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演出预告 | 梁景然笙独奏音乐会
华音网 2024-06-05

直而不居 曲而不兆

疏音简节 乐不及妙

——《笙赋》

作为世界簧管乐器鼻祖之一

具有极强的歌唱性

独具中国魅力

6月11日晚

这件古老的乐器

将由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带您走进笙的世界

感受中国文化的意蕴

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梁景然笙独奏音乐会将于北京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北京民族乐团受邀担任协奏,首席指挥张鸣执棒,文化活动部副主任于海音担任导聆,将带领观众感受笙的多元化风格与深厚韵味。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办,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之一,由中央支持地方建设“双一流”建设经费支持。

艺术总监:李光陆

中国民乐艺术家,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中国民乐十大杰出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笙专业首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原吹打教研室主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国际翰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国际民族音乐艺术笙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秦俊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陆福学校名誉校长、邓州市以李光陆先生冠名成功举办邓州市第一届“李光陆”杯中小学生教材歌曲演唱比赛,授予“邓州市青少年成长导师”。邓州市陆福阁文化研究会推广研究艺术家,邓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笙管乐第一代文化传承人;中国好笙音公众平台创始人、华夏鹤鸣笙乐团艺术总监;黑龙江省、吉林省、香港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芦笙研究会艺术顾问、新加坡笙协会海外咨询顾问、陕西省笙专业委员会顾问;2015年香港国际第五届中国器乐赛评委会主任、中国好笙音·2016“宏福杯”中国笙文化国际艺术节评委会主席;中国音乐金钟奖与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独奏大赛专家评委,同时被聘为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独奏大赛专家评委。

1995年中国国际民乐独奏大赛中,获笙专业组金奖;1996年韩国国际管乐艺术大赛中,获最佳演奏奖;文化部中国音乐文化奖优秀园丁奖;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金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独奏大赛专家评委;《中国音乐报》2009年以李光陆中国民族音乐家向祖国60周年华诞献礼作为封面人物并通报嘉奖;《中国文艺》杂志2010年以《新时代下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为题,作为封面人物全面报道李光陆的杰出贡献;音乐生活报2015年第42期以《笙声不息吹响民乐之魂,执着跋涉共筑崛起之志——记中国民乐艺术家李光陆》并作为封面人物全面报道;中国民乐杂志2016年第9期·总第43期以《始于初心 忠于笙情——专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为题并作为封面人物全面报道。

学生更是获奖无数,如金钟奖、文化奖、央视大赛金奖等,被业界誉为满贯王,并都成为国内外由南到北各大院校、院团的教师和骨干,先后分别就职于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大学和附中、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学院等等。

他不但驾驭一系列的传统笙和加键改革笙,而且还作为学院科研项目完成研制改革了24簧F调高音笙、27簧D调加键扩音笙、36簧中音笙和低音笙;华夏鹤鸣笙乐团也成为学院人事处《笙的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开发》科研项目;完善了中国音乐学院笙教学演奏配套体系,填补了圆型中、低音笙在音乐舞台上没有独奏的空白;并首先将芦笙纳入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大纲。2016年获实用新型专利:玉二胡,发明人之一。

编撰出版了《中国笙艺术》、《施簧娇响鹤论》、《国乐精萃大师系列——笙篇/笙声不息》专箸、《笙专业统编教材》共1—8册;《中国笙演奏家名曲荟萃》(1—3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考级教材(上、下两册)》,并同时配套出版4张DVD教材;《新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1-4册);撰写论文共近20篇;创作、改编了大量中外不同类别的乐曲:传统笙、键笙、笙重奏、协奏、系统训练等五十三首;并发行了十几种类李光陆个人演奏的CD与盒带专辑;策划出版了8套16张CD音响;策划举办了多场大型专场音乐会及国际艺术节;同时又策划了中国邮政特发行笙专业委员会《精品邮票珍藏版》;举办了全国首届笙大赛、笙艺术研讨会和展演会等。

无论是收录、编撰、出版笙的乐谱、教材、音响、影像,还是举办音乐会、研讨会、文化交流,亦或是设计精品邮票发行、举办独奏大赛,李光陆积极搭建平台,为国内笙乐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有利契机。他的积极探索使笙专业教育步入了科学化进程,告别了单一的口传心授的教育模式,使中国音乐学院的笙专业教育迈向了新时代——科学、完美、统一的完整体系。在《中华乐器大典》再版发行中,称李光陆先生的演奏、教学和乐曲,是学院派与社会化和谐、融合、完美的杰出代表,是独树一帜的“李派”和绚丽的艺术大师!

指导教师:宋 扬

中共党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党支部支委委员。笙、芦笙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奏员,笙专业首位国际和平艺术家提名。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外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芦笙研究会顾问;北京华夏靚乐女子吹奏乐团团长;航天国乐室内乐团首席笙演奏家。

政治素质较好。政治立场坚定,能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加强党性锻炼,有较强的宗旨意识,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党支部支委委员,多次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等系统深入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运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艺术底蕴深厚。自幼跟随著名笙演奏家唐富老师学习笙,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后,先后师从笙演奏家、教育家张之良教授、人民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光陆教授,系统学习了传统笙、高、中、低音加键笙和芦笙、葫芦笙的演奏。首演刘文金先生笙协奏曲《虹》,还有《江行》、《井冈颂》等曲目。能够全面掌握驾驭不同风格作品,是中国首届笙演奏大赛专业组所设传统笙、加键笙、芦笙三项金奖获得者,第九届“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比赛器乐类最高奖获得者。

创作作品多样。专业素养好,富于创造力,先后创作了传统笙《虎年虹湾图》、芦笙协奏曲《同心圆》、改编葫芦笙《一只鸟仔》,编配笙重奏曲《西班牙斗牛舞曲》、《马刀舞曲》等。担任新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笙曲集》副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华乐大典-笙卷》编委、中国歌剧舞剧院笙考级教材执行编委。发表了《浅谈女性在笙文化中的历史角色》、《笙韵自华夏,清角女儿装》、《笙演奏中呼吸的研究及教学实践》、《施簧娇响鹤论——谈笙大师李光陆飞鹤惊泉的演奏艺术》,并在经济日报发表《和合之笙》等多篇学术论文。

教学经验丰富。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笙专业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教学积累和舞台演出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的学生多人获得国内外重大比赛金奖等好成绩。部分学生已成为各大院校、乐团的骨干力量。

演奏成绩突出。曾荣获国际华人民族器乐大赛、2016宏福杯中国笙文化国际艺术节、北京民族乐器独奏展演、“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2022国民教育大会展演等“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中国首届笙演奏大赛专业组所设传统笙、加键笙、芦笙三项金奖获得者;第九届“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比赛器乐类最高奖获得者。曾担任第二、三、四、五届“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和“2016宏福杯”中国笙文化国际艺术节、2018年火红八月笙艺术节展演、2019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北京第22届学生艺术节展演、2019北京阳光少年艺术节展演、2020年第十二届国际华人艺术节比赛、2022年6月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2022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展演等比赛评委。举办过“飞扬金曲、笙绘霞光”等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多年来出访过俄罗斯、芬兰、比利时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宋扬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够教授和演奏传统笙、高音键笙、芦笙、葫芦笙以及中低音系列笙的复合型演奏与教学人才。她的美学演奏风格以柔为美,以劲为刚,以轻为高,以淡为雅,绰有余裕而略无壅塞,从她的动情演奏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真之谛、善之魂、美之韵、让我们看到了她高超的专业演奏技巧和激情四射的舞台艺术表演,那不可抗拒的气质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是我国当代笙演奏家的代表性人物。

指挥:张 鸣

北京民族乐团首席指挥;甘肃省歌舞剧院首席客座指挥,安徽民族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天津歌舞剧院客席指挥,广西民族乐团艺术委员会指导专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不亦乐乎”中国民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

自幼受父亲张福全指引学习音乐,2018年正式开启职业指挥道路。近几年指挥了《燕京八景》《与鸣寻音》《丝路回响》《北方情思》《红色征程》《疯狂动物城》《大音华章》《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的信天游》《笙鸣远杨》中华四季音乐会:《春之声》《夏之夜》《秋之韵》《冬之旅》、首演了关迺忠改编的民族管弦乐版《追梦京华》、京蒙联袂 两团三地共同演绎《北京夜·草原情》、第二季中国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巅峰之夜、北京民族乐团成立四周年音乐会《北京颂歌》、首演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宋词意境》、《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9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入围剧目 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作品《新国门畅想》、将京味儿与潮流元素相结合的《国潮》2020新年音乐会 。沿运河流域巡演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运河》,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合作《携手》音乐会,作为10支优秀民族乐团之一携北京民族乐团亮相全国民族乐器展演《中轴》并受广泛好评。与北京曲剧团合作《正红旗下》情景音乐会,与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8家兄弟院团同台亮相了《国乐➕9》跨界音乐会。担任跨界国乐剧《春江花月夜》及原创情景音乐会《五行》的排练指挥,同时录制了这两首作品。参与了民族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情缘》等项目。录制了《行歌江南》《西域梦》等多部新作品。积累了大量曲目和工作经验。与他人共同创作有《鼓炫》《山与水的呼唤》等民族管弦乐作品。

导聆:于海音

北京民族乐团文化活动部副主任,青年二胡演奏家,北京音协二胡学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 国家二级演奏员,民革党员、青联委员。曾任北京民族乐团副首席。近年来各类演出中,她在为观众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还以端庄大气、专业风趣的音乐会导聆为观众所熟悉。

硕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演奏家宋飞。曾获文化部第五届青少年民族器乐 比赛传统组合金奖;文化部文华奖优秀演奏奖;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职业组)金奖;第二届国际胡琴节新作品演奏金奖等奖项。连续三届担任中国国际胡琴节主题协奏曲《汉魂》独 奏;维也纳金色大厅 “ 东方弦魂 ” 胡琴新年音乐会最年轻独奏演员, 08 年参加北京奥运会 闭幕式演出等。在北京音乐厅、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南京艺术学院音 乐厅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负责项目“北京国乐节” 、“自古英雄出少年” 等,导赏项目《国潮》《国风》《 国漫》系列、《漫弹》、《疯狂动物城》、《秋雨》等。

拔尖人才·梁景然

山东青岛籍,现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本科二年级在读。5岁跟随苏勇生老师学习钢琴,7岁跟随青岛市歌舞剧院、青岛市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副会长李昊老师习笙,9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市少儿民族乐团,担任笙声部首席。10岁学习42簧高音键笙,五线谱简谱均熟练掌握。2013年,取得青岛第一中学和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双破格录取通知书,在校期间一直参与学校民族乐团排练,圆满完成学校的演出任务。高中期间,在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举办的2020届青岛市学校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个人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暑假期间有幸得到中国民乐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笙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李光陆先生的指导,传统笙和键笙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始于情怀、敬于才华、终于品德,李光陆教授对笙事业奋发进取的精神,鼓励并引领我向美好的未来继续前行。

2022年在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中,全省一万三千名艺术类考生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校考音乐学院全部获得有效名次,并以笙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后成为中国乐派华夏鹤鸣笙乐团成员,多次跟随中国乐派华夏鹤鸣笙乐团进行演出。

本科学习阶段,师从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笙、芦笙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奏员,国际和平艺术家,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特聘教授宋扬老师。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笙教授王磊老师、北京语言大学笙教师凌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022年7月获得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第一届青少年艺术展演中国乐器(笙)个人青年组金奖,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第一届青少年艺术展演全国总展演中国乐器类个人青年组A组一等奖。

2022年8月获得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展演笙专业独奏非职业成年组金奖。

2022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展演重奏类高校组合金奖。

2023年参与《中国乐派“8+1、思政+X”笙专业主课课程标准》音乐会。

在2023年本科英语四级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并且通过考试,获得免修。

在恩师的鼓励下,于2023年6月举办本科一年级个人笙独奏音乐会——“青春律动 笙扬九天”,获得圆满成功。音乐会得到媒体广泛报道,特别是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刊发报道,肯定发扬李光陆教授提出的“本位、多元、统一”的笙乐教育发展模式,展现了中国音乐学院笙专业教学新模式、新观念、新导向、新航标。文章参阅量达到51.02万次,点赞过万,也是笙界史无前例。

在2022–2023学年经过了教学单位初选,学校复选,最终审定,成功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23年7月暑假期间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参加社会实践——“丝路·疆行者 ”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新疆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度调研,并担任独奏演员,在新疆各地进行多场演出,丝路·疆行者团队获得了市级优秀实践团体。

2023年8月参加上海“白玉兰”杯国际艺术节总决赛获得音乐院校专业组别键笙一等奖。

2023年9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文艺演出。

2023年10月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

2023年10月获得中国音乐学院2022-2023学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荣誉证书。

2023年12月16日举办——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梁景然·笙独奏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音乐会得到了中国民乐报、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等媒体报道。本次音乐会在各大媒体平台、笙届引起广泛关注。

在以后的规划中,于2024年5月13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第三场“春夏秋冬情满天    凤舞笙歌同心圆”个人笙·独奏音乐会。2024年6月11日将在北京音乐厅,与北京民族乐团合作开展第四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梁景然笙·独奏音乐会。

熟练掌握的曲目有,传统笙:《林海新歌》《牧场春色》《春望》《算盘响》《天鹅畅想曲》《冬猎》《山寨之夜》《喜运丰收粮》《晋调》《井冈颂》《秦王破阵乐》《太行乡情》《飞鹤惊泉》等。键笙曲目:《欢乐的草原》《土耳其进行曲》《野蜂飞舞》《拿波里舞曲》《单簧管波尔卡》《鹅鸾鼻之春》《西班牙斗牛士舞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傣乡风情》《查尔达什》《维吾尔人之歌》《流浪者之歌》《天山的节日》《情谷》等。协奏曲:《龙飞凤舞》《江行》《虹》一、二、三乐章《白蛇传幻想曲》一、二、三、四乐章《酒歌》一、二乐章《孔雀》一、二、三、四乐章等。亲自改编移植了传统笙独奏曲:《苗山掠影》,此曲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作为独具国音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选拔一批在专业方面有突出表现、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学生,通过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配置优秀的教学团队,提供优先的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近年来系统的培养,诸多优秀学子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佳绩,逐渐成长为艺术新生力量。

梁景然在2022–2023学年(本科一年级),经过了教学单位初选、学校复选、最终审定,成功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场独奏音乐会,得到业界多位专家的高度认可。

2023年6月

梁景然首场笙独奏音乐会

(本科一年级)

2023年12月

梁景然举办第二场个人独奏音乐会

暨首场“拔尖人才”项目独奏音乐会

(本科一年级)

2024年5月

梁景然举办第三场笙独奏音乐会

(本科二年级)

中国音乐学院建立于196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院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办学初心,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为办学目标,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多年来被誉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

中国音乐学院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中国音乐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学科建设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专业类别博士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教育教学覆盖研究生、本科、附中(预科)三个层次,构成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艺术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学科专业布局。学校设有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作曲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国乐系、管弦系、钢琴系、艺术管理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教学部、附属中学等教学单位,形成以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多维一体的教学体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凝聚众多在行业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名家名师。师资教学与科研团队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各专业协会会长、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拔尖人才、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等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建设国家级“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国家级“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学科、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库资源支撑。

建校六十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涌现了大批著名的国际化人才,向海内外输送一万多名各专业优秀毕业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先后与 85 所世界一流大学及国际知名院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渠道,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做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持续发挥好党和国家重要文化传播窗口作用,全面推动“中国乐派”的建设与发展,依托艺术实践中心开展有组织的高水平艺术创演,把六十年办学实践积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独特优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

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民族音画《燕京八景》、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丰子恺漫画主题协奏组曲《漫弹》、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上演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流行国乐《国潮》《国风》《国漫》以及融合音乐会《国乐的摇摆》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

“新年音乐会”“周年音乐会”“中华四季”“新锐系列”“城市之间”等已成为乐团的品牌演出项目连续举办多届。乐团打造的品牌活动项目“北京鼓乐节”“北京国乐节” “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

乐团精心打造的两支演出团队“玖乐室内乐组合”“玖木打击乐组合”已成为品牌演出团队,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由乐团文化活动部组建的北京民族乐团附属青年爱乐国乐团、附属少儿打击乐团、附属少儿弹拨乐团三支非职业团队为民族音乐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乐团积极探索国乐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微信视频号推出了三场不同主题的“国乐最现场”竖屏直播音乐会,为国有院团线上演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乐团打造的虚拟音乐厅【国乐府】上线以来推出众多音乐活动及演出项目,为演艺新空间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乐团人才辈出,宋艺博、杜朋朋、郑杨、李雨涵等一批年轻音乐家在各类大型演出中展露才华。

北京民族乐团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排具有中国气派、北京风格、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作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国乐为本 青春同行 京腔华韵 民族心声

曲 目 单

1 传统笙独奏《飞鹤惊泉》

作曲:张福全 李光陆

指挥:张鸣

独奏:梁景然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或息机于沙洲,或怡情于泉石,维不受人世樊龙之苦,逍遥于山水之中也......”旭日东升,万物苏醒,深山碧泉水潺潺,白鹤亮翅惊山泉。鹤一直被人们赋予善良、清廉、感恩、超脱、长寿等美好的意境。本曲描写了密林深处,一汪清泉波光闪闪。水声潺潺,清风习习。翩翩飞鹤来到泉边,惊起一汪泉水的迷人景象。乐曲以多变的节奏,流畅的旋律,大小花舌、呼舌、打音、十六分音符的连续吐音分奏等技巧的综合运用,塑造出一幅幅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色彩画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吉祥、长寿的祈盼。一个“惊”字让动静结合,意境非凡。

2 键笙独奏《江行》

作曲:兰添  宋扬订笙谱

指挥:张鸣

独奏:梁景然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创作源于宋代诗人严羽的一首《江行》创作而成的。是专门为三十六簧高音键笙与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作品从演奏技法上突出了三十六簧高音键笙特有的技术魅力。在秋冬时分,独自行走在江面,眺望顺势的江水,心中有了一丝乡愁。望江水尽头天际流,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3 传统笙独奏《春望》(首演)

作曲:黄晓飞 李光陆

配器:董锦汉

指挥:张鸣

独奏:梁景然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前四句描绘了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后四句则体现出了诗人杜甫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该作品由黄晓飞、李光陆作曲。乐曲以静衬动,以动反静。前半部分通过细致的音乐处理将演奏者代入残垣破壁的凄惨景象,令人感到惋惜与痛苦。后半部分通过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进入,并用铿锵有力的旋律线条体现其一心为国、忠心报国、心系亲人的壮志柔情。此曲演奏情大于技,情景交融,颇为动人。寄托了作曲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鼓励着后辈奋发向前、不虚此生的强烈情感。

4 传统笙独奏《苗山掠影》(首演)

作曲:曹文工

改编移植:梁景然

指挥:张鸣

独奏:梁景然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美丽的苗山,

青山绿水朵朵白云,

"飞歌"飘在苗岭上,

一幅富足祥和的美景。

5 键笙独奏《孔雀音画》

作曲:关乃忠

指挥:张鸣

独奏:梁景然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第一乐章“孔雀姑娘”是一幅傣乡风情画,远远青山,潺潺溪水,傣乡姑娘在溪旁,她们就是“孔雀姑娘”。整个乐章的音乐主题音调也是随着这种感觉发展,乐章总体采用柔美、甜润的音色。乐章最后以一句飘渺、透明的高音旋律出现把音乐主题又带回了宁静、深远的山林。

第二乐章“孔雀姑娘的舞蹈”把孔雀开屏的美丽景象和傣族姑娘的优美舞姿都通过音乐展示出来,姑娘们时而结伴戏水,时而又如轻风在天空翱翔。乐章总体采用富有颗粒感、晶莹透亮的音色。音符活泼、跳跃,音色极具颗粒感,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随着一场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舞蹈场面过后,孔雀姑娘又开始展翅飞翔,最后逐渐消失在竹林之中,气息逐渐减弱,保持着圆润透亮的音色结束。

第三乐章“牢笼中的孔雀”描述了被掠入宫廷的孔雀的悲痛无助和反抗。孔雀被囚禁在不见天日的地牢中受到威慑,她被黑暗势力包围,失去了最宝贵的光明与自由。此时的孔雀渴望摆脱束缚冲破牢笼,她拼力与黑暗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乐队的音响色彩也在不断地加浓加重,粘密、浓郁的音色线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一种柔中带刚、不畏压迫的气势。

第四乐章“孔雀姑娘的婚礼”描写热闹、欢快的民间风俗性场景,离开牢笼的孔雀呼吸着自由新鲜的空气。乐章总体采用浑厚质朴、甜美柔和的音色。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云南的少数民族也普遍的使用芦笙,三十六簧笙有三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和完整的半音,这些都是它的优胜之处。作者在创作这首《孔雀音画》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在表现音乐意境的前提之上,尽量使三十六簧笙的潜力得以发挥。独奏笙的艰深技巧可能还胜过一般的笙协奏曲。

内容以现场为准

传统与现代交织

历史与时代碰撞

一场精彩纷呈的

笙 乐 旅 程

将伴您度过一个

奇 妙 夜 晚

购 票 通 道

扫 码 购 票

6月11日19:00

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

梁景然笙独奏音乐会

将于北京音乐厅

与 您 见 面

不 见 不 散

FROM:北京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