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下午16:00,《苏龙嘎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厅成功举办。担任本次音乐会评委的有段泽兴老师、崔逢春教授、张婷教授、敖峥教授、李坤教授等。出席音乐会的三弦专家有赵佩茹老师、白金虎老师、萨仁高娃老师、乌云塔娜老师等。
苏龙嘎自幼深受她母亲——著名蒙古族三弦演奏家、教育家领春教授的艺术熏陶,浸润与成长于蒙古族三弦音乐的耳濡目染之中。所以,她为其毕业作品音乐会创作并成功地首演了三首蒙古族三弦作品。特此邀请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索伦高娃老师、杨帆副教授、韩晓晨副教授和三位年轻的蒙古族三弦演奏家对新作品进行了生动的演奏与完美的诠释。
节目单
1. 三弦与钢琴《魂梦》
创作背景:《魂梦》是为三弦与钢琴而作,作品取材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艺术与蒙古族音乐交融交叉的文化体现。乐曲既体现了敦煌艺术的辉煌神秘,又表现出蒙古族音乐的豪迈内敛的民族风格。
创作技巧:探索蒙古族三弦丰富多样的滑音技巧,并首次将复调音乐的作曲技法运用于蒙古族三弦的音乐创作之中。
2.三弦协奏曲《乌仁堂奈》
创作背景:本曲灵感来源于一首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乌仁堂奈》,讲述了在草原上的乌仁堂奈山降生了一匹栗色的骏马。通过《降生》《征战》《故归》三个乐章描写小马驹从快乐到经历挫折,最终在艰苦卓绝的磨砺中成长为一匹百折不挠的蒙古马。乐曲以蒙古族三弦的独特技法演绎了骏马的成长经历,同时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弘扬了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蒙古马精神。
创作技巧:第一乐章《降生》运通马步节奏以及与钢琴的对话表现小马驹的欢笑诙谐;第二乐章《征战》通过对固定音组的模进、分裂等手段讲述蒙古壮马的英勇善战;第三乐章《故归》通过旋律的层层递进表现暮年老马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
3.五重奏《舞》
创作背景:作品源于对蒙古族“求雨仪式”场景的模仿。乐曲以萨满音乐元素为基础,通过六件乐器的节奏、旋律、音色以及多种演技法等方面的声景音响描写刻画求雨仪式中“诉天”、“祈福”、“送祭”三个场景。
创作技巧:本曲借鉴了萨满音乐中的歌曲旋律和节奏特征,探索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法,尝试多种不协和的和声组合形式表现求雨仪式的神秘、虔诚、痴狂与欢庆的音乐形象。
图片
音乐会还有其它两首作品,分别为钢琴独奏《念》,由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索伦高娃演奏;
弦乐四重奏《安代意像》,由赛依罕组合(小提琴Ⅰ:杨丽俐、小提琴Ⅱ:时颖、中提琴:赵月、大提琴:索尼尔)演奏。
音乐会结束后,苏龙嘎的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韩星宇副教授发言:“苏龙嘎母亲是著名三弦演奏家领春老师,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作为作曲专业的硕士,一定要为蒙古族三弦事业作出贡献。因为三弦的发展需要用我们的作品一点点地去推动它,然后演奏家去完成与实现我们的心愿,共同努力,一起发展,所以今天的音乐会其实是两代人的努力和汗水…”
蒙古族三弦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其演奏形式、演奏技巧、音乐色彩独具特色。苏龙嘎尝试采用三种不同风格的传统题材来创作既富有传统蒙古族三弦韵味又富有创新性的蒙古族三弦作品,并通过舞台的精彩演绎而获得完美呈现。
音乐会感想
苏日布(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很开心这次能够参加苏龙嘎姐姐的作品毕业音乐会,作为新作品的演绎者我倍感荣幸。还记得第一次拿到《乌仁堂奈》的乐谱时即兴奋又担忧。因为要演绎出一首全新的作品,是幸运的也是有压力的。翻了翻谱子不知道从何入手,心里问着自己“我能否弹好它呢?”……上主课时,我的导师张柳萌老师跟我说“你既然接了这首作品,就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它”,开导并帮助我怎样去演绎它。不久后到了前往呼市排练的日子,在领春老师、张柳萌老师、索伦老师、杨帆老师、韩晓晨老师等一众老师和苏龙嘎姐姐的帮助下每一次的排练都是一次美的创造,都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收获了很多启发。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提高对乐曲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更让我领悟到了表演艺术的精髓,这也为我以后再度进行新作品的演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排练小插曲:每次跟索伦老师合钢伴时都会学到一些在音乐上的小知识,比如,作曲家的想法以及演奏的一些乐句的处理与领春老师和索伦老师的想法具有一些不同的意见,经过我们尝试多种处理方式,最终决定采取两位老师的方法,把音乐表现的更完美。特别是索伦老师的演奏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是深入的,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老师在演奏的过程中把琴键弹“飞”了,可想而知老师是有多么的全身心投入在音乐当中。还有一次排五重奏时杨帆老师和韩晓晨老师在一些音乐上的处理也让我至今难忘,比如,杨老师会为一个乐句设计出多种处理方式来演奏,然后跟作曲家商量,选择哪个最好,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冲击,我也应该多扩展一些乐句上的思绪,以多种演奏法处理。
每次排练时,苏龙嘎姐姐的爸爸苏老师和她的好朋友都会过来帮忙,跟着我们跑前跑后非常辛苦,真的非常感谢也非常感动。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老师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与陪伴,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让我特别有幸福感。非常开心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展示,以后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去诠释每一首作品!愿我们的蒙古族三弦音乐,传承发扬,音乐之美,共赏共享!最后也祝苏龙嘎姐姐在未来创作之路上越来越精彩!期待您笔下诞生更多惊艳之作!
韩亚兰(内蒙古艺术学院本科四年级):
置身于音乐会现场,我感受到了音乐独特的魅力,体验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这次音乐会不仅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参加苏龙嘎师姐的音乐会我收获很大,首先这次音乐会的创作风格属于现代风格,蒙古族三弦从传统演奏风格升为了现代演奏风格,对于我来讲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风格的音乐,因为我一直以来演奏的都是传统音乐,没有演奏过现代风格的音乐,这也是突破了我们蒙古族三弦的演奏风格上的局限。其次,在演奏技巧方面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风格的音乐难度是比较大的,例如,用手拍击琴鼓的技巧,弹指的技巧等,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难度较大的技巧。再次,在排练过程当中,每个乐句的力度都有相对应的控制,只有先做到自我认同,真正地把所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才能让观众信服。最后,通过这次音乐会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这样的音乐会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音乐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启迪。
总之,这次音乐会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音乐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雅茹(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
音乐的交融与灵感的碰撞——能够参加苏伦嘎姐的毕业音乐会非常荣幸。回想这些天的刻苦练习,我深感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更让我对作品指导的老师们充满感激。
本次音乐会我参演了两首作品,一首蒙古族元素与敦煌元素相互结合的独奏曲《魂梦》,另一首是充满神秘萨满气息的重奏曲《舞》。两个月的时间,对我来说,既漫长又短暂。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我反复地练习,尝试着去理解和掌握这些曲目的每一个细节。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当初从苏伦嘎姐那里了解《魂梦》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时,深受启发。敦煌,这个古老的名字,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篇章。她的壁画、她的故事、她的音乐,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而蒙古族的音乐,那是一种奔放、豪放的美,它的旋律激昂高亢,歌词深情豪放,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当这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既有敦煌的古老韵味,又有蒙古族的奔放热情。这种音乐,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古老的敦煌文化和现代的蒙古族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和感受到这两种文化的魅力。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瑰宝。特别是在舞台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敦煌与蒙古族元素结合的三弦音乐的魅力。它的旋律,时而宛如敦煌的落日,余晖洒在壁画上,给人以古朴、神秘的感觉;时而宛如蒙古族的马蹄,激昂奔腾,给人以豪放、热烈的情感。它的节奏,时而如敦煌的风沙,激烈而粗犷;时而如蒙古族的舞蹈,优雅而富有节奏感。这次音乐会的经历,让我对这首曲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意识到,音乐并非只是旋律和节奏的组合,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只有深入了解和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才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舞》这首充满古老萨满气息的重奏曲,也使我对三弦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这首重奏中作曲家通过笛子、萨满鼓、蒙古族三弦与萨满元素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将传统的三弦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创新出了一种独特的重奏音乐。那种音乐,既有传统蒙古族音乐的浑厚与深沉,又有现代音乐的时尚与活力。在这首重奏曲中蒙古族三弦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再是那种单一的,传统的乐器,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可以创新出各种可能的音乐载体。我开始深入思考,音乐的创新并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我们不仅要尊重和保护传统的音乐,也要敢于尝试新的形式,让音乐充满活力和生机。音乐会结束,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当我在舞台上完美地展现的那一刻,当我听到观众的掌声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成功地挑战了自我,我成功完成了人生中头一次首演。通过本次音乐会,我学会了珍惜。我珍惜每一次的排练,珍惜每一次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体验,珍惜每一次的成功。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宝贵的财富,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珍贵记忆。虽然演出前我倍感压力,却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我突破了自我,我给台下的观众展现了最好的自己。我深深体验到了参演的苦与乐,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理解了面对压力与挑战的重要性,收获了珍贵的记忆和经验。“日积月累的付出,最终会换来成功的喜悦。”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我已经用我的行动,证明了它的真实性。首次首演音乐会的感想,让我深深理解到,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美好。
特别感谢我敬爱的领春老师与苏伦嘎姐能够给我机会让我参演这么有意义的音乐会,也特别感谢张柳萌老师在排练期间对我的鼓励与悉心指导。音乐会的成功,让我深深地感到,没有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在这里,我要向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三弦的热爱与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希望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再次感谢老师给予了这次机会,让我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本次音乐会,让我对蒙古族三弦的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只有在传承和创新的交替中,音乐才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我会将这种对音乐的理解,对创新的追求,融入到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希望能为蒙古族音乐的发展,为世界音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