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已开票 | 2022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1-12-24

青春之声•民族之音

《2022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

将于2021年12月29日19:30

献演于上音歌剧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上海音乐学院多年来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传播,重视民族音乐建设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将以“青春之声·民族之音”为主题,集结上音优秀教师、青年学子和民族管弦乐团带来一场精彩经典的民族器乐音乐会,展示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成效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成果。

音乐会将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将展示传统民歌《纺线线》、《唱支山歌给党听》、《送我一朵玫瑰花》和一批“上音人”优秀原创国乐新作,如:苏潇以《映山红》为灵感创作的民族管乐重奏《火映红星》,邓翊群创作的筝曲《时代》和丝弦五重奏《跃龙》,罗天祺创作的曾获CCTV金奖的打击乐《古风》。下半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将带来大型民族器乐经典作品,如:赵季平以传统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为动机创作的《国风》、陆春龄融合南北风格笛子技巧创作的《喜报》、刘炽创作王丹红改编的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王建民创作的《延河随想》等,以音乐作品尽显中华神韵,礼赞民族英雄。

曲目单

上半场

1

《古风》

作曲:罗天琪

领奏:张佳婧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

作者罗天琪多年前参观了陕北古长城军事要塞遗址,站在要塞高台极目眺望远方荒凉的沙漠、草原及古碑文所叙述的各个时期的战争,为历史所感动和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沧桑和厚重。全曲再现了古代将士在荒凉的古长城内外戍边巡逻、点将、誓师及与游牧民族战斗的场景,最后悲壮的走向死亡并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歌颂了中华民族悲壮而伟大的历史。

2

《唱支山歌给党听》

朱践耳曲 吴俊生编曲

《送我一枝玫瑰花》

改编:张强

演奏:“抒·吟”琵琶重奏组合

特邀手鼓伴奏:张佳婧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由琵琶演奏家吴俊生根据朱践耳所作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和热爱。

《送我一枝玫瑰花》是由王范地教授根据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琵琶独奏曲,后由张强教授改编为琵琶二重奏。乐曲旋律欢快流畅,具有歌唱性,节奏重音明显,运用琵琶拍面板的技法模仿新疆手鼓的音色和节奏,是全曲很有特色的部分。

3

《时代》

作曲:邓翊群

演奏:邓翊群、朱学思、李寒月、李宜蒨

从清晨海关大楼的钟声,到夜晚流光溢彩的喧嚣,从安详静谧的石库门,到川流不息的城市森林。作品将外滩海关大楼的报时钟声“东方红”作为动机进行发展变化,通过古筝与钢琴之间的进退交互以及独特的律动,来展现上海融汇多元的特质。作者用“时间”贯穿乐思,形象地描绘了伟大新时代下的上海昼夜。

4

《纺线线》

作曲:刘明源

演奏:霍永刚、俞虹与小乐队

40年代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实行自力更生的策略,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刘明源先生创作的一首高音板胡乐曲,描绘了周总理和群众一起纺线线时欢乐和谐的场景。

5

《跃龙》丝弦五重奏

作曲:胡登跳

演奏:舒银、邢立元、牛矾琼、张碧云、邓翊群

乐曲采用中国稀有剧种“宁海平调”的音乐作素材,丝弦乐器奏出各种敲击乐的效果,加上大鼓和飘忽的人声,衬托出朴素而富有感情的旋律,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山水的情境。该作品 于1992 年作为我国唯一的民乐重奏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6

《火映红星》民族吹管重奏

作曲:苏潇

领奏:钟之岳、鲍龙飞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

作品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插曲《映山红》为灵感,通过作曲家全新的创作,由中国传统吹管乐器进行演绎,使这柔美细腻、深入人心的旋律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再现了当时人们对红军英雄的无限敬爱与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向经典致敬,向红军英雄致敬。上海音乐学院弘音组合演奏该作品入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下半场

7

《国风》

作曲:赵季平

指挥:吴强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以传统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为动机,双主题变奏交织在丰富变幻的和声色彩进行中,绵长深远,流淌其中的,既有悲苦和困顿,更多的却是忍耐和坚韧,奋进和抗争,扬我国风,中华神韵。

8

《喜报》

作曲:陆春龄

配器:顾冠仁

指挥:吴强

领奏:陈弘璇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此曲融合南北风格笛子技巧,作于1959年,曲调跳跃流畅、激越高亢、热情奔放,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欢乐,是一首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赞歌。

9

《我的祖国》

作曲:刘炽

编曲:王丹红

指挥:吴强

领奏:钟笑天、祝云琦、朱婧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根据刘炽先生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及英雄主义气概。王丹红创作的二胡与乐队《我的祖国》是在保留原曲抒情委婉的同时,增加了乐队恢弘大气的交响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10

《延河随想》

作曲:王建民

指挥:吴强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延河滚滚,宝塔巍巍,延安精神代代相传。乐曲以饱蘸深情的旋律、充满活力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陕北人民火热的生活场景,热情地讴歌了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

*演出曲目、顺序及阵容以当日现场为准

上半场演员

(按出场顺序排序)

张佳婧

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硕士研究生,师从罗天琪副教授。

连续两届(第六届、第七届)获得中国文化部主办“文华奖” 打击乐专业⻘年组 最高奖,并均入选唯一一场综合展演。

第二届IPEA 国际打击乐比赛 中国打击乐演奏家组 第一名。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 非传统组合 第一名。第五届加拿大落基山国际音乐比赛世界打击乐演奏家组 第一名;马林巴演奏家组 第二名。首届新加坡国际打击乐大赛 中国打击乐第一 名;马林巴第一名。

获得“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音乐学院人⺠奖学金”;“上海音乐学院三好学生”;入选上海音乐学院“登峰计划”人才培养项目。

邓翊群

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编曲、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艺术与音乐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副团长,师从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祁瑶教授。

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第三届文化部文华奖银奖、敦煌奖民族室内乐评选特等奖等。曾赴德、美、新、土、瑞等国家交流演出,于全国三十多地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广受赞誉, 曾创作了《定风波》、  《时代》、  《乌兰布统回忆》等多部筝乐作品。

朱学思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外聘教师。自幼学习古筝与钢琴,于200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古筝专业,师从潘文副教授,并于在校期间辅修钢琴。2012年以双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及民乐作曲专业,师从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祁瑶教授,作曲家朱晓谷教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王建民教授。近年来作为钢琴伴奏于全国各地多次参演《上海之春》、《敦煌之夜》、《盛世华筝》等系列专场音乐会,并与多位民乐演奏家合作活跃于舞台。

李寒月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自幼习筝,201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祁瑶教授学习至今。

2021年10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钟奖”(最高奖)

2021年7月荣获第三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艺术家组金奖(最高奖)

李宜蒨

自九岁起学习古筝与钢琴演奏。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师从古筝演奏家、作曲家、博士生导师祁瑶教授。2021年入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最高奖(文华奖)、第五届国际古筝大赛银奖等。

霍永刚

胡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拉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刘明源、林心铭、项祖英教授学习板胡和二胡。

1991 年留校任教至今。教学风格科学严谨,因材施教,他的学生荣获“金钟奖”“文华奖”并连续在第一第二届国际中国器乐赛中获得金奖,并有多名学生先后考入中国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苏州民族乐团等国内外顶尖乐团。他还创作了大量二胡、板胡独奏曲、民乐重奏、乐队作品以及电影电视配乐。编写了一系列二胡、板胡教材。最近出版有《二胡音阶琶音、音程练习》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二胡五声音阶体系》等。

俞虹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主任(首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出生于上海浦东的音乐世家,自幼随父(上海市江南丝竹非遗传承人俞华康)习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期间,先后师承扬琴——彭璐、洪圣茂、丁言仪老师;钢琴——方百里、戴谱生老师。上音迄今为止唯一的双料艺术辅导教师。

多名学生在俞虹的艺术辅导下获得金钟奖、CCTV电视大奖赛、文华艺术展演、上海之春等国内顶尖赛事的奖项。其个人也屡次受邀参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交流演出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荣获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艺术成果奖”——两项“艺术辅导奖”。

邢立元

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两届“天华杯”全国二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多次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内国际大赛评委,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国际二胡比赛中屡屡获奖。她演奏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广受赞誉,音乐会演奏曲目涵盖传统和当代,代表作品有《西秦王爷》、《木偶》、《苗山映像》、《江畔》、《初心》等。

舒银

琵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登峰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教师,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晨光计划”项目负责人。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新加坡国际音乐节华乐大赛评委。培养的学生曾获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文华奖)专业青年组弹拨乐独奏最高奖,在敦煌杯、青乐杯、等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曾出版教材《琵琶协奏曲选》、《琵琶五线谱视奏训练》。

牛矾琼

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协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文化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民乐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 “铜奖”;第二届 CCTV 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首届中国扬琴艺术节青年教师 A 组“金奖”。成功举办 “琴·情”、“萦尘”、“海上雅乐·繁響”牛矾琼扬琴音乐会。” 出版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扬琴练习曲》。发行个人专辑《牛矾琼——扬琴专辑》。

张碧云

柳琴、中阮青年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晨光学者”。师从著名柳琴、中阮演奏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强教授。2020 年继续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成为中国攻读中阮博士第一人。曾在文化部、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最具权威的三大音乐赛事活动中屡摘桂冠。分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弹拨组(总分第一) 金奖;第四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青年组弹拨乐器独奏类演奏奖金奖等。

钟之岳

上海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

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破格提前一年毕业,并被推免保送成为上音首位笙硕士研究生,也是本院民乐系历史上唯一一位双料殊荣获得者。

曾获“2009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笙中青组第二名(银奖);由其改编及演奏的爵士笙与乐队《Can’ take my eyes off you》多次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伉俪、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伉俪献演。其作品民族室内乐《本末》荣获2007年上海音乐学院首届“祥音杯”民族乐器室内乐作品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鲍龙飞

上海音乐学院笙专业教师、上海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获得者。多年来,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音乐交流活动,为各国政要领导演出。曾随中央民族乐团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贵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国内几十个城市巡回演出。并多次参与下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在演出中担任独奏及笙领奏。

下半场

指挥介绍

吴强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民乐指挥专业研究生学历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音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常任指挥,重合奏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协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会长。曾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艺术人才奖。

作为中国第二代民乐指挥家,她的指挥动作精确大方,处理细腻精致,声部层次清晰,有着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发掘出作品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是学院派指挥家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致力于民族管弦乐新作的展演与推广,与众多作曲家合作首演了大量的原创作品,很多作品都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范本,展现了指挥家于作品、乐队、指挥、听众四位一体的音乐新境界。

多次执棒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上音、浙音、天音等民族乐团登录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捷克斯梅塔娜等重要演出场所,献演多场国家级重大演出,获得非凡的赞誉。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由民族音乐系的优秀教师及学生组成,是一个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由吴强教授担任团长。乐团先后邀请了享誉全球的著名指挥家朴东生、阎惠昌、叶聪、张列、王甫建执棒。

乐团有着丰富的音乐会作品积累。曾演出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作曲家重合奏新作品专场《传说》、大型交响幻想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现代作品专场音乐会、2010年“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教学创作学术论坛”开幕式音乐会,以及2013、2016、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等。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乐团之一,尤其注重创建教学实践中的社会平台和科研活动,近百名接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乐团团员曾多次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活力与青春风采。

乐团着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交汇点,在两者之间的巨大张力空间张扬自己的人文理想,以独特的中国音乐理念充满深情的演绎传统经典,以独特的演奏艺术充满热情的推介中国当代专业作曲家的新作。在与传统、民间、当代的对话中和谐共生,是该团始终坚持的文化理想。

乐队成员

梆笛:张明艺、陈善治、曾炜骐

曲笛:丁  玲、刘之欣

新笛:陈昕怡、吴依诺

高音笙:唐若凡、曹竞淳、华笑艺

中音笙:杨清培、史天逸

低音笙:张千辰、林君伊

高音唢呐:王静樊、赵祥博、王 帅

中音(次中)唢呐:武智健、钱  蕊、史亚龙

低音唢呐:胡天越

扬琴:陈安祺、丁一笑

柳琴:孙  祺(兼三弦)、徐沛霈、刘世佳、陈  曦

琵琶:彭璐莹、王慕禹、李  响、王以宁、许琬欣、丛雅琳、陈丽影、李明灿

中阮:王轶文、冷昱瑾、兰雪霏、龚易璇、周欣颖、王楚卿、高心怡

大阮:张千一、陈梓妤、阚  烈、金梦滢、顾  盼、谈佳怡

古筝:张嘉心、钱彦冰

竖琴:姜雨涵

高胡:陈奕初、程琳仙、史晓然、杨若鹏、潘力行、马闻泽、翁健皓、汪竹慧

二胡I :贺偲文、唐一凡、苏漪秋阳、杨缘缘、徐薛浩、李晓琳、张译丹、杜婧蕾、陈达人、许彬清、连心宇

二胡II:王子磊、郑  婧、王彦文、谢梦雨、王浩宇、毛梓安、孙铭杰、刘美含、经  典、潘思儒、刘嘉伊

中胡:蔡煜辉、周韫辉、褚佳铭、蒋紫宸、潘亦晖、张雪健、张乐洋、张锦栎

大提琴:夏雩莱、徐林路远、毛小峰、徐铭越、卡穆然·阿不来提、吴煜澍、朱书汶、王星宇、樊沣褚、谢其桓

低音提琴:段羽芃、高  畅、章芷溶、张双羽、何樱姿、孟祥宇、张静怡、黄泽林

打击乐:朱辰洋、姚孜戎、郭笑雨、顾俊杰、施义辰、陈予樨、陈依霖、何子舟、袁秦驦

演员介绍

陈泓璇

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七岁开始习笛,师从笛子演奏家唐德忠老师,2006年起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至今。

曾获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吹管乐器组少年组金奖;蝉联第五届“文华艺术院校奖”竹笛少年组金奖;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吹管组总冠军等重要奖项。

钟笑天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

第七届文华奖获得者

连续获两年国家奖学金

年度三好学生

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计划”首批入选人之一。现为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师从著名二胡、板胡演奏家、硕士生导师霍永刚教授。4岁半习琴,考取我校本科及研究生时均以第一名被录取,并多次在校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多次赴英、法、东南亚等国交流演出,并多次与国内外各大乐团、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出。

朱婧

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岁启蒙于曹元德老师。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汝艺教授至今。2021年免推直升研究生部。

2016年荣获第三届“敦煌杯”二胡职业少年组银奖;2021年荣获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最高奖(文华奖)。2021年荣获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二胡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

祝云琦

江苏无锡人,现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一年级。200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并免试直升上音附中,师从王永德教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师从陈春园教授至今;2021年以优异成绩保送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2019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决赛入围奖。

2019年入选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项目。

2020年入选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登峰人才”培养计划。

2021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最高奖(文华奖)。

现已开票!

演出名称 | 青春之声•民族之音 《2022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

演出时间 | 2021年12月29日(周三)19:30

演出场地 | 上音歌剧院 歌剧厅

演出票价 | 580 480 380 280 180 80元

扫码购票

或登录上音歌剧院官网

www.syoperahouse.com

进行购票

咨询热线:021-24158158

FROM:上音歌剧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