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五四青年节,奏响原创民族交响《青春永恒》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4-21

原创民族交响《青春永恒》音乐会 ✦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是奋斗的岁月,是革命的柱石,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回顾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齐聚党旗下,矢志跟党走,以奋斗之青春书写时代荣光。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结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创排的大型民族交响《青春永恒》,以民族管弦乐特有的艺术表达,阐释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百年奋斗足迹,展示新时代青年风采。

捧起《共产党宣言》,翻开《中国青年》,我们在党的怀抱里孕育新生,初心不变、青春永恒!

演 出 信 息✦

2022·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音乐季

原创民族交响《青春永恒》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2年5月4日 19:30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音乐厅

点 此 购 票

曲 目 单 ✦

篇章(一)  旭日初升

1、五四之光  (民族管弦乐)  孔志轩曲

2、觉醒  (人声与民族管弦乐)   孔志轩曲

篇章(二)   青春似火

3、新青年  (竹笛与乐队)  孔志轩曲

4、从头越  (民族管弦乐)  王啸冰曲

篇章(三)   金色年华

5、青春随想  (唢呐与乐队)  孔志轩曲

6、百年芳华  (古筝与乐队)  苏潇曲

篇章(四)   新纪元

7、薪火  (二胡协奏曲)  罗麦朔曲

8、新纪元 (民族管弦乐)  罗麦朔曲

(曲目以演出当日为准)

演 出 阵 容 ✦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拥有六十多年历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批江苏代表性民族音乐演奏人才,积累了众多国内知名的江苏风格获奖作品,如:《姑苏情》、《苏南小调》、《竹歌》、《江南春色》、《枫桥夜泊》、《栖霞钟鼓》、《春江花月夜》等。

多年的艺术生涯使乐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始终体现出身处江南水乡的特点,对演奏柔美细腻感情风格的乐曲尤为擅长,为海内外广大听众所瞩目,为同行和专家们所称道。

乐团先后与海内外数十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和音乐团体成功合作。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民乐盛典活动;如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系列演出,“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20周年”两岸四地民族音乐交流巡演等;精彩的演绎受到各方好评和充分肯定。乐团非遗传承项目“江南丝竹”小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挖掘创新江南丝竹经典曲目,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源于江苏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奏形式的精髓,享誉海内外。

乐团曾经受邀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瑞士、意大利、丹麦、马耳他、日本、新加坡、捷克、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马其顿、朝鲜、韩国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广获国内外听众的赞誉。

主创团队

(按照曲目顺序排列)

孔志轩

作曲博士,江苏扬州人,现居苏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王建民教授。他现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姑苏宣传文化人才。

近年来他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浙江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无锡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机构院团委约创作。此外他的作品还曾由上海爱乐乐团、江苏民族乐团、浙江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小巨人丝竹乐团、荷兰Atlas室内乐团、维也纳表演艺术大学现代室内乐团等国内外艺术团体上演。

他的作品涉及协奏曲、中西管弦乐、室内乐、合唱等体裁,目前他主持和参与了五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了十余个作曲奖项,如2021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作品奖,2020年江苏文艺大奖二等奖,2018年波兰Witold Szalonek国际作曲大赛二等奖,2017年“中乐无疆界”香港国际中乐作曲大赛最佳独奏与乐队作品奖、最佳配器奖、优秀青年作曲家奖,2016年第33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原创作品奖,2015年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三奖等。他的主要作品有月琴马林巴与乐队《彩云悠悠》、唢呐与乐队《麒麟颂》、琵琶协奏曲《幻想伎乐天》、柳琴协奏曲《赤壁》等。

王啸冰

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原江苏省扬剧团)团长。

国家一级作曲,曾任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研发部副主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原江苏省民族乐团)副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六批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2011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优秀青年音乐人才称号,2015年个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首批音乐作曲),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主要音乐作品有:交响乐作品《彝梦》,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民族管弦乐《滇腔琴韵》《风雅秦淮》《众志成城》,民族管弦乐音诗《牡帕密帕》,二胡协奏曲《龙凤呈祥》《朝天子》《武训先生》,板胡协奏曲《气贯长虹》,民族室内乐《琴赋》《探烟望雨》,歌曲《莫愁听雨》《不该来江南》《梨园寻梦》《香溪梦》《依然选择你》《初访姑苏》《美丽江苏》等。

主要戏剧作品有:京剧《大面》《渡江侦察记》《战士》,越剧新版《八女投江》,扬剧《丹凤湖畔》《李银江》《茶山女人》《阿莲渡江》,滇剧《铁血流芳》《情写春秋》《回家》《张桂梅》,苏剧《满庭芳》,白剧《榆城圣母》,傣剧《刀安仁》,淮海戏《临时爸爸》《天下民心》,淮剧《武训先生》,舞台剧《寻找张爱玲》,魔幻神话音乐剧《美猴王》,话剧《张謇》,莆仙戏《踏伞行》《御史蒋春霖》、弋阳腔《方志敏》,锡剧《泰伯》,琼剧《红旗不倒》,粤剧《三家巷》,闽剧《过崖记》等。

苏潇

生于江苏南京,作曲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管学会创委会成员,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创新团队成员。其创作风格体裁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合唱、爵士乐和舞蹈音乐,是一位多元化的创造性作曲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王建民教授,邹建平教授,贾达群教授。2010年作品《烙印II》作为世博系列活动演出于上海荷兰文化馆,2019年入围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最佳编配奖。

曾获2020iSING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一等奖;苏州金鸡湖国际交响乐作曲大赛第三名(第一空缺);荷兰新音乐团举办第二届世界华人(35岁以下)作曲比赛大奖(排名第一);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孔子颂”全国民族室内乐作曲比赛第一名;中国第八、九届“金钟奖”作品优秀奖;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新世纪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三等奖(一等空缺);中国音协举办的首届民族器乐作品(二胡与乐队)征集比赛三等奖等。他还受到过美国Roger Shapiro基金委约,是获得该项目资助的第一位青年作曲家;主持过4项国家艺术基金和1项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2021年获得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

代表作有交响乐《姑苏繁华图》;乐队狂想曲《疆域》;笙协奏曲《天启》;二胡与乐队《烽火》;艺术歌曲《雪花的快乐》;钢琴独奏《破》;笙、手风琴与爵士小乐队《和乐飞扬》,民族管乐重奏《火映红星》;室内乐《烙印I》、《烙印II》以及《灵动》、《旋动》、《舞动》三部曲等。

所指导的学生获卢森堡打击乐协会举办打击乐作品比赛唯一大奖,成为2018年世界打击乐演奏比赛指定曲目;上海市教委第三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第一名;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一等空缺);中国民管学会首届笛萧小作品作曲比赛金奖(排名第一)等。

罗麦朔

作曲家、博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北京市教委“和谐之声”合唱团驻团作曲、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人才、美国亚裔基金会“iSING!”项目音乐制作人、重庆民族乐团驻团作曲。

其作品常年在多个世界顶尖音乐场所奏响:纽约林肯中心、西雅图大教堂、香港大会堂、新加坡大会堂、澳门文化中心、高雄至德堂、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交音乐厅、苏州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等。近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文化艺术理事会、上海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iSING!festival”等国内外重要音乐机构委托。

曾获得第十四、十七届、十八届中国音乐创作文华奖、“中国之声”国际作曲比赛、李赫特即兴钢琴演奏比赛、莫斯科钢琴即兴演奏比赛、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作曲比赛、俄罗斯“国际现代艺术与教育比赛”作曲--钢琴比赛等多个国内外重量级音乐奖项。此外,电影音乐《六年六天》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作品《胤禛美人图》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戴晓权

文字撰稿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原江苏演艺集团创作室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有不少歌剧、舞剧、歌词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中国艺术节金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汇演优秀编剧奖、国家艺术基金等)。如歌剧《孙武》、《孙中山与宋庆龄》;舞剧《早春二月》、《五姑娘》、《干将与莫邪》、《苏武》、《格桑花茉莉花》;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好一朵茉莉花》;评弹音画《唐宋诗词忆江南》;音舞诗画《神韵金陵》、《雨花颂.信仰》、《节气江南》;歌曲《永远的江南》、《登上雨花台》;音乐剧《红船往事》等。

曾参与大量国家及省、市大型活动的方案策划和总撰稿,主要有《党的好儿女》(建党七十周年专题晚会);《一代风流》、《青春腾跃》(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生命的放飞》(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一方水土》(省运会开幕式);《永远的长征》(纪念长征七十周年专题演出);《神韵金陵》(南京市重点剧目);《天籁的交响》(世界遗产专题演出);《中华乐魂》、《盛世金钟》(中国民乐节开幕式);另有音乐文学集《词花.舞韵.剧苑》、《艺文诗萃》出版;《站在中国土地上》等数部电视专题片在全国获奖。

指挥及演奏家

(按照曲目顺序排列)

张伟

江苏省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湖南民族乐团客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乐队指挥方向,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国乐器演奏方向双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王甫建。

2005年受邀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府墨尔本市,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民族音乐学术讲座。这是澳洲“Art in school”项目自1981年举办以来,首次从中国,也是首次邀请音乐方面的艺术家。

曾求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夏飞云教授。指挥江苏省民族乐团-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乐盛典,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国乐华章”音乐季系列民族音乐会,指挥首演江苏青年作曲家民乐新作品音乐会。受邀与山西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合作“长风之夜”,“国乐记忆”音乐季品牌音乐会。

历任江苏省多所院校民族乐团,管弦乐团、管乐团艺术指导、指挥;多次指挥乐团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比赛特等奖。2016年受邀参加全国比赛闭幕式音乐会,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入选全国赛事闭幕式演出的江苏乐团。

2017年1月入选首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团(队)指挥培训项目”;2017年7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乐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以优异成绩结业,并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完成系列结业汇报音乐会。指挥首演了江苏省京剧院《幸福158》,《谍战南京》(《陈修良》)等多部原创现代京剧。

竹笛独奏:孟晓洁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

中国首位竹笛女博士;

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教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

江苏省竹笛学会副秘书长。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有着“中国笛王”、“圣手箫王”美誉的博士生导师张维良教授。曾荣获文华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并成功举办多场竹笛个人独奏音乐会;获中国音乐学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中国音乐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担任全国多个竹笛比赛评委,培养数名竹笛专业学生参加多个全国性专业比赛共荣获15金、8银、4铜的优异成绩。

唢呐独奏:隋景宏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著名唢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江苏省委宣传部引进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唢呐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安徽《皖派唢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首届“国际中国民族乐器独奏大赛”优秀演奏奖;第二届江苏省文化艺术“茉莉花奖”民族乐器大赛金奖;第三、第四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一等奖;第二、第四届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奖”等。2001年由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唢呐》隋景宏演奏专辑。先后赴亚、非、欧、美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

古筝独奏:任洁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主任。中国首位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三次金奖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古筝演奏师从阎爱华教授,并得到王中山教授的教益,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谢建明教授。现任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理事、江苏省音协理事、江苏筝会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音协副主席,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曾荣膺中国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古筝青年组金奖、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古筝比赛金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组合比赛金奖,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出版独奏专辑5张,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奏奖。曾被授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五个一批”高级人才、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英才、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二胡独奏:顾怀燕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师从马友德、欧景星、王永德、韩锺恩、王晓俊五位教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及上海音乐学院。

主要奖项有: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专业青年组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金奖,第一届中国政府“文华奖”二胡专业组铜奖,第四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器乐演奏金奖,第二届江苏省茉莉花奖,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全国第二期优秀中青年音乐评论人才,江苏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并获得多个重大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8-2012年,顾怀燕受聘于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二胡演奏家。由顾怀燕创作的二胡独奏曲、重奏曲曾获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江苏省“文艺大奖”、敦煌杯全国民族室内乐作品比赛二等奖。由她组建、指导的天弦、弦在烧室内乐团曾获两项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展演“文华奖”、江苏省“文华奖”、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金奖,等国家和省级大奖。

FROM:江苏民族乐团jsco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