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预告|浙江音乐学院于海英教授将率队奏响美国卡内基音乐厅
华音网 2024-01-31

2024年2月2日,浙江音乐学院于海英教授、黄煌老师受中美艺术家基金会邀请,将带领学生刘静仪、石皓格、庞云尹赴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参加“让世界聆听中国”古典音乐交流展演活动,同行被邀请的嘉宾还有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助理、乐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王小毛先生以及旅美钢琴家丁百卉女士。

“卡内基·全球古典音乐盛典”是由中美青年艺术家基金会与全球古典音乐交流展演组委会联合主办。音乐会主题为“让世界聆听中国”。在曲目设计上,融合了中西方音乐艺术文化与音乐风格特点,不仅有扬琴传统名曲《苏武牧羊》、现代新作品《十里红妆》,还将耳熟能详的曲目进行全新创编,用扬琴、古筝等中国传统民乐与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苏格兰风笛等西方乐器进行合作演绎《梁祝》、《茉莉花》、《万疆》等多首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经典曲目。

01个人独奏节目

于海英

浙江音乐学院引进人才;国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曾经先后师从张国民、张学生、宿英、桂习礼等扬琴大师研习扬琴艺术。

从教三十年来始终走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总结前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音乐语汇变化六法则、诠释音乐十要素等教学理念。学生分别于2002年、2016年、2021年获得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及文化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文华奖);分别于2016年、2021年指导竹弦组合、炫动组合获得文化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组合奖(文华奖)。本人获得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辽宁省首届文华奖”等二十余种奖项。

在科研领域致力于中国扬琴传统流派的继承与发展、致力于扬琴乐器改革。课题《东北扬琴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获得2013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资助项目。课题《扬琴单音止音器的研究》获得2017年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项目;首演新作品《山哈》并获得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获得《省级一流课程—扬琴演奏》;2021年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获得《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23年获得《国家扬琴演奏一流课程》。

在艺术实践方面,于2019年首演中国首部扬琴器乐剧《青春有爱》、儿童情景剧《动画天堂》。填补了国内该项空白。受保利院线及中演公司邀请,从2019年开始多次在全国巡演“诗画江南”、“潮涌浙江”、“童年梦想”等专题音乐会。

本人带领团队多次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外著名专业音乐院校举办专题讲座、“于海英扬琴独奏音乐会”及系列教学音乐会百余场。于海英教授曾受聘担任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及“CCTV民族器乐大赛”“中国扬琴艺术节”等中国重大音乐赛事决赛评委。

由于成绩突出,曾经破格副教授、教授。

于海英教授多次接受媒体专访:人民日报(扬琴的知音、盛开的民族音乐之花);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辽宁日报文艺家列传系列报道。受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邀请,多次录制《山哈》、《情思》、《炫动江南》等系列独奏及重奏。

曾经获得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产党员(科教系统)、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创作作品:《情思》、《闹花灯》、《东北锣鼓》、《热土》等,撰写了《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节奏运用》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组曲《元宵节之夜》、《山哈》、《东北风情》、《扬琴重奏曲集》、《扬琴双音琴竹曲集》等专著及视听教材。

曲目介绍《苏武牧羊》

一段催人泪下的历史、一曲气吞山河的壮歌、一份至死不渝的忠诚、一种铮铮傲骨的气节,这就是汉朝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双所留给我们的最好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

黄煌

浙江音乐学院附中扬琴教师;浙江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扬琴硕士,先后师从肖笛教授、于海英教授、黄河教授。

2021年获文化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优秀指导教师奖,2023年获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扬琴教学成果评比青年教师A组第一名。近年来,受邀于迪拜、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巡回演出,足迹遍布全球,作为独奏及主演多次受邀赴各大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辽宁大学、西湖大学等;剧院如: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加拿大奥芬剧院、北京音乐厅、武汉琴台大剧院、杭州大剧院、福州大剧院、青岛大剧院、珠海大剧院、南京保利大剧院等30多个剧院。多次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CCTV五一特别节目乐享会·青春你好”、“CCTV-9纪录片《千里江山万里歌》栏目的录制。

任教以来,指导的学生在各大专业赛事上获得佳绩: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展演(文华奖)、国韵杯、中国扬琴艺术节、中国扬琴高端论坛展演、浙江扬琴艺术节等各级赛事中获得金奖十余枚,多次应邀在全国扬琴比赛中担任评委。参与多项省级课题:浙江教育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等。

首演代表作品有扬琴协奏曲《穿梭》《烟姿》《欢歌》《十里红妆》,《十里红妆》入选中国扬琴高端论坛新作品展演;《烟姿》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放。

曲目介绍《梁祝》、《十里红妆》

《梁祝》由王小毛老师、旅美钢琴演奏家丁百卉老师、浙江音乐学院附中黄煌老师联袂演奏。是中国最经典的音乐作品之一,它的名字享誉国内外,以“梁祝化蝶”为故事背景,奏响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此次盛典活动中该曲目注入了扬琴声部,由三位艺术家同台演绎,为纽约观众朋友带来特别的听觉盛宴。

十里红妆为浙江宁波婚嫁习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中就曾有对男女婚嫁的描述。“待我青丝绾正,十里红妆可愿。”这是古时每个女儿的心愿。出嫁当天,运送嫁妆的队伍从娘家出发,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就像一条红绸带。醒目的花轿,琳琅满目的嫁妆可谓巧夺天工、美轮美奂。作品《十里红妆》正是以此为题,描绘女儿待嫁的复杂情感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家国情怀、传承大国工匠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

02集体节目

刘静仪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扬琴专业21级本科生,炫动扬琴乐团成员先后师从罗钰婷老师、于海英教授。

委约首演了《雁荡之春》、《鹊桥仙》、《流翠》、《托卡塔》、《冀州情》等多首扬琴独奏、重奏新作品。曾获2022中国扬琴高端论坛暨新作品展演十佳演奏奖、香港金紫荆花艺术大赛重奏最高奖,南洋国际音乐大赛扬琴专业组银奖;第四届浙江扬琴艺术节暨第四届“粤华杯”全国优秀学生展演表演专业青年本科A2组铜奖、重奏组金奖。

在校期间随乐团担任重奏演员参加音乐会,跟随乐团前往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韩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并参与国内首部扬琴器乐情景剧《青春有爱》全国巡演,以及国内首部扬琴儿童动画情景剧全国巡演。

曲目介绍《万疆》

一颗初心,镌刻赓续传承的百年荣光。一种信仰,汇聚日月新天的磅礴力量。一方耕耘,照亮千家万户的灯火辉煌。一曲完美融合了童声与中国传统器乐的《万疆》,将为我们勾勒出山河无恙的盛世景象。

石皓格

沈阳音乐学院 2022级民乐系扬琴专业本科生。现师从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扬琴教师刘明月。曾先后得到贺皖荣老师,于海英教授,李玲玲教授的悉心指导。

曾荣获2023年第四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扬琴中级专业组银奖,2023年第四届浙江扬琴艺术节专业院校本科A2组铜奖,2024年第五届扬琴圈中国扬琴网全国扬琴展演评选专业本科A2组银奖。

庞云尹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2023级本科生。现师从于战威老师,曾受到姚雪老师、于海英教授的悉心指导。曾荣获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浙江地区金奖,2023年第五届中国扬琴网络艺术节专业A2组优秀演奏奖。

曲目介绍《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白人人夸。《茉莉花》这首根据 《鲜花调》改编的中国地方民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优美动听的曲调和充满乡士气息的韵味扣人心弦。在本次盛典中,以扬琴、古筝、钢琴为主旋律,西洋管弦乐为伴奏声部的全新改编版茉莉花将首登舞台。

03卡内基音乐厅

卡内基大厅(Carnegie Hall),也称作卡内基音乐厅,位于纽约市第七大道881号,第56大街和第57大街中间,占据第七大道东侧,是美国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界的标志性建筑。

"创造音乐,创造历史"卡内基音乐厅本身就是一卷生动的21世纪音乐史,有其音乐及政治上崇高的意义及地位。卡内基不仅是世界之都纽约主要的文艺焦点,也是全世界最富盛名、最有挑战、最具地位的文化演艺舞台。

在美国纽约,在卡内基音乐厅让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演奏者及爱好者一同见证这场音乐的艺术盛宴,让中国音乐与世界共鸣!

FROM:炫动扬琴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