筝与管弦乐协奏曲《定风波》、《明月歌》,三重奏《打虎上山》,筝室内乐《乌兰布统回忆》,筝与洞箫《游子思归》,筝四重奏《柳京之舞》,筝独奏《晚晴》,筝与打击乐《两种细节》,男声与民族管弦乐队《丢戒指》、《黄杨扁担》,古筝专业教材《古筝专项技能练习曲30首》等多部音乐作品受到广泛地流传与关注。作品《定风波》曾获“2017全国筝乐优秀作品评选”三等奖,创作作品《柳京之舞》获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作曲比赛最高奖评委会特等奖, 《明月歌》获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筝乐创作比赛优秀作品奖,由他主持的“海派筝声-邓翊群筝乐作品音乐会”2023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项目。
9
栾景旭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赵聆教授。曾获得上海喜马拉雅钢琴比赛专业组金奖,德国埃特林根钢琴比赛优秀奖,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第三届圣彼得堡&国际音乐家青年组金奖、2021德国汉诺威吉泽金国际钢琴精英邀请赛北京分赛区专业青年组一等奖、2021海顿国际钢琴大赛公开C组特金奖等奖项。
10
朱学思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硕士,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外聘教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自幼学习古筝与钢琴,于200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古筝专业,师从潘文副教授,并于在校期间辅修钢琴。2012年以双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及民乐作曲专业。古筝专业师从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祁瑶教授;民乐作曲专业师从作曲家朱晓谷教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王建民教授。
作为古筝演奏者,个人曾于2008年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敦煌杯“青少年古筝比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1年作为古筝独奏随德国柏林劳滕巴洛克室内乐团中国巡演;2013年入围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半决赛;2014年获首届”中国新人新曲“古筝比赛总决赛专业青年组银奖,同年以”霄飒“筝团成员身份举办”雨立风潇“古筝凌云专场音乐会。2017年作为“中国之韵”室内乐团成员赴奥地利参演萨尔茨堡“CROSS ROADS”当代音乐节,同年作为“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参演”中东欧国家作曲家新作品音乐会“。
作为作曲者,创作有《吴声四时》、《郁离流光》、《致·远星》与《临江仙》等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曾改编《花篮谣》、《西域随想》等古筝独奏作品为重奏,多次上演并受到好评。独奏作品《狂想曲》于2017年上海市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全国优秀筝乐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入编《古筝原创作品选》(上海音乐学院“双馨双成“项目,祁瑶教授主编)。
作为艺术辅导,个人于附中学习期间开始尝试为民乐乐器担任钢琴伴奏,并于校内各音乐会中多次上演。2012年起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祁瑶筝乐团钢琴艺术辅导,并于校内与全国多地作为钢琴伴奏多次参演乐团专场与乐团成员独奏音乐会。2017、18年作为钢琴伴奏参演“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春天的律动》系列音乐会。2018年作为钢琴伴奏与崔晓彤、赵墨佳等多位青年古筝演奏家分别于上海与广州合作上演”敦煌之夜“与”盛世华筝“等古筝专场音乐会。于同年开始与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演奏家邓翊群合作开启《时代》系列古筝独奏音乐会巡演,并已于山东、山西、江苏、福建、贵州等多地上演达十余场次。2020年作为专场钢琴伴奏参演”上海音乐学院登峰计划——何芊倩《在远方》现代作品古筝专场音乐会“,并于舞台上始终活跃至今。
11
曹恺中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专业,先后师从赵瑞成老师、王满教授、高跃老师、王建华教授、魏然副教授。
民族打击乐首位“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BOB);文旅部“文华奖”获得者(独奏及组合);文旅部“这就是我们的旋律”获独奏最佳展演奖;鸣镗吹打乐团创始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国韵杯”首场第一展演成绩获得者;保送至2022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
注 意
1.赛场为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同期还有其他民航系统的培训,参赛期间,请大家切勿喧哗,不能在校园内及教学楼练习,保持校园和赛场的安静、整洁,保证良好的参赛环境。
2.因参赛人员众多,且参赛期间可能会有大雨天气,请大家注意出行安全,提前30分钟前往赛场候场。
3.建议参赛者及陪同人员自行购买相应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损失保险,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对活动期间发生下列意外均不承担责任。
① 参赛者及陪同人员任何的财产遗失及人身损害。
② 参赛者自身或造成他人任何人身、物质及精神上的损害。
③ 参赛者陪同人员自身或造成他人任何人身、物质及精神上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