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此时,佳音如斯
丹桂时节,共赏乐章
预祝诸君,中秋喜乐
9月2日的金陵夜,“我们的节日”—— 赵季平作品音乐会如期而至。在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张列执棒指挥下,南京民族乐团携手特邀嘉宾们倾情演绎,让经典再度回味。
当《澳门印象》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整个音乐厅便笼罩在心怀大爱的中国故事里,那份立意于家国的思绪,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随后《忆》、《丝绸之路幻想组曲》轮番上演,《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中鲜明的民族音乐元素,在著名管子演奏家韩雷的演奏下,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抒情细腻的旋律,带来别具一格的视听享受。
民族管弦乐《卢沟晓月》的奏鸣,无疑将现场带入到另一种氛围,中国精神在中国传统音乐线性思维的发展中振奋人心,将上半场的演出推向高潮。
节奏明快的《立志》为下半场的音乐会拉开了序幕,也把观众们带回《乔家大院》的故事里,带进了古老的晋中大地,在这片土地上,不仅生长着《爱情》,更抒发着《远情》,乐曲浓郁的民族交响特色,在乐团首席二胡演奏家王天竹、著名歌唱家王庆爽的演绎下,精彩纷呈,将晋商的铮铮风骨展示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雅俗共赏、美善统一的境界。
一曲《天时地利人和》,引得台下不少观众默默哼唱。它不只是电视剧《水浒传》的片尾曲之一,更是梁山起义这一宏大的农民起义历史画卷的表达,在著名歌唱家王庆爽的演绎下,唱出了英雄主义在与历史背景的冲突之中依然拥有的浩荡之气,唱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大气磅薄。
本场音乐会最令人期待的,当属赵季平老师历经10年创作的《庄周梦》,整首音乐在大提琴演奏家康乔瑄的演绎下,就如同庄周的讲述,进入到犹如梦境的氛围中,乐队协奏与大提琴的主题旋律彼此交织,几番沉浮、转折,为整场音乐会划下极为精彩的一笔,迎来热烈的欢呼声。
在观众多次鼓掌欢呼声中,南京民族乐团为观众返场演奏《好汉歌》,为这场音乐会落下圆满的句号。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离场时纷纷赞叹:“从没想过民族音乐也能这么震撼!”,“这样编排曲目实在是太完美了!”,“什么时候能来无锡、江西巡演”........
这些年来,南京民族乐团正以自身不懈的努力,让民族音乐与时代并肩而行,让华夏正声扬名世界。同时致力于 “我们的节日”品牌系列演出,用音乐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活力。
更多精彩,现已开票
点击下图,即可跳转原文了解详细讯息
南京民族乐团
南京民族乐团,江苏省最早独立建制的国有专业民族乐团,也是中国有影响力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乐团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一个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2019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建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南京民族乐团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以“市区两级”合作共建模式,重组扩建乐团,建立了职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并邀请中国民族管弦乐杰出指挥家张列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同时,乐团与江苏大剧院正式签约,成为剧院首支常驻乐团。
地处民乐大省、六朝古都,南京民族乐团以传承国乐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始终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播推广与发展创新。乐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演奏家,并与国内、国际众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长期紧密合作,以其纯正的中国音乐风格,富有时代精神的精彩演奏,深受中外听众、艺界人士的赞誉。
乐团足迹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配合南京文化交流访问活动,展示南京名城底蕴,传播中国民族音乐,被外国媒体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水平的交响乐队”,被文化部(现文化旅游部)确定为“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院团”。与此同时,乐团每年推出大量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做出努力。
多年来,南京民族乐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为创作主题,不断地传承、求索、创新,积淀了丰富的原创作品。2004年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金陵寻梦—中国猴年新年音乐会》并同步向国内直播;乐团创意策划、并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于2005年作为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如今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已经化作“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音乐符号,年年奏响在世界各地;乐团向众多著名作曲家委约的原创民族交响乐作品,如郭文景先生的《桃花扇》,崔新先生的《金陵风韵》《盛世重光》《子•水云•归》,许志斌先生的《康僧会》,张巍先生的《解放•1949》,陈思昂、杨一博、孔志轩先生的《国之当康》,苏潇、杨劲松先生的《莫愁》等作品已成为乐团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