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大师满瑞兴琵琶制作技艺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19日下午在京举行。
满瑞兴作为北京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在乐器行业从业70年,在琵琶制作行业里享有盛誉。他制作的专业演奏琵琶工艺考究、音色珠圆玉润,广受业界好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高端品牌的定制琵琶基本上都出自满氏之手。历届“金钟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内大型琵琶比赛入围决赛的选手,十之八九使用的都是满氏琵琶,甚至美国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他制作的琵琶。在乐器制作行业里,满瑞兴堪称当之无愧的当代顶级制作大师。
吴玉霞
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主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东升出席会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首先致辞,她说: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初到北京弹奏的第一把琵琶,就是由满瑞兴师傅制作的。满师傅慈祥的面容、和蔼的言谈至今记忆犹新。满瑞兴师傅制作的琵琶工艺精良、音色通透,平衡稳定,他常常把演奏家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课题来钻研。从学徒到大师,中华民族器乐文化因为有满瑞兴这样的艺术工匠而骄傲。匠心筑梦,德艺双馨。满瑞兴凭借一生勤奋与执着,无愧于终身成就享誉者。
丰元凯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在发言中对满瑞兴大师的从业经历、业绩和为人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他说:“满瑞兴是农民的儿子,他从13岁就开始学习乐器制作。他一生兢兢业业,从20多岁时就获得了国家授予的技师称号。上世纪70年代,他曾出席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曾担任北京民族乐器厂定活组组长、琵琶生产组组长、技术科科长。数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努力工作。满瑞兴是我国乐器行业一位难得的人才,虽然不是绝后,但也是空前,它集乐器制作、乐器改革、理论研究、演说于一身;他不仅擅长做琵琶,还擅长京胡、二胡、月琴、马骨胡等民族乐器的制作,皆能满足专业演奏者的需要。他曾与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张韶,周耀琨、王国潼等人研制成功扁八方二胡等民族乐器,获得文化部科技成果奖,他与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也有过密切的合作。满瑞兴是多面手、全方位的人才。满瑞兴热爱乐器制作事业,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他把一生献给了民族乐器制作事业。”
吴颖
研讨会上,教育部教学设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处长吴颖,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陈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靖,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葛詠,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谈龙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丽敏,中国乐器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乐海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从甲,北京民族乐器厂原质量总监马大荣,北京卫东乐器厂厂长曹卫东,北京正明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明,琵琶制作师满建忠,琵琶制作师张丹,二胡制作师吕建华等先后发言,他们对满瑞兴大师70年来为中国民族乐器制作以及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满瑞兴师傅“百折不挠”“学无止境”“海纳百川”“琴道融合”的精神非常值得业界人士学习。
满建忠
满瑞兴的儿子满建忠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能给一个乐器制作师开音乐会和研讨会,这是对乐器制作师的认可。他说:“父亲满瑞兴是我的楷模和榜样。我要学习父亲做人做事的风格,珍惜在他身边学习乐器制作的每一天,传承好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以及文化理念。”
满瑞兴
满瑞兴在发言中说:制作师与演奏家是鱼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改革,创新发展;重视从民间汲取知识,创造性的转化,要学以致用。满瑞兴曾说过这样的话:演奏家的每一个意见都是课题,而攻克这些课题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实践,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仔仔细细,没有不成功的。
研讨会现场
嘉宾发言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领导吴玉霞、赵东升以及吴颖、丰元凯、陈音、杨靖、董晓琳、王赞珍、杨秀玉、葛詠、李佳、谈龙建、李丽敏、曾泽民、宋从甲、马大荣、王玮、曹卫东、王正明、满建忠、张丹、吕建华、杜怡璇等专家学者和媒体界的朋友近40余人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