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笙与大提琴,成“角儿”!
纪晨 华音网 2025-02-05

1月11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肖超与中国电影乐团音乐会上,笙与大提琴双协奏曲《角儿》(交响版)首演。作品改编自笙演奏家聂云雷2022年委约北方昆曲剧院驻团作曲邢骁创作的笙与民族管弦乐作品《角儿》。这部作品让邢骁成为民乐演奏家们眼中的“宝藏”曲作者,也让更多业内人士关注到了这位90后青年作曲家。

大提琴也能“唱戏”

“笙与民族管弦乐《角儿》首演后,我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这部作品,它已经成为我的又一部代表作。我一直期待将它改编成交响乐版本。”聂云雷回忆,当初准备《角儿》的首演时,他在与北京民族乐团排练前先请了一位双排键老师陪他排练。由于双排键上缺少对应的民族乐器音色,只能用西洋乐器音色替代,这也让聂云雷意外地发现,管乐的声音为作品带来不一样的味道和张力。当时他就在心里决定,未来要把作品改编成交响乐版,并且是笙与大提琴的双协奏曲。

“我特别喜欢大提琴。”聂云雷不仅平时喜欢听大提琴的唱片,还让女儿学习了大提琴。父女俩常在家里合奏,也曾同台演出。此次,指挥家肖超在为本场音乐会选曲时,想到了聂云雷在他个人音乐会上首演的作品《角儿》。以此为契机,聂云雷邀请邢骁将作品改编为交响乐版的笙与大提琴双协奏曲,而大提琴演奏者方面,中国电影乐团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朱牧。

“这不仅是我第一次和笙合作,也是我第一次和民族乐器一起演奏协奏曲。”朱牧介绍,在传统的大提琴参与的双协奏作品中,大提琴多是和小提琴合作。排练前,朱牧特意与聂云雷进行交流,听了笙的演奏,这让他对笙有了更多的了解。“《角儿》的音乐融入了丰富的戏曲元素,而以往的大提琴作品中少有戏曲题材。”通过这次合作,他发现大提琴的音色与传统题材很契合,这或许能给予更多作曲家灵感。朱牧还留意到,演出当晚台下观众中有很多外国面孔,而大提琴应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作品中所诠释的情感。


双协奏曲更动人

交响乐版的《角儿》,采用复三部曲式,以笙和大提琴这两件中西乐器为主奏乐器,音乐素材取材于《霸王别姬》中的南梆子,婉转悠扬的优美旋律和灵动雀跃的行弦,配合着跌宕起伏的节奏,展现了“角儿”从稚嫩走向成熟,最后功成名就的精彩绚烂人生和不负韶华不负天的深切情思。邢骁介绍:“南梆子的音乐动机贯穿慢板、快板,甚至是引子。旋律抒情,很适合笙。当然现在来看,也很适合大提琴。”在此次首演的交响乐版本中,大提琴代替了原有的人声部分,这也和大提琴自带的声音属性相契合。谱面上,邢骁为大提琴标注了“此处模仿京胡的演奏法”等标记,朱牧也按照作曲家的提示,在演奏中想象着京胡的感觉和味道。

作品中,邢骁并没有选用笙的现代技法。在他看来,现代演奏技法对于半音的开发虽然拓宽了乐器更多的声音可能性,但也挑战着人们的听觉习惯。他希望在这样一部传统题材的作品中带给观众熟悉、舒服的感觉。同时,他尽可能地将传统演奏技法都融入作品中,为演奏者增添演奏乐趣,“这个乐趣自然是建立在演奏者拥有很强的演奏能力的基础上。”如今,笙与民族管弦乐作品《角儿》已收录于上海音乐学院教材,是本、硕阶段笙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作品,也是很多考生参加校考时选择演奏的曲目。笙演奏家翁镇发也曾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角儿》。

聂云雷希望通过此次交响乐版本的演出,让这部作品获得更多交响乐团和西洋乐器演奏家的关注,让更多人了解笙这件古老的乐器。

从“小白”到戏曲专业作曲

聂云雷与邢骁的合作,始于2018年。那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作品——新国剧《霸王别姬》,由聂云雷担任音乐总监,作曲正是邢骁。聂云雷从邢骁为乐队中笙所写的片段,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对笙的了解和喜爱。于是,他在筹备个人音乐会时找到邢骁,希望对方能写一部名称和内容是“角儿”的作品。在北京京剧院工作多年的聂云雷,身边就有很多“角儿”,他把自己多年在京剧院的所见所感分享给邢骁。而自2016年入职北方昆曲剧院的邢骁,也对这个主题有自己的理解。

1990年生人的邢骁,从小学习钢琴和竹笛,也萌生过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想法,但家人始终希望他能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直至高考后报考学校时,邢骁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发现最向往的还是学习音乐,于是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复读并报考音乐专业。2009年,邢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昆曲作曲,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大元。在学校学习之余,他还申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听课证,跟随作曲专业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四大件”,之后跟随作曲家唐建平学了两年作曲。2016年自中国戏曲学院硕士毕业后,邢骁考入北方昆曲剧院,日常除了作曲,也在团里担任指挥。“在戏曲团体中指挥,和指挥交响乐团、民乐团是完全不一样的。戏曲锣鼓是根据‘角儿’的习惯演奏,作为指挥要听锣鼓,然后指挥乐队跟着锣鼓的节奏走。”8年的剧院工作以及与同事们的相处,让邢骁对戏曲的了解越来越深。

在《角儿》之前,邢骁创作过昆曲、京剧、豫剧、粤剧等不同剧种的舞台剧,也写过室内乐作品,但没有为民族乐团和交响乐团写过作品。他希望这部《角儿》能成为一部能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因此在旋律上颇下功夫。邢骁还记得,当年在排练厅,聂云雷和北京民族乐团第一次合乐后,激动地说,“我感觉这部作品能成。”作品每次演出后,也都有观众表示被其婉转的旋律打动。

在聂云雷的引荐下,邢骁为龚琳娜创作了新作品《忘忧调》,收录于2024年11月发行的《龚琳娜唱元曲》专辑中。2025年抖音新年音乐会上,龚琳娜演唱的就是这首作品。

此次交响乐版《角儿》首演后,又有多位民乐演奏家、音乐学院的学生向邢骁委约作品,他很感谢聂云雷,“如果没有聂老师找我写《角儿》,我可能不会这么早被业内关注到。”最近,聂云雷也向邢骁委约了新作品,期待新作品能在明年与听众见面。

FROM:音乐周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