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龙腾虎跃·大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端午节专场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6-06

“龙腾虎跃·大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端午节专场音乐会”

6月2日19:30分,武汉音乐学院青年中乐团端午节专场音乐会在琴台大剧院顺利进行。数百观众走进音乐厅,聆听编钟古韵,享受音乐盛宴,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音乐会以一首《虎啸龙吟》拉开本场音乐会的序幕。

音乐会上半场,在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教授、指挥家谭军的指挥下,武汉音乐学院青年中乐团为观众带来了原创作品编钟与民族管弦乐《梦回荆楚》和《龙腾虎跃》;中乐系唢呐讲师张云山带来了自己所作曲的管子与民族管弦乐《长相思》,古筝讲师陈韵宇演奏古筝曲《临安遗恨》以及演艺学院刘皓月老师带来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和《雪梅香·端阳》,几首各具风格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充满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音乐画卷。

《长相思》

管子曲《长相思》曲名引用诗人纳兰性德先生的诗词《长相思》,以此歌颂疫情期间逆向而行的白衣战士,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与亲人告别,就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籍以此曲,悼念英雄!

《临安遗恨》

古筝曲《临安遗恨》描绘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首先此曲的引子描写了岳飞在牢狱中的悲愤之情,其次慢板描写了岳飞回忆以往的美好生活,最后快板描写了战场上的激烈之情。

《龙船调》

湖北民歌《龙船调》自同名民歌改编而来,以恩施地区土司时代的一对土家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为蓝本,描写他们挣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感人故事。随着乐曲步步推进,将现场情绪推上高潮,使听众大饱耳福。

音乐会下半场,首先由武汉音乐学院青年中乐团演奏了编钟与民族管弦乐《日月随想》和《春暖花开》。其次,由中乐系琵琶副教授陈湘带来了琵琶与民族管弦乐《龙船》,中乐系2021级笙专业硕士研究生耿森带来了笙与民族管弦乐《傩舞》,中乐系笛子教师张莹莹带来竹笛与民族管弦乐《楚颂》。

琵琶曲《龙船》以端午节赛龙舟这一风俗为背景,根据三大吹打名曲创作而成,乐曲描写人们在端午节龙船竞渡时的欢乐情景,其中展示了琵琶模拟锣鼓演奏时的丰富音色和复杂的演奏技巧,表达了热闹喧天的情景。笙曲《傩舞》又称“傩戏”、“鬼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辟疫,以歌乐舞表达安庆及娱神的祭祀活动。竹笛曲《楚颂》是由二胡曲改编作品,主要描写了楚汉战争中霸王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贯穿了楚军在战场上勇猛厮杀的英雄画面。演奏家们风格多样、气势恢宏的演绎,让现场观众深深陶醉。

当天白天,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琴台音乐厅还开展了专场公益活动,征集百余名音乐爱好者前往现场观摩了乐团的彩排,聆听本场音乐会指挥、以“国宝守护人”身份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谭军教授的讲解,并与谭教授问答互动,许多观众都向谭军教授请教。我校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目标,并联合琴台音乐厅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用所学专业为百姓服务。“承编钟礼乐,奏华夏正音”,我校师生用中国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的美好故事。

武汉音乐学院青年中乐团的精彩演奏让现场观众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本场音乐会画上完美的句号。

FROM: 武音中乐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