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于10月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这场由中国乐器协会、上海国展展览中心及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全球音乐盛会,以“器乐共鸣,音创未来”为主题,汇聚近1700家海内外企业,覆盖14万平方米展区,28国展商与黄桥、扬州等产业集群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音乐文化盛宴。
面对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乐器制造的当下和未来。本届“全球业界新品首发活动”收到127件申报,最终44件荣膺“年度最佳”,其中包含7件民族乐器相关新品。作为展会专业媒体,华音网专访了4家获奖展商及其新品:乐海乐器有限公司的海铭蓝高音琵琶、乐合数据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筝好听”智能古筝、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的虎丘5558二胡以及扬州金韵乐器御工坊有限公司的“金韵”回响古筝。除此之外,小编还随机在展会采访了部分地方优秀民族乐器制造企业。他们分别是:饶阳民族乐器协会-饶阳展团、饶阳展团-衡水好望角乐器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市宏艺乐器有限公司。
在与展商代表的对话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民族乐器制造者们
以技术迭代响应市场升级,
以细分领域专业化和
跨界融合个性化推动产业升级,
更感受到匠人们“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
接下来,
请跟随小编的脚步
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注:以下展新品顺序按照采访先后顺序展示
新品专访
MUSIC CHINA X HUAIN
01 乐海乐器有限公司
展位号:W1A38
新品:HM904GJZ-2海铭蓝高音琵琶
海铭蓝高音琵琶是乐海公司与中国音乐学院博导——杨靖教授共同研发的一款琵琶,其音域比普通琵琶音域向上扩展了纯四度,打破了传统的24品形制,增加了25品和26品音位分别为G和A,定调DGAD。满足专业演奏全音节的需求,为民族乐团弹拨乐器配置提供了专业用琴,弥补了市场空白。

受访人:宋恩辉
技术研发
乐海公司成立于1985年,始终致力于民族乐器的研发。我们拥有百余项国家专利,并与国内专业音乐学院等顶尖机构长期合作,目前扬琴专业市场占有率已达80%-90%,琵琶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次获奖的海铭蓝高音琵琶(HM904GJZ-2)是我们突破传统的力作。它通过增加25、26品,将音域向上提升纯四度(定弦DGAD),打破了传统24品形制。这款高音琵琶既能替代乐队中的柳琴担任高音声部,也可用于独奏,现已在专业音乐学院的室内乐团及今年举办的“纪念刘德海音乐会”等专业场景中广泛应用。
乐海公司自2015年起组建6大研发团队,坚持“传承不守旧”的理念——将传统工艺数据化,通过设备提升制作均衡性。例如,我们创新木材处理工艺,使音色更通透甜美;自主研发的"一弦一品"琴弦与乐器高度匹配,显著提升了乐器演奏的稳定性。
面对市场挑战,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展销售,但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产品的硬实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研发为驱动力,用数据新技术赋能传统工艺,为民族乐器的发展贡献力量。
02 乐合数据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展位号:W4B69
*视频由展商提供
新品:“筝好听”智能古筝
筝好听智能古筝是一款集AI技术与传统乐器于一体的智能化乐器。产品搭载独家定向拾音专利技术,能清晰地收记录用户的演奏音频,统计用户练琴时长。配合APP端全流程AI测评系统,可实时分析演奏者的奏法、节奏、强弱等多维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同时,智能古筝搭载的智能芯片还能够实时监测乐器所处环境的温湿度,保证乐器健康。琴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饰面采用黑檀木拼工艺,外观典雅,音质稳定,是现代化音乐教育的理想选择。
受访人:陈杰
联合创始人
这款新品是我们历时7年研发的新型智能古筝学习解决方案。这款产品的核心创新在于——通过一个可粘贴的“小黑盒”,让传统古筝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化。
过去音乐教学有三大痛点:家长需要全程陪练并录制视频打卡;老师无法掌握学生课后练习情况;制造商缺乏用户使用数据。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小黑盒自动采集演奏时长、曲目内容和错误点(如节奏偏差),数据同步至手机APP。例如,系统会显示“学生今日练习《丰收锣鼓》14分钟,评分从65分提升至82分”,并标注具体错误段落。这彻底解放了家长,也让教师能精准调整教学方案。
产品有三大应用场景:【教育端】数据化追踪练习进度;【制造端】收集不同温湿度下的音色变化,优化产品设计;【服务端】根据使用频率预测换琴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技术优势在于:胶粘式设计,保留传统乐器原貌;定向拾音,可识别海量曲目;零操作负担,演奏数据将自动上传,无需手动操作APP。
一年的市场检验下来,反馈也非常不错,大家对“不改变传统形制”的设计理念都印象深刻。此项技术我们也正在开发扬琴、琵琶以及声乐版本。未来,我们将继续横向探索,扩展至更多民族乐器。
03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展位号:E2B32
*视频由展商提供
新品:虎丘5558
二胡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成立于1954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为中国首批综合性乐器制造厂商之一。最新推出“金声玉振”款系列二胡,优化发音、震动等学术问题,在使用和音色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提高材料对坏境的耐受性,解决民族乐器受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

受访人:王彬宁
销售经理
作为1954年成立的中国首批综合性民族乐器制造商,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在7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二胡、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匠心制造。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企业也一直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在本次展会上,我们保持着往年的规模,通过专家授课、乐队演出等现场活动,期待给大家带来愉快充实的参展体验。
2025年推出的虎丘5558二胡以“高性价比”为主要特点,在制造方面仍然延续“一工到底”的虎丘工艺传统(从选材到成品由同一师傅完成),通过成本优化实现薄利多销。该产品自今年年初进入市场,获得了专业演奏家与业余爱好者广泛认可,销量与口碑双丰收。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不可复制的文化传承:从建厂初期的十几人团队延续至今的工匠精神,许多师傅18岁入厂直至退休;为推广民乐,企业自建免费对外开放的民族乐器博物馆,供苏州及周边学校师生游览学习,并举办六一儿童节音乐会等公益活动。这些努力都显著提升了本地的民乐氛围。
04 扬州金韵乐器御工坊有限公司
展位号:E2C12
*视频由展商提供
新品:金韵回响古筝
打破千年曲线传统,「回响」以极简方形重塑古筝美学。其方正廓形蕴含“天圆地方”的东方哲思,更开创性采用均衡共振结构,使音波在规则箱体内均匀反射,音色更为纯粹、饱满,下潜深邃。特制科技木胎体稳定性远超国家标准,历久弥新。此筝既是音色革新之作,亦是置于空间中的当代艺术雕塑,为知音者鸣响。
受访人:苏苏
设计者
与常规21弦古筝不同,这款回响古筝增加了Fa和Si两音,是一款29弦筝。它解决了传统古筝在演奏时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调音繁琐,二是弹奏流行曲时左手按弦和弦配合困难。
在保留传统音色的前提下,我把琴身设计为方形结构,呼应去年圆形的星回古筝,延续“天圆地方”的理念,体积也相对其它29弦古筝更便携,并且提供素面、彩绘等三种木色选择。同时,这款琴面向6级以上古筝学习者——既需掌握21弦基础,又能驾驭29弦的复杂表现力。这款古筝也特别适合自媒体创作者,展会到现在,也有很多人被它吸引。
未来,我将继续与金韵合作,推出更多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的产品,让古筝真正“活”在当代音乐生活中。
金韵回响古筝<<<
展商专访
MUSIC CHINA X HUAIN
01 饶阳民族乐器协会-饶阳展团

受访人:常鹏龙
协会秘书长
饶阳县民族乐器产业协会这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30多家企业来到本届展会。我们饶阳拥有130多家民族乐器企业、6000多就业人口的产业基地,年产值达2亿元,为传承中华文化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1984年建厂以来,我们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的根基——北京星海民族乐团的老艺人奠定了技术底蕴。如今,我们生产100多种拉弦、弹拨、打击类民族乐器,并创新融合现代科技,比如:和与专业院校老师合作改良三弦的音色、尺寸,使其音域更宽、演奏更顺手。
市场方面,我们90%产品销往国内,10%则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华人聚居地。尽管面临现在民乐学习者减少的挑战,我们仍坚守传统,持续创新:从木材处理工艺到外观设计,每一步都力求提升品质。未来,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深化与院校合作,研发更优质的产品,让饶阳成为民族乐器制造的核心力量。
在此,我也呼吁社会层面能更加重视民乐的学习和传承——只有让更多孩子学习民乐,这千年文化才能真正延续。
02 饶阳展团-衡水好望角乐器有限公司
展位号:E3C46

受访人:焦子龙
作为2008年成立的民族鼓制造企业,我们拥有30亩厂区、1.5万平方米生产基地,120名员工中包括15位全国级鼓艺老师和30余位高级工程师,年产量达50万件乐器,20万套服装。
我们专注研发生产“好望角”“鼓海”两大系列产品,涵盖战鼓、排鼓、定音鼓等100余种民族打击乐器及铜响乐器,并与中央音乐学院等顶尖院校及国内外演出团体深度合作,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以精湛工艺赢得国际赞誉。
在传承方面,我们创新开发迷你花盆鼓、建鼓文创等产品,让传统鼓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广鼓乐教学。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守正创新”为核,用科技赋能传统工艺,让中国鼓响彻世界舞台。
03 天津市宏艺乐器有限公司
展位号:E3D52

受访人:王家彪
总经理
作为专注民族吹管乐生产的企业,我们公司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次展会主推的“喜庆唢呐”正是针对民间婚庆场景的创新——传统白色唢呐与喜庆氛围不协调,我们通过红色工艺革新,既保留了传统音色,又满足了视觉需求,市场反馈热烈。
面向专业领域的“宏艺观云”系列则体现了匠心工艺:由20年经验的老师傅精选材料制作,每件成品需经专业演奏家试吹调音,并支持定制化服务。目前全国12所专业院校的师生都有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的。
市场策略上,我们采取“分层覆盖”:【民间市场】通过直播间等新渠道推广(如近年流行的管子演奏);【专业领域】与院校、乐团深度合作,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如升级电镀工艺、优化材质厚度)。
未来,我们将保持“接地气”的发展理念,持续“专业化”的工艺制作。保持乐观的心态,既迎合市场需求又能引导市场需求,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唢呐种类,为唢呐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从技术研发者到销售人员,从联合创始人到产品设计者,从协会秘书长到公司总经理,这些形形色色的,来自不同岗位的民族乐器制造从业者,在十五分钟不到的采访中,娓娓道出了每件新品、每个展位背后令人着迷的中国乐器故事。
在他们的讲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段鲜活的民族乐器制造史,可以感受到一份份沉甸甸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听到那些藏在琴弦里的中国故事,正被一群用热爱与信念书写的人,奏得愈发清亮。
采访者、文字整理 | 华音网 倪茜
图片、内容编辑 | 华音网
视频 | 受访展商
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