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上午9点至11点,第三届『乐海杯』民族器乐大赛决赛系列活动——刘德海国乐公益大讲堂名师公开课《阮专场》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圣马可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乐海徐阳牌阮族创始人徐阳老师主持。特邀王慧、申婷、殷增琴、邸琳等名师联袂开讲。他们从演奏技巧、音乐表达、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阮艺术的精髓。
传承大师精神
弘扬国乐文化
本次公开课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刘德海艺术专项基金鼎力支持。该基金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民族音乐,延续刘德海先生毕生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为公益大讲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名家齐聚
共谱阮艺术新篇章
主持 徐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乐海徐阳牌阮族创始人
讲师 王慧
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会长
讲师 申婷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乐海乐器签约青年演奏家
讲师 邸琳
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乐海乐器签约青年演奏家
讲师 殷增琴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徐阳老师在开场表示,阮艺术的传承需要匠心与热爱,并对到场的师生及家长表示感谢,这也正是对刘德海先生艺术传承精神的生动践行。
此外,活动还邀请到赵丽老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参与交流,共同进行学术研讨并为选手提供专业指导。
名师课堂
五位专家联袂指导
徐阳
基本功与风格把握
徐阳老师担任主持并率先开讲,强调每日坚持练琴的重要性,保障足够练琴时长,夯实轮奏、扫弦等基本技法。他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合奏,精细处理乐曲起伏,深入讲解陕西音乐风格,指导手势、手腕弧度对扫弦效果与层次感的影响,带领全场进行手操练习,演示点对点精准训练方法。
王慧
风格诠释与地域韵味表达
王慧老师专注风格把握与音乐表达,重点指导陕西风格作品的演奏要领。她指出学生演奏中缺乏陕西风格中的直率与棱角,亲自演示并指导学生注意下行音的着力点差异。通过与学生合奏,她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节处理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呼吸感。
申婷
礼仪规范与练习方法
申婷老师强调综合素养培养,从舞台礼仪到练习方法进行全面指导。她指出选手在选曲与自身能力匹配、演奏状态和注意力集中方面的问题,针对双手搭配不协调的情况,提出"慢工出细活"的训练理念,倡导左右手分开练习,重视手指独立性的系统训练。
殷增琴
演奏实践与音色追求
殷增琴老师通过演奏实践展现音色追求,她解析了《满江红》等作品的情感状态与右手技术要点,强调脚踏实地的基本功和音量的有效控制,演示如何将传统韵味通过现代表达方式呈现。
邸琳
竞技心态与身体协调
邸琳老师聚焦竞技心态与身体协调,强调平时训练和比赛时心境的重要性。她指导解决力量不通、左右手僵硬问题,讲解动作幅度、速度与弦距的配合关系,分享对阮创作前景的见解,鼓励拓展题材与体裁,提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教学相长
精彩互动瞬间
各位老师针对不同层次选手因材施教,对非职业组学员给予专业肯定并指明提升方向;对转乐器学生取得的快速进步予以鼓励,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年幼学员制定专门的力度与指法训练方案;现场解答专业问题,通过经典曲目演示传统韵味的现代表达。
名师指导部分现场照片
名师团队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选手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进步,展现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展望未来
传承创新,乐海在行动
本次名师公开课不仅是对『乐海杯』决赛选手的高水平指导,更是对刘德海先生艺术精神的生动传承。活动展现了阮艺术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当代国乐教育"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育人理念。正如各位名师所言,阮艺术的未来在于基础教育的坚持、传统风格的把握与创新理念的融合。乐海乐器通过举办公益大讲堂,与刘德海艺术专项基金共同为国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搭建重要平台,让刘德海先生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