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修文是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之一,创编了数百首不同类型、脍炙人口的乐曲,为我们留下永恒的经典。
适逢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了共10集《彭修文作品集》,为了让广大乐迷皆能亲炙大师风采,乐团策划“向大师致敬系列”,分享经典,传承不朽。《中国狂想曲》是本乐季首场音乐会,以向彭修文大师致敬。
乐团邀请了沈诚担任客席乐团首席和管子演奏家秦吉涛参与,演奏多首不同类型、脍炙人口的乐曲,包括入选“世纪中乐名曲选”十首最高得票“独奏与乐队”作品之一的管子与乐队《江河水》、十番锣鼓《将军令》以及《落花流水》《紫竹调》《回春曲》等古典名曲,让观众欣赏到他的音乐才华和创新精神。音乐会的压轴是冼星海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由彭修文大师重新编曲,展现了中国音乐的丰富多彩和波澜壮阔。
曲目单
十番锣鼓《将军令》
苏南民间吹打 彭修文编曲
《彩云追月》任光曲 彭修文编曲
《翻身的日子》朱践耳曲 彭修文编曲
《落花流水》广东音乐 彭修文编曲
民乐八重奏《关山月》古琴曲 彭修文编曲
《紫竹调》江苏民间乐曲 彭修文编曲
《月儿高》古曲 彭修文编曲
《回春曲》 (又名《赫哲人的春天》)
彭修文曲
管子与乐队《江河水》
辽南鼓吹乐曲 彭修文编曲
管子:秦吉涛
《燕山晚秋》彭修文曲
《中国狂想曲》冼星海曲 彭修文编曲
客席乐团首席
沈诚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普及民族音乐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
沈诚14岁开始学习板胡,曾遍访陕西板胡名家。1986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本科,1990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位板胡专业硕士。曾师从弓弦乐器大师刘明源教授、广东音乐名家甘尚时教授、著名京胡演奏家张素英老师学习板胡、高胡、京胡等乐器,并随黄晓飞教授研读中国器乐作曲技法。
沈诚2017年获得“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荣誉,1995年获“富利通”杯中国乐器国际独奏大赛板胡专业金奖及文化部“珠穆朗玛优秀演员奖”,1987年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比赛演奏二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2001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音乐教育成果奖”,1997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骨干”称号。
同时,沈氏也担任国内外重大音乐赛事评委,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曾与国内外众多中西乐团合作,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创建了中国少年民族乐团,推动民族乐队音乐创作和建设的探索与创新。近年来参加具有广泛国内外影响的紫禁城室内乐团,参与了一系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具有时代创新意义的国际合作项目。
管子
秦吉涛
香港中乐团唢呐、管子演奏家,秦氏于2006年加入乐团。秦氏现为陕西省唢呐协会荣誉理事,深圳市福田区现代青年国乐团荣誉艺术顾问,并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
继2014年《当中乐遇上JAZZ》中一首《Summer Time》成功中乐爵士跨界后,再次于2017年“爵世浪漫.Ted Lo & HKCO”中与香港爵士乐教父罗尚正合作演出《野草莓巷》,大获好评。同年获邀于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市文联组联部、市文化艺术专家联谊会承办的“中国心‧深港情 —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民乐名家音乐会”中演出。2013年于乐团“HKCO4U — 双管齐鸣”及2008年“HKCO菁英”中,担任唢呐及管子独奏。
音乐会详情
时间:2023年9月22-23日20:00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指挥:阎惠昌
客席乐团首席:沈诚
管子:秦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