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一对伉俪 琴瑟和鸣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3-25

檀郎谢女、才子佳人、天造地设、比翼连枝……已经没有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对夫妻了。

4月8日星期五晚上,“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将由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执棒广东民族乐团,在星海音乐厅精彩呈献。杨伟杰和沙泾珊皆为爱音乐、爱表演之人。近年来,二人陆续涉足作曲,并将创作视为演奏家自己内心的一种深层互动。本场音乐会也将展示他们在音乐上不断钻研的成果。

演出阵容

指挥:王甫建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艺术总监暨国乐系主任,并于2005至2017年间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现应邀担任湖南省演艺集团艺术顾问及民族乐团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及指挥专业委员会会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应邀在海内外指挥各地乐团演奏了许多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亦曾多次率团出访世界各地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并深入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获得广泛的赞誉。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如双瑟琶协奏曲《断桥》、柳琴与乐队《柳依》、竹笛与乐队《风舞竹》等多种类型的音乐创作,编创改编了许多民歌和民间乐曲,如《欢乐歌》《新编五梆子》《百鸟朝凤》等,均成为乐团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

2016年在第五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评选中,入选“十大民乐指挥家”。

竹笛:杨伟杰

“不仅追求高超演奏技巧,亦探索在笛外的艺术,弘扬中国笛乐文化。”《亚洲周刊》

“一根竹管,演绎万象。”《音乐周报》

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笛箫大师张维良。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竹笛表演与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笛箫导师、香港大学音乐系竹笛导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客座竹笛导师,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名誉常务理事、香港竹笛学会理事、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顾问、新加坡鼎艺团艺术咨询组海外成员。曾担任新加坡华乐团艺术咨询团海外成员。

曾多次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台北等地举行独奏会,并曾先后与著名指挥家张列、王甫建、叶和中、叶聪、钟耀光、顾宝文、刘沙、张镇以及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俄罗斯萨马拉爱乐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香港管乐协会专业导师管乐团、山西交响乐团、台湾爱乐民族管弦乐团、华南师范大学蓝盾交响乐团合演多首竹笛协奏曲,其中更曾与广东民族乐团四度合作,与上海民族乐团三度合作,乃首位中国香港出生的中乐演奏家受邀与国内顶级民族乐团合作演出。

祖籍广东普宁,于中国香港土生土长。先后随张向华、李镇、曾永清、黄金成、孙永志、蒋国基、马迪等名家习笛,随张振涛、余少华研习中国音乐史及民族音乐学理论,随余其伟研习粤乐艺术,王建平学习昆笛演奏,王培瑜学习潮乐演奏。200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甲等荣誉音乐文学士学位,并免试直升研究院攻读民族音乐学,获颁哲学硕士衔,其后在香港演艺学院攻读竹笛演奏音乐硕士学位,为香港首位竹笛演奏硕士,同时留校任教,在学期间曾多次获颁奖学金。2011年被《中国竹笛》杂志评选为十二位“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之一,2014年获 “北京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19年,杨氏荣获香港音乐及舞蹈界联会颁发“区永熙杰出音乐家大奖”,以表扬他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内外音乐文化交流之贡献。同年以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身份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杨伟杰所用之竹笛由中国著名制笛师万强于丙申至辛丑年间特制,由西安涤心坊提供;所用之木箫为广东省非物质遗产(箫笛制作)传承人郭大强于乙未年间特制,由广州粤声郭氏笛箫社提供。

琵琶、中阮、柳琴、秦琴:沙泾珊

“沙泾珊全面的演奏技术固然让乐迷们着迷,但动人处仍然在于她用指尖的‘歌唱’……这些正是在沙泾珊的演奏中更能吸引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音乐周报》

著名青年琵琶、阮、柳琴、秦琴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她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为出色的优秀青年演奏家之一,是一位融合四种乐器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领先人才。

她的演奏音色甜美,感情细腻,气势磅礴,风格独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四岁开始学习柳琴、琵琶,先后师从星海音乐学院殷惠麟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教授、中国戏曲学院曲文军教授、中国柳琴之父王惠然教授,后随华南师范大学宁勇教授学习中国阮咸演奏技艺,近年也随著名琵琶演奏家汤良兴教授深造,并随粤乐名家黄鼎世学习广东秦琴。

2000年获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琵琶专业青年组金奖,同年获全国“澳美通”杯琵琶大赛优秀演奏奖,2004年在广州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0年获首届阮北京邀请赛专业青年组银奖,专业成人组合金奖;2012年获首届辽源国际琵琶大赛专业组铜奖;2017年7月以首度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偃月青龙》荣获“敦煌奖”琵琶独奏、重奏新作品展评银奖。2019年3月在香港成功首演其粤韵琵琶新作《秋影晚霞》,并于2021年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民族乐团承办的“广东音乐新经典工程”原创民乐新作品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原创作品”。

曾发表《浅析阮的表现手法》、《民族弹拨乐跨专业演奏实践初探—以琵琶、阮、柳琴为例》、《浅谈两首以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为题而写的弹拨乐作品》等论文,应邀担任2019爱•乐国际音乐大赛评委。历年来曾多次与著名指挥家胡炳旭、张列、余隆、洪侠、刘江滨、陈志升及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台湾国乐团等合作演出,并应邀出访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法国、英国、南太平洋多国、东南亚多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

沙泾珊所用之琵琶和中阮由中国著名制琴师乔梁特制。

沙泾珊还曾担任我团柳琴声部首席兼琵琶、阮、秦琴演奏家。说到与乐团的渊源,沙泾珊说,她与广东民族乐团大部分演奏员有着长达十年的手足之情,这次受母团邀请共建这台音乐会,往日点滴历历在目,内心感恩又激动。

广东民族乐团

演奏:广东民族乐团

广东民族乐团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独立建制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团体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举办“音乐季”系列音乐会的职业民族乐团。2002年初至2021年9月,乐团已迎来第二十个乐季,积累排演曲(节)目逾3000首。该团人才济济,拥有一批高级职称的演奏家,近年来从全国九大高等音乐学府招收了一大批民族器乐优秀演奏人才,目前队伍老中青结构合理且总体上呈年轻化。现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为我国(十大)杰出指挥家张列。

目前乐团以“音乐季”的市场运作模式为依托,努力拓展艺术性、商业性、公益性和普及性的演出市场,在乐团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将为中华民族音乐和广东岭南音乐的发扬光大,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音乐会亮点

音乐会特邀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执棒,他多次与广东民族乐团合作,与乐队演奏家们已经有了相当高的默契。

音乐会选曲丰富多彩,《草原抒情》、《粤之海》均为笛乐名曲,《云南回忆》、《苏堤漫步》将展示沙泾珊在各种弹拨乐器上的精湛造诣,两位演奏家也将与我团演奏家合奏广东音乐《乐队扣连环》以及他们亲自创作的笛曲《诗乡》和琵琶曲《桃园结义》。

沙泾珊将演奏琵琶、阮、柳琴、秦琴四种乐器,其中琵琶、阮、柳琴各演奏一首作品,在百人乐队的协奏下,带给听众的会是震撼的视觉和音乐效果。

音乐会中琵琶与乐队《桃园结义》为世界首演,由沙泾珊创作,邀请马来西亚华人作曲家江赐良编配乐队。《桃园结义》作品的创作动机源自2017年沙泾珊应邀为香港舞台剧《三国》谱写的音乐片段。

杨伟杰的《诗乡》创作于2018年,并由江赐良作民族管弦乐队编配。乐曲灵感取自唐代文学家韩愈之著名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在诗人贬谪潮州途中所创作,抒发了他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作曲者祖籍潮汕,对家乡念兹在兹。诗意虽颇为伤感,但情真意切,故以诗为引,融合长安与潮汕曲风,利用竹笛与乐队的形式,表达诗中与自身之情感与乡愁。

让我们相约音乐会现场,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长按二维码

FROM:广东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