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有约”北京市文联精品剧目邀请展演是北京市文联立足全国文化中心战略定位,聚合统筹优质文化资源,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生动实践,旨在用精品剧目反映时代文化潮流和人文价值,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一曲琵琶响,余音绕梁时,心中所想:
是《十面埋伏》中悲壮的霸王项羽?
是《昭君出塞》中孤寂的王昭君?
是“竹林七贤”中以琵琶解忧的阮咸?
还是白居易沦落天涯写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行》?
7月22日,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位琵琶博士,民乐系琵琶专业教师于源春将携手多位琵琶、钢琴演奏者在老舍剧场献上一场“人间四季”琵琶专场音乐会,用琵琶这一古老乐器向观众诠释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人间四季”
于源春琵琶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地点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19:30
老舍剧场
琵琶重奏组曲《四季》
《早春》
《夏》
《秋归》
《冬——一场飘然而至的小雪》
作曲:孙晶
琵琶: 于源春、樊怡凝、段妍堃、
叶玲均、刘怡彤
中场休息
琵琶独奏《静默之弦》
作曲:孙晶
琵琶:于源春
琵琶独奏《霸王卸甲》
琵琶古曲
琵琶:于源春
琵琶独奏《弦子韵》
作曲:汤良兴
琵琶:于源春
琵琶与钢琴《晚秋》
作曲:李博禅
琵琶:于源春
钢琴:陈文悦
* 曲目以演出现场为准
关于“人间四季”
音乐会上半场的 琵琶重奏组曲《四季》,是由青年琵琶作曲家孙晶创作的现代室内乐新作品。以古为鉴,选用了“夏、秋、冬、春”为题材,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文情怀与贴近自然的声音。
此曲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并实践了大量的琵琶演奏技法,为现代琵琶重奏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早春》
细腻柔情的《早春》由《蝶恋花》的旋律素材变形发展而来,同时作曲家还综合类江南地区苏州评弹音乐的曲种风格与调式。
《夏》
优美且富有情感的《夏》是由《古丽碧塔》的旋律素材变形发展而来,同时作曲家还综合了热情而富有动感的新疆民间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展示了琵琶一弦清透的音色,旋律高音处色彩明亮但不张扬。
《秋归》
安稳的《秋归》使用简单的上下行音高材料,通过变化、移位和重复等手法,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四季更迭中所蕴含的哲理以及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的感叹。
《冬——一场飘然而至的小雪》
静谧柔和的《冬——一场飘然而至的小雪》由东北满族民歌《摇篮曲》的素材变形发展而来,同时作曲家在音乐主题中还综合了东北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蕴含了作曲家的家乡情怀。
于源春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 不仅有广为流传的经典琵琶乐曲,也有独奏、重奏等多样的形式,将琵琶以鲜活生机融入当下、不绝于响。
《静默之弦》
《静默之弦》是作曲家孙晶创作于2018年的塔布拉鼓伴奏的琵琶协奏曲,后重编为琵琶独奏。作曲家从印度作家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中获得灵感,表达出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首作品将印度、中国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当代民族器乐作品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充分展现出琵琶这件乐器独特的表现力和包容性。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著名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全曲用十六标题分段。该曲和《十面埋伏》一样,均以秦末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垓下决战这一壮丽辉煌、惊心动魄的历史为背景,运用琵琶特有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项羽在四面楚歌中与虞姬诀别的情景。
于源春
《弦子韵》
《弦子韵》是一首由汤良兴先生创作的极具京韵大鼓风格的琵琶乐曲。在曲式、旋律、节奏、技法等方面结合了京韵大鼓及琵琶艺术。用琵琶表现了京韵大鼓不同种类的唱腔以及伴奏乐器的音乐特点。
《晚秋》
琵琶协奏曲《晚秋》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根据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为题,借深秋之景诉悲苦之情。充分利用琵琶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对深秋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本次音乐会,琵琶演奏家们将在北京文联老舍剧场精心演奏一众经典琵琶乐曲,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琵琶盛宴。扫描文末“小美”二维码,发送“7月22日”报名领票,加入美杰音乐琵琶乐友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于源春
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位琵琶博士,民乐系琵琶专业教师。曾任职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演奏家。自幼习琴,先后师从于周显顺教授,李光华教授,附中起跟随博士生导师樊薇教授学习,其间得到过林石城、刘德海等大师的指点。她在金钟奖、文华奖、台北协奏曲大赛等重大专业赛事中摘金夺银,并于2012 年获得 CCTV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总冠军。2016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当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曾联合主演由王潮歌导演的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又见国乐》,易立明导演的音乐诗剧《寻找杜甫》。出访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登上包括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柏林爱乐大厅等世界顶级舞台。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促进文明间对话”协会邀请,参演“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0周年音乐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庆典等。
2001年,在中学时代即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2011年的“源.春”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得到各界一片赞誉。2016 年受国家大剧院之邀,举办了”文武双全”于源春琵琶独奏音乐会,反响强烈,21年两度受邀,携“不弹古调-于源春琵琶室内乐音乐会”和“文武双全-于源春琵琶独奏音乐会”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独立策划“新古典主义《琵琶行》”和“文武双全”、“不弹古调”“人间四季”等系列琵琶专场音乐会,已在全国各地举办近百场。
2018年回母校担任民族室内乐团演奏员,并在民乐系任教,2019年考取第一批民族器乐演奏琵琶专业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琵琶传统演奏技法的程式与程式化》。期间多次担任民乐专业赛事评委,为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师资培训讲师;华为“未来种子”项目讲师;“造就Talk”第184位演讲者。其教授的学生冯丹若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弹拨乐首奖、中国音乐小金钟琵琶比赛第一名;段妍堃、罗然、王舰笛等在近年众多民乐专业赛事中获重要奖项。
委约、首演作品包括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静默之弦》、《天梯》、《楚汉之战》、琵琶独奏曲《关帝云长》、《猜调》、《C’est si bon》,流行器乐曲《永恒胜利》、《二十四节气印象》、《铮铮》等,此外还编创琵琶曲《撒金沙》、《安史乱》、《远望》、《弹挑弹》。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辑《源.春》,受瑞鸣音乐邀请,发行个人发烧专辑《琵琶行》、室外录音合辑《天人合一》、即兴解读敦煌古谱《明月映敦煌》等作品获得音乐界和社会公众的崇高评价。
《四季》曲作者:孙晶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毕业,作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樊薇,李滨扬。曾在演奏以及作曲的十余个专业比赛中获奖,比较重要的包括“Con Tempo”新室内乐作曲比赛金奖, CCTV电视器乐大赛最佳原创作品奖,“敦煌杯”琵琶新作品作曲比赛金奖,“学院杯”作曲比赛铜奖,广州国际琵琶大赛金奖,辽源杯琵琶比赛重奏组金奖。2018年参与主创的大型管弦乐队组曲“丝路随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主要作品有交响乐《风形》、西洋管弦乐队协奏曲《静默之弦》、民族管弦乐协奏曲《文武双全》、室内乐重奏《且听风吟》、《空山鸟语》,及琵琶重奏组曲《四季》等。曾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现代室内乐团、重庆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高雄市立国乐团、新竹青年国乐团等重要乐团合作,是近年来作品上演率比较高的青年作曲家。
樊怡凝
1998年10月生于河北石家庄,自幼随祖父樊华丽教授学琴。200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琵琶演奏家杨宝元教授。2010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樊薇教授至今,2020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2023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曾赴澳洲、欧洲、美洲、亚洲巡演。多次录制央视中秋晚会、CCTV15风华国乐、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参演过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民族音乐节、弹拨艺术节、胡琴艺术节、现代音乐节、国际青年音乐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作曲系新作品系列音乐会、希望课程展示系列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精品展演音乐会、“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国际交流活动、高校红色''1+1''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曾受邀参加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国际篮联世界杯开幕式、武汉同济医院建院120周年学术周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大会等。
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艺境室内乐团、AIR乐集成员。
段妍堃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器象室内乐团团长(The Infinite Chamber Music)。2010年至今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乐系博士生导师——樊薇教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著名琵琶演奏家于源春。
2012-2022 分别以专业成绩第一名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直通研究生部。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专业优秀奖学金。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少年及⻘年⺠族管弦乐团琵琶声部首席,随团多次进行对外交流演出以及校院庆、艺术周、数次⺠交专场音乐会,并赴钓⻥台国宾馆、人⺠大会堂接待外宾演出。曾合作参演乐团有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有郑小瑛、高伟春、林大叶等。多次于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各地保利剧院等演出。
在校期间,参演于源春琵琶系列音乐会——“文武双全”、“人间四季”等项目并全国巡演;参演2022国家大剧院“琵琶之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20周年盛大音乐会;参演2022中央歌剧院剧场开幕音乐会;多次参与录制CCTV-音乐《风华国乐》《音乐公开课》等栏目制作;参与录制2023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2023央视跨年晚会。首演原创新作品《逐鹿》、《人间四季-琵琶系列组曲》受到广泛好评。
2014年第二届“敦煌杯”全国琵琶大赛职业重奏组金奖;2015年首尔中外⺠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19年获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非传统组合赛区带领器象乐团荣获全国11强;2022年获“楚汉杯”职业青年A组金奖。
叶玲均
2001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8岁习琴 。2019年以港澳台琵琶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生,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樊薇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兰薇维副教授。2001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8岁习琴,启蒙于黄丽娟老师,后师从廖泰群老师。于2016年考入台南市台南艺术大学七年一贯制中国音乐学系高中部,师从陈丽晶老师。
曾荣获2012年台中市音乐比赛国小A组琵琶独奏第三名;2013年六合杯器乐大赛获奖;台湾全省音乐比赛国小A组琵琶独奏优等;2014年考入台湾彰化市立国乐团琵琶正式团员;台湾省台中市音乐比赛国中A组琵琶独奏第三名;2015年台湾全省音乐比赛国中A组琵琶独奏优等;2017年第三届“敦煌杯”全国琵琶大赛银奖;2022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展演”职业青年A组银奖;首届“楚汉杯”职业青年A组银奖。
2015、2016年随台湾彰化市立国乐团演出“新疆边情”、“喜上眉梢.乐在其中”、“笛韵悠扬展风华II”音乐会;2016年至2018年随台南市台南艺术大学弹拨乐团演出“南艺·南忆”、“星空下的音符”、“弹拨一家亲”、“弹弹拨拨II”音乐会;随台南市台南艺术大学民族管弦乐团演出“腾龙”、“文武双全”、“嘎达梅林”、“七彩之和”音乐会;2019年于台湾省台中市举办“舞弦唢”专场音乐会;2019年参加由中央音乐学院等其他五校联合举办的”合·和”六校琵琶音乐会;2021年参演”艺‘述’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百年新征程-新作品专场音乐会;参演”建党百年献礼:继往开来 ——刘天华名曲专场音乐会”;奔赴延安参加由鲁艺文化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我眼中的音画中国·港澳台学生延安寻根追梦之行”活动;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厅参演“古老的回声”中外青年丝路新作品展演;2022年担任第6届“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琵琶组评委;参演“忠心向党”音乐会;2023年赴临沂参演“人间四季”专场音乐会。
刘怡彤
202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硕士博士生导师樊薇教授。6岁开始学习琵琶,先后师从卢斐老师、周谦老师。2016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师从梁宁副教授。2017-2018年连续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新年戏曲晚会。2019年加入中国戏曲学院小乐队“戏韵组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与“戏韵组合”演奏《杜十娘》《老腔儿》两首新作品入围决赛斩获佳绩。
曾荣获2018年第六届“洞庭杯”专业B组金奖;2019年“新加坡国际琵琶艺术节”职业青年A组琵琶独奏金奖 ;2022年“国韵杯”职业青年A组“希望之星”;2022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总展演”琵琶职业青年A组金奖。
陈文悦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钢琴艺术指导教师。
2019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管弦系器乐伴奏艺术专业,师从于原管弦系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黄萌萌教授。本科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师从于原钢琴系主任张芳教授 ,就读沈阳音乐学校附中期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韦丹文教授,张取明教授,吴丽丽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