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瑟瑟浅吟唱,袅袅余音起。——随任宏副教授一同走进王范地先生的琵琶艺术世界
lxr 华音网 2023-09-10

一阵清风,送走暑气;一阵细雨,浇灭焦躁的心。

在秋意渐浓之际,由任宏老师主讲的王范地琵琶基础理论实践研修班系列活动在翘首以盼中如期开展,4天的时间里多个维度打开学员们的感知,接收民族音乐的魅力信号。

穿越千年的寻觅,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里响起。传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使命;传承不仅仅是保护过去,更是迎接未来,让历史在我们手中继续延续。

王范地

(1933-2017)

中国资深琵琶演奏家、教育家

王范地教授的琵琶演奏理论和艺术观念可以说影响了同代以及两三代民族音乐工作者。他的部分论文已经翻译成外文文献在海外发表。其琵琶表演艺术理论和教学理念,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已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活动回顾

任宏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学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理事。

任宏副教授始终致力于让从事琵琶艺术的下一代,能够科学有效地学习和演奏,真正领略琵琶艺术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与魅力,这也正是我会为之奋斗耕耘的目标。

研修班(2023.8.23-24)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任宏副教授把王范地先生的演奏理论和艺术观念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日常生活让我们能快速领会和理解。例如用“在使用筷子夹菜的过程中,是哪个地方起到了关键性用力的作用?”这一问题引入思考及感受,同学们都若有所思,积极发言;任宏副教授还展示了多种方法让同学们体会臂重的释放。

任宏副教授对每个学员都和蔼可亲,讲述问题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短短两天时间,同学们不仅在平时练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对王范地先生的琵琶基础理论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体会!


音乐会(2023.8.25)

任宏副教授《弦语四季》音乐会8月25晚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圆满成功举行。音乐会精彩纷呈,其中有观众不禁感叹,当琵琶声响,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杨柳依依的江南水乡、繁荣神秘的楼兰…非常美妙和惬意!任宏副教授还带来了一首新作《弦语四季》本次音乐会是此曲的首演,更是把整台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音乐会结束之际任宏副教授与惠州的琵琶爱好者们还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两首曲子《阳春白雪》、《送我一只玫瑰花》,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分享会(2023.8.26)

《学琴的“智”与“乐”》是众多琴童和家长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怎么样让我们的力量能释放出去?怎么样能让我们的声音弹出来又轻松又好听?然后让大家又比较乐意去学习练习?任宏副教授在分享会中就“臂重”做了简单的简述与分享:在演奏中,影响臂重释放的几大因素。

谈到弹琴的“乐”,任宏副教授认为学琴者要多上台演奏给自己带来鼓励,在练琴中多听音色,只有在美的音色中才能体会到个中乐趣。

随后,几位优秀的研修班学员上台与任宏副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感谢任宏副教授对推动惠州琵琶艺术的莫大支持,在这次“王范地琵琶基础理论实践研修班”系列活动中带领我们在演奏、教学及实践中去学习和运用王范地先生的理论和理念;将如此“重”的《弦语四季》首演献给了惠州,带领惠州本地琵琶爱好者共同倾情演绎;与惠州的琴童和家长们分享所得。


学员感谢

王范地琵琶理论实践研修班|任宏教授——学员黄艾芸学习感悟

(江苏·南京)

广东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在此宜人景色之中,我很荣幸有机会能够受到任宏老师传授王范地琵琶理论实践相关知识,很开心与研修班中各位老师们妹妹们相识交流。

我第一次以小班化名师一对一小课形式参加研修班,收益颇多。任宏老师从基础技法发力“臂重”原理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们利用模仿具像化且生活化的动作,探索“臂重”之力落实至指尖的过程。在此探索过程中,指甲佩戴、抱琴姿势、入弦角度、左手按指等细节任宏老师都仔细地进行了讲解。指尖过弦的动作是有形可模仿的,指尖过弦的声音是无形但可利用灵敏的听觉捕捉到的。任宏老师教授学生不同发音音色,对此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有所侧重地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手型显性的问题之处。

“平衡”是任宏老师上课时常常强调的关键词。在我理解看来,此“平衡”狭义上就弹挑技法手型而言,为食指与大指出指幅度平衡、手腕自然上下摆动幅度平衡、两指入弦角度的平衡、音色与音量的平衡、人身体与琴角度的平衡。从广义上理解,“平衡”是指演奏中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教学中手指机能与音乐情感的平衡,我认为这些均对琵琶演奏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平衡”概念更是对今后自身面对各层次不同性格的琵琶学生教学有启发作用。琵琶各阶段学习,学生性格急躁是不可取的,应在教学中及时降低技巧难度,增加音乐性训练,找到学生心理中“音乐表达冲动”与“实际技巧难度”的平衡点,从而培养好学生对琵琶音色正向的审美能力。


漆灵悦——感谢信

(广东·惠州)

亲爱的任老师:

您好!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篇感谢信。

有一种恩情终生难忘,有一种教导受益匪浅,有一种关怀滋润心田,有一个名字刻在心板。在上课的这几天您总是尽心尽力给我们传授知识。老师您很好,很温柔。

在这两天的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手指如何发力,肩膀要放松不要用力,怎样去把一首曲子弹好……

谢谢老师,我会加倍努力,认真练琴,努力突破自己。

最后,祝任老师在工作上顺心如意,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2023年8月30号


殷瑛

(广东·惠州)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此次研修班的一员。无论学员在弹琴中遇到什么问题,任教授总是能快速看到本质,并以通俗易懂幽默有趣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我们能理解到问题关键所在!也让我们对王范地教授的琵琶基础理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任教授教导我们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两天时间下来,任老师不仅很快解决了我在弹琴中的一些难题,而且让我学会了解放思想。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运用王范地教授的基础理论去理解和解决。再一次感谢任教授对我们研修班全体学员的辛勤付出!您辛苦了!


张瑞轩

(山西·太原)

参加首届“王范地琵琶基础理论实践研修班”有感

我叫张瑞轩,今年八岁半,学习琵琶演奏已经两年三个月了。这个暑假,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惠州举行的首届“王范地琵琶基础理论实践研修班”,通过中国音乐任宏老师的授课,我学到了许多琵琶演奏的知识。

任宏老师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练习。任老师通过耐心讲解和亲身示范,纠正了我再弹挑、轮指、扫弦等基本功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我掌握了练习指尖力量、声音颗粒感、手指主动性的方法。

任老师还鼓励大家大胆提问,帮我们解决练琴时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在我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时,摇指部分总是出现卡顿、声音不清晰的现象。任老师指出“食指要直立,其它手指要向拳头一样握紧”,一下子让我明白了遥指演奏的关键点,通过随后的练习,我明显感到了摇指技术的进步。

在研修班结束前,我还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弦语四季”独奏音乐会的演出,作为年龄最小的学员跟随任宏老师和一起学习的姐姐们参与了《阳春白雪》、《送我一支玫瑰花》的排练和表演。在排练的过程中,任宏老师又讲解了齐奏要注意的事项、演奏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要点。这是我第一次出演音乐会,心情又激动又紧张,收获了非常难得的舞台经验。

感谢任宏老师的给与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同时也感谢首届“王范地琵琶基础理论实践研修班”的主办方细心周到的安排,在以后的学琴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这叶色渐染的风景里,以乐会友。一弦一柱,轻拨凡尘,弦外之意,悠然而深长。弹奏出岁月如歌的美丽,传递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精彩。弦音入耳,谁与争锋!透过拨动着的琴弦,我们能抚摸到艺术的悸动,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

声虽止,道不尽,万般余音仍在心中回旋。站在历史长廊的渡口,聆听弦丝的呢喃,期待着下一次邂逅……

FROM:小荷琵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