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浙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浙江自古便是烟花鼎盛、山川秀丽的象征。
它是风流蕴藉的温柔之乡,也是文人对美和诗意的追求与依恋。因此在古典诗词里,浙江得以被历代文人不断呈现与赞美。如谢灵运、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诗人,都曾在浙江不同地方,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追溯浙江过去的风姿,也能让我们展望浙江未来的诗意。诗词是浙江最美的文化传承。
本作品以浙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线索,以“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着力凸显浙江独特的文化优势。
作品紧紧围绕“诗画浙江”总目标,以民族器乐为主体,以独奏、重奏并结合声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浙江的绿水青山等自然风光,表现浙江典雅淡然的人文情怀,以及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浙江人民勤劳奋进的窗口意识。
8月27日下午3:00
长沙音乐厅·麓山中厅
一起感受
潮涌浙江(首演)
重奏排练:朱晓旭
乐器支持:乐海乐器有限公司
于海英扬琴
浙江音乐学院引进人才;国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及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于海英教授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著名专业音乐院校举办专题讲座、“于海英扬琴独奏音乐会”及系列教学音乐会百余场。于海英教授及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演奏奖及创作奖:本人获得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辽宁省首届文华奖”等二十余种奖项。学生多人次获得文化部举办“全国文华艺术院校奖”、“文化部文华艺术展演”、“中国扬琴艺术节”金奖。
教学三十年来致力于中国扬琴传统流派的继承与发展、致力于扬琴乐器改革。课题《东北扬琴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获得2013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资助项目。课题《扬琴单音止音器的研究》获得2017年文化部文化创新项目。首演新作品《山哈》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首推全国扬琴器乐剧《青春有爱》、儿童情景剧《动画天堂》。
于海英教授曾受聘担任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及“CCTV民族器乐大赛”“中国扬琴艺术节”等中国重大音乐赛事决赛评委。
王云飞作曲
青年作曲家,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师从于著名作曲家郭鸣、范哲明、秦文琛、郭文景教授。创作有多部各类体裁的声乐、器乐作品。近年来,将民族器乐作品作为创作重心,创作有多部优秀民族室内乐、管弦乐作品。是当今国内活跃于民族器乐创作领域的优秀青年作曲家之一。
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文华奖音乐作品评奖”作品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族管弦乐作品奖等多个国家级重要作曲奖项。两次荣获文华艺术院校奖—“园丁奖”。多次主持并参与如“青年创作人才”、“大型舞台节目”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二十余项及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民族管弦乐《大潮》及二胡协奏曲《铸梦》连续两届分别获批2018-2019、2020-2021“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扶持计划”扶持作品。
曾受邀为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浙江民族乐团、山东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贵州民族乐团、云南民族乐团、辽宁民族乐团、新疆民族乐团等多家艺术院团及多位知名演奏家创作委约作品。并参与如浙江音乐学院《钱塘江音画》、上海民族乐团《大音华章》、中国歌剧舞剧院《国之瑰宝》、湖南民族乐团《潇湘水云》、贵州民族乐团《黔韵华章》等多台大型民族器乐音乐会的主创工作。多部作品曾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演出场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世界各地成功上演。《春华秋实》《大潮》等作品已被打造为民族管弦乐演出经典曲目,成功并上演百余场。曾先后于沈阳音乐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长沙音乐厅、天津音乐厅、成都城市音乐厅、星海音乐厅等地成功举办多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云乐飞扬—王云飞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巡演以浙江音乐学院为起点也已在国内多地成功举办。
代表作如:民族室内乐《武生》《打令调》,民族管弦乐《春华秋实》《大潮》,竹笛与乐队《思泉》,竹笛协奏曲《云水境》,二胡协奏曲《无极》《铸梦》,合唱与乐队《沁园春·长沙》等。出版乐谱有二胡协奏曲《铸梦》、古筝协奏曲《兰亭》及《王云飞民族室内乐作品选》等。
马帅指挥
青年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民乐指挥,马帅活跃在全国各个重要的舞台上,与全国及海内外领先的乐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中央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吉林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甘肃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其出色的音乐才能受到诸多音乐团体的青睐,马帅受邀担任山东民族乐团客席指挥与湖南民族乐团客席指挥。
2008年,马帅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教授,2013年以优异的成绩免试攻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教授,继续深造指挥专业艺术的同时涉足民族管弦乐队指挥领域,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培养的第一位拥有本科及硕士学历的专业民乐指挥人才。2017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自留校担任指挥专业教师以来,马帅致力于推动民乐指挥教学,编写了大量民族管弦乐作品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双钢琴版本教材,策划举办民乐系乐队合奏课教学汇报演出系列音乐会。
QMD
曲目单
音乐会共分为三个乐章:“水墨江南”、“临安风骨”、“钱塘听潮”
第一乐章 水墨江南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诗人、画家、音乐家等多种艺术的汇集地。西湖的烟雨,雁荡的灵秀,钱塘的潮涌,早已被历代文人墨客挫入笔端,变成数百首美仑美奂的诗词。本乐章将用音乐与描绘浙江自然风光古诗词相结合,展现大美浙江。
《钱塘湖春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北雁荡山下》
第二乐章 临安风骨
临安为南宋都城,在临安王朝存续期间,众多文人以诗词寄情抒发爱国情怀,他们的翰墨游踪,他们的沉郁顿挫,化成了留传千古的名作,可以说,南宋文化对浙江后期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渔家傲》
《卜算子· 咏梅》
《过零丁洋》
第三乐章 钱塘听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已经成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三地一窗口”的新时代浙江,又被赋予了新的目标、新的使命,浙江改革发展有了新的历史定位、新的目标航向。浙江“谋新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高度信任和殷切嘱咐,是浙江新时代的崇高使命。
走进新时代,浙江这片土地也正由以西湖特质为代表的西湖时代迈入以钱塘江特质为代表的钱塘江时代,由厚重内敛走向开放多元,也表明了浙江人民站在潮头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望海潮》
《酒泉子》
《观潮》
*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天为准
2022年长沙音乐厅“音乐下午茶”系列
演出时间:2022年8月27日周六下午15:00
演出地点:长沙音乐厅(麓山中厅)
票价:100(vip)/80/60/30(惠民票)
订票电话:82892500/8289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