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演出预告 | 《龙乡龙乐未了情》台前幕后的主角们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9-18

《龙乡龙乐未了情》

朴东生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离不开幕后与台前的重要角色

今天

我们共同揭晓

台前幕后的主角们

幕后

艺术指导:吴玉霞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委员、博硕研究生导师、一级演奏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第七届“新绎杯”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暨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第10、11、12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原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

发表专著《我的琵琶行》《琵琶技术技巧练习》《实用琵琶演奏教程》等;文论《我的舞台——演奏者的触点与立点》《刘德海琵琶艺术探源与思考》《民乐掌门人的坚守与初心——追忆前辈朴东生》《远去的背影》等;专辑《千秋颂》《玉鸣东方》《珠落玉盘》等;创作《律动》《风戏柳》等;首演《春秋》《古道随想》《妙音天舞》《茶歌》等。80年代至今,曾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数百场,有评论:“她的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领会,细腻的表达,情感的充沛,个性的鲜明,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作为当今活跃于艺术舞台和讲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吴玉霞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器乐演奏从技术储备到舞台呈现的基本规律和实践逻辑,她于2016年组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国风”艺术家小组,2018年成立吴玉霞乐坊,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推动新时代民乐艺术事业发展繁荣,需要从乐者与乐曲、继承与创新、交流与交融、塔基与塔尖等多维度深入研究”的艺术主张。

音乐总监:赵东升

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审委”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198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作为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出访亚、欧、美、非等几十个国家,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联合国总部、林肯中心音乐厅、希腊雅典卫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等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演出。

1994年开始创作生涯,曾在文化部主办的大型音乐会《岁月如歌》《金色旋律》《江山如此多娇》《艰难·辉煌》《祖国颂》《光明行》《美丽新疆》《西藏春天》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奥运圣火传递庆典仪式》《同一首歌》《世界武术节开幕式》《中国文化南美行》《纪念奥运一周年音乐会》等近百台大型、超大型晚会中担任重要创作人员及音乐总监。2005年至2013年历任文化部、公安部、中国文联《春节晚会》主创、音乐总监。2007年起在文化部《国庆五十八周年音乐会》《国庆六十周年音乐会》《国庆六十二周年音乐会》《建党90周年晚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晚会》《中国诗歌节》中担任主创、音乐总监。多次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国务院“春节团拜会”、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晚会、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晚会等国家重大文艺演出中担任策划、主创及音乐总监。2019年在莫斯科“中俄建交70周年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中担任总领队及音乐总监。多次担任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全国音乐作品比赛”“全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美国华音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北京市青年艺术节”专家评委。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会《梵呗之音》《山水重庆》《道教音乐组曲》、大型音舞诗画剧《天下雄关》、电视剧《临时家庭》等,受到广泛赞誉。

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

北京民族乐团团长,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自幼学习音乐,1984年进京拜师中央歌剧院著名打击乐演奏家金纪广先生学习西洋打击乐演奏,198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从师于王以东教授学习中西打击乐器演奏,1991年毕业进入北京歌舞团民族乐队工作,2015年北京民族乐团成立担任团长至今。

担任北京民族乐团团长以来策划创作了《中轴》《漫弹》《新国门畅想》《燕京八景》《大运河》等多部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打造了国乐剧《春江花月夜》、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以及流行国乐《国潮》《国风》《国漫》等一系列创新性演出项目。策划推出了“新年民族音乐会”、“北京鼓乐节”、“北京国乐节”、“中华四季系列音乐会”、“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多个品牌演出及活动项目。

曾作为打击乐演奏家参与创作多部打击乐作品,如《鼓舞中华》、《吉祥天鼓》、《喜庆锣鼓》以及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等,多次以打击乐演奏家身份赴台湾、香港、丹麦、荷兰等地举办的打击乐专场音乐会。曾经受邀担任主要评委参加“香港国际鼓乐艺术节”、“新家坡国际华人打击乐节”、 “北京鼓乐节”等大型赛事活动。以编委身份参与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华乐大典》(打击乐卷)的编辑工作。

台前

特邀指挥家:金 野

(也是本场音乐会发起人之一)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乐团首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协会常务理事。

在古典音乐领域指挥的重要演出活动包括:2020年和2021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天桥艺术中心与天津音乐厅首演。2016年和2018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意象净土”与“意象丝路”原创作品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学院首演。2017年指挥北京艺术基金项目“逐梦”原创作品音乐会国家大剧院首演。2016年指挥张千一作品陕北信天游歌舞剧《雪花窗花山丹花》音乐会版国家大剧院首演。2010年至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了多场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2009年至2013年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指挥了多场英文和中文版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2008年担任世界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其它开幕式音乐的指挥录制工作。

在其它音乐领域经历的重要艺术活动包括: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致敬经典”金野爵士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以及“午夜玫瑰—爵士之夜”音乐会。2018年创作中国首部爵士音乐剧《新的订单》并首演,后于2020年出版该剧目创作歌曲的精选曲集。2017年作为爵士钢琴家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中东欧”17国文化部部长论坛文化季爵士专场音乐会。2015年作为音乐总监指挥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解放军总政歌剧院首演。2015年起受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为“盘丝洞”、“奋斗”、“风雨之夜”等多部中外经典黑白默片修复首映式现场即兴配乐。2012年起受邀参加英国伦敦爵士音乐节、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台湖“爵士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北京“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珠海“北山”爵士音乐节等。

特邀独奏家

(按出场先后排序)

特邀板胡演奏家:胡 瑜

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业副教授,民乐系副主任,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委员会常务理事。师从中国著名板胡教授李恒先生。曾担任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首席、澳门中乐团首席。是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现代室内乐团”、“青年国乐团”成员。

首演了贾国平《清风静响》、李滨扬《呼吸2》、谢鹏《醉秦》、李博《关东诗篇》、杨勇《道情》、李博禅《嫁衣裳》、杨勇《九弦上》、向民《丝韵》(重奏版)、周娟《胡笳吟》、孙晶《悲欢之河》、李尚谦《风藏侠影》、《如山》敖翔、《一人台》王阿毛等独奏、重奏、协奏作品。编著了《板胡音阶练习》、《板胡技术练习曲集》等教材。

作为指导老师,带领 “中央音乐学院圣风室内乐团” 获得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组合类总冠军、2013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金奖;带领 “中央音乐学院艺境室内乐团”获得2014“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乐室内乐比赛银奖,2019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组第一名。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最优秀的民族室内乐团,“圣风”和“艺境”都入选了文化部举办的2017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得最高奖。

特邀二胡演奏家:邓建栋

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原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

曾获中国首届北京二胡邀请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CCTV“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第六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创作的《姑苏春晓》、《吴歌》、《草原风韵》(合作)、《心弦》(合作)、《锡腔吴韵》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内重要奖项。作为颇具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他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美国环球爵士乐团等众多著名乐团合作演出,经他首演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丝路随想》、《乔家大院组曲》、《我的祖国》(交响版)、《乱弹琴声》(二胡版)、《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等优秀新作品,已成为当代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200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与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行了“《二泉映月》—邓建栋二胡独奏音乐会”;他还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家重大二胡比赛评委。录制出版有《姑苏春晓》、《第三二胡狂想曲》、《二泉映月》、《如来梦套曲》、《阿炳叙事曲》、《邓建栋二胡演奏经典作品集》等演奏专辑,以及书籍《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文集》、《邓建栋二胡演奏曲集》、《二胡视奏曲集》等。

他是当今活跃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被专家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为一体”的杰出二胡演奏家。

特邀唢呐演奏家:张倩渊

唢呐界唯一一位“金钟奖”“文华奖”双料金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唢呐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19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首届舞台演奏人才项目获得者,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作品类项目获得者,是中国首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表演人才项目的唢呐演奏家。并于2006年参加维也纳第35届国际青年艺术节比赛、2008年参加英国威尔士兰格伦国际音乐节比赛和2011年参加乌兹别克斯坦国际音乐节比赛获得国际三金奖。

6岁开始学习唢呐,2001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国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并于2007年起跟随管子大师胡志厚先生研习管子演奏。

近年来,张倩渊多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受邀活跃于国内外大型音乐会的舞台, 2014年3月27日受邀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携法国交响乐团合作唢呐协奏曲,获得在场中外领导人高度赞赏;2017、2018年两次参加“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开幕式;2018年5月19日受邀参加“2018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世界新音乐节暨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2022年参加中国文学联合会“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活动;202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倒计时活动,是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奏家。

特邀二胡演奏家:宋飞

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民族弓弦乐学会会长。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中国“金唱片”奖、杰出民乐演奏家等重大奖项。首演有60余首新作品,出版十余张独奏专辑,录制数十部二胡教材。代表性舞台表演作品有《弦索十三弄》、《如来梦》《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逐梦》《宋词意境》和音乐剧《刘天华》等。

以“尊传统、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为教育理念,在表演、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探索,创办中国弓弦艺术节,引领中国弓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二胡“双语”教学模式,形成“手-脑-心-身”一体化二胡教学法,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金奖学生。宋飞的二胡艺术,集诸家精华,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成为具示范性、引领性的楷模,是当代国乐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导聆:于海音

北京民族乐团文化活动部副主任


朴东生先生

在民族管弦乐领域

潜心研究 贡献巨大

我们共同期待

指挥家金野

以及四位优秀的国乐独奏家

携手两支乐团共同奏响

朴东生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纪念朴老对民乐事业的付出与奉献

扫 码 购 票

【票价】

100 180 280 380元

9月20日19:30分

中山公园音乐堂

感受那份《龙乡龙乐未了情》

体会朴老民族管弦乐作品中

流淌的执着与热爱

FROM:北京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