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系列音乐会第二场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成功举办。25位项目学员以独奏、合奏等形式演绎九首“平湖派”琵琶艺术经典古曲,集中展现了“平湖派”琵琶艺术独有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风格。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副校长柯扬,项目培训专家孙维熙、王劲梅、张鸣、曲文军、李莲芳及琵琶专业在京高校教授学者、院团演奏家、业界名家前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相关负责人等出席音乐会。张玉文担任主持人。
“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是国内首次针对“平湖派”琵琶艺术开展的集中化、规模化、高标准、高规格的业务进修。培养对象主要面向京津冀地区琵琶骨干教师及从业者。
此前,在4月17日,中央音乐学院校内演奏厅曾举行第一场系列音乐会,并通过线上直播予以播出。
本场音乐会是全体学员第一阶段的成果汇演,也是面向社会的首次集体呈现。经过半个月专家的工作坊授课、相关音乐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讲座课程、以及高强度的排演练习,25位学员集中完成了源自李芳园谱,朱英订谱、杨少彝传谱,朱英、樊伯炎传谱等版本的“平湖派”琵琶艺术代表作品的研学。
音乐会所选曲目皆为琵琶艺术经典,其中有多部为长达十余分钟的作品,学员则坚持以全本、背谱的形式完成演奏,以期呈现这段时间内个人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研习与收获。李跞、刘小菁、王婷、隋琼莹、王晶、陶亮亮、于源春、高燕铭、杨孟姺以合奏的形式演绎《满将军令》。梁宁、廖莎、齐洁、杨晨、邵笑、都嘟、吴宇、姜雨婷、梁欢、孙佳茵共同完成《小霓裳曲》。杨艺、任宏、舒银、董晓琳、赵洁、罗慧芳以独奏形式先后演奏《青莲乐府》《阳春古曲》《塞上曲》《淮阴平楚》《平沙落雁》《浔阳琵琶》。最后,全体学员共同登台完成《郁轮袍》,其中李跞、刘小菁、杨晨、齐洁与于源春以片段独奏的形式接续演奏,音乐情绪完美的衔接,更表现出学员之间的默契。
/
一
/
《满将军令》
领奏:李跞、刘小菁
演奏:王婷、隋琼莹、王晶、陶亮亮
于源春、高燕铭、杨孟姺
(郭少华辅导)
/
二
/
《小霓裳曲》
领奏:梁宁 廖莎
演奏:齐洁、杨晨、邵笑、都嘟
吴宇、姜雨婷、梁欢、孙佳茵
(张鸣辅导)
/
三
/
《青莲乐府》
演奏:杨艺
(张鸣辅导)
/
四
/
《阳春古曲》
演奏:任宏
(刘西峰辅导)
/
五
/
《塞上曲》
演奏:舒银
(李莲芳、张鸣辅导)
/
六
/
《淮阴平楚》
演奏:董晓琳
(张鸣辅导)
/
七
/
《平沙落雁》
演奏:赵洁
(郭少华辅导)
/
八
/
《浔阳琵琶》
演奏:罗慧芳
(张鸣辅导)
/
九
/
《郁轮袍》
演奏:赵洁、齐洁、刘小菁、董晓琳
任宏、舒银、杨艺、李跞、于源春
杨晨、都嘟、廖莎、王婷
梁宁、罗慧芳、陶亮亮、姜雨婷、吴宇
隋琼莹、孙佳茵、梁欢、高燕铭
王晶、邵笑、杨孟姺
片段独奏:李跞、刘小菁、杨晨
齐洁、于源春
(郭少华辅导)
音乐会不仅是项目阶段性的成果汇报,同时也是借曲听“史”,以“平湖派”代表作,回观琵琶艺术明清至今的源与流,面向社会普及“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一次宝贵机会。音乐会没有使用任何的扩音设备,尽可能还原琵琶纯粹的音质,完成古曲意韵的传递。细腻精致的音乐表达与还原经典的演奏形式,获得了到场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作品不做任何删节与改动,只为呈现“平湖派”乐曲的完整样貌与气质。其中既有首见于“平湖派”《李氏谱》的《青莲乐府》《阳春古曲》《塞上曲》,也有源自《华氏谱》、成型或经过《李氏谱》二度创作的《淮阴平楚》《平沙落雁》《郁轮袍》,带领听众认识琵琶艺术在古代社会传承的流变过程,感知到“平湖派”琵琶艺术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曲目风格。其曲名和介绍中借史、用典的艺术特点,更显出“平湖派”琵琶曲始终坚守、经过数代人接续努力发展而成的人文内涵。一人一琴为现场带来古雅的气韵。传统经典的演奏形式,带领听众在音乐的境界中深思,向历史悠久地回望。
此次“平湖派”经典作品的集中展演,扩展了听众对于琵琶艺术传统“流派”的认知,更让人们感受到当今琵琶艺术在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超越“流派”、合流并进,共同进步的发展态势。在5月19日,项目授课专家及25位学员将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共同完成项目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期待他们以精彩的演绎,怀揣对琵琶历史与人文的思考,展现“平湖派”琵琶艺术的风采与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