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联袂浙江民族乐团独揽春秋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11-13

华灯初上,音乐绽放

11月12日晚由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著名琵琶演奏家

吴玉霞

联袂

浙演•浙江民族乐团

带来独具风韵的

春秋——大型民族管弦乐

音乐会

在浙江音乐厅

精彩上演

吴玉霞,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

吴玉霞受到卫祖光、杨承业的启蒙教育,自幼学习琵琶,1977年先后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分别师从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吴国樑、赵忠达等。并曾得到卫仲乐、秦鹏章、王范地、林石城、殷荣珠、陈恭则等前辈的指导,形成细腻深切、富有激情的独特演奏风格,“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

当晚

吴玉霞联袂浙江民族乐团

为观众献上了一场

极富魅力的民乐音乐会

《十面埋伏》

古曲民族管弦乐《十面埋伏》

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武曲大套曲

以刘邦和项羽决战垓下为历史背景

经终移植演奏

琴音依旧,乐声幽幽

《十面埋伏》让后世的你我

听到的是一曲胜利者的凯歌

也是一首失败者的挽歌

《十面埋伏》唤醒了久远的历史

点燃了千年的硝烟

再现了英雄的没落和王者的气魄

手挥琴弦,触碰到的是

一段荡气回肠又真实的历史

《绽放》

浙江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梅鹏程

演奏的中阮协奏曲《绽放》

也是苏文庆所创作的中阮代表性作品

部分段落具有典型的台湾音乐风格

这首作品同样也是少有的圆舞曲风格

乐曲一开始旋律优美

加以自由地古朴韵味演奏

很快的中西交替的音乐风格出现

音乐中有一小段作曲类似

吉他曲亚士图立雅的手法

运用在中阮技巧上

配合上中国的音调

产生另一种趣味

快速音群指序与过弦追逐下

指力爆发的那一瞬间

大胆尝试中西混合的各种曲风

从传统中寻找新的方向

《云想花想》

吴玉霞演奏的

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

是当代著名青年作曲家王丹红所作

作品中结合了

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的文学题材为创作背景

词中文字无一不透露着

李白对华美的追求

而作曲家也用音乐

将这美景美人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曲用女性化优美的旋律以及

灵动雀跃、跌宕起伏的舞蹈性节奏

展现了如诉如泣娓娓道来的深切情丝

《七彩之和》

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

太阳的七彩光芒——

只有和而不同的七色并列

才能勃发出七彩光芒

更是以音乐表现了少数民族

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涵

《绿·风之歌》是《七彩之和》

组曲的第一乐章

第一部分表现春风把大地唤醒

第二部分表现民风的粗犷豪放

乐曲具有浓烈的蒙古族风格

《黄·山之歌》是《七彩之和》

组曲的第三乐章

表现了长白山的欢歌朝鲜族风格

长鼓的节奏与朝鲜唢呐

铿锵有力的旋律

表现出洒脱的韵律与

节日里狂欢的场面

《弦歌吟》

青年二胡演奏家陈晓楠

演奏的《弦歌吟》

创作于2016年

于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演

弦歌之声声,吟兴衰与悲喜

大爱与人和,颂大音予土地

《春秋》

吴玉霞演奏的琵琶协奏曲《春秋》

一曲波澜壮阔的史诗

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琵琶协奏曲目中

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春秋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也是孔子生活的年代

“春秋”二字

也常被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代名词

这部作品以“春秋”二字为题

除了具有其特别的纪念意义外

更重要的是借这一含义深远的标题

来抒发今天的中国人

对自己民族古老辉煌

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的崇拜

赞颂和追溯之情

轻炫技、重境界的艺术追求

让吴玉霞在舞台上下得到认可

今夜,吴玉霞演奏的

琵琶协奏曲《春秋》

将音乐会推向又一个高潮

出生于上海普通人家的吴玉霞,是在10岁那年被少年宫的卫祖光老师选中,领进音乐之门的。如果说结缘琵琶是被选的,那么为琵琶痴狂则是她自选的。虽然家中几代无人习乐,但她通过一天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苦练和琢磨,使自己的技艺一天天成熟,艺术修养一步步加深。

愈晕愈淡 渐至无声

昨晚,观众们送来的阵阵掌声

印证了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

曾经的评价

玉霞的演奏有时如水墨

愈晕愈淡,渐至无声

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呈现出强烈的文化韵味

或许,这正是玉霞

迥出于时辈而又为同龄人

所不及之处

掌声响起,曲终人不散

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热情掌声

久久在浙江音乐厅回荡

FROM: 浙江歌舞剧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