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海民族乐团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之《一生所爱》胡晨韵专场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精彩上演。乐团始终鼓励青年演奏家勇于探索和实践,力求将中国民族乐器焕发当代新貌。
此次《一生所爱》音乐会特别委约京、沪、川三地作曲家,全新创作了三首风格各异的唢呐协奏曲作品,在本场演出中皆为世界首演,由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在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富有感染力的演奏下,颠覆观众们对唢呐乐器的传统想象。
《如戏》由作曲家敖翔创作,展现“人生如戏,岁月如歌”的主题,乐曲不仅融入戏曲元素,更展现出唢呐乐器的多元表现力。
“
川剧丰富的唱腔、打击乐的激越音响、民歌的悠扬与绵长、清音的婉转动听、唢呐的高亢低回……这些从小就耳闻目染的四川民间音乐,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也成为这首作品非常重要的音乐元素,人生如戏,希望大家能够在音乐中体悟人生的喜怒哀乐,找到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唢呐。
——作曲家敖翔
”
作曲家李博的《悟空七章》,以地、水、火、风、空、见、识七个乐章、七个维度刻画一位有形有性的齐天大圣。
演奏前,李博老师向观众们分享创作这首作品时的初心与思考,希望通过音乐探寻每个人心中的悟空印象——
“
孙悟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大人物。其实悟空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他也会面临困境,然后成长升华,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英雄。这首作品以七个乐章刻画他与世间的七种关系,其实也是借悟空的形象来找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以及我们在当今社会、家庭、网络及自我世界中所扮演、所面对的多重角色。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悟空——可能是曾经的我,现在的你,或是未来的他。一生所爱,大圣将至。
——作曲家李博
”
《山魂》由作曲家郭文景创作,延续其四十年创作生涯贯穿的“山”之主题,为该系列的最新作品。乐器技艺的发展,往往也由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推动,本曲中而胡晨韵更是在首次展现出双吐循环换气的高难度唢呐技巧。
演奏前,郭老师的夫人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代表身处北京的郭老师,向大家介绍创作《山魂》作品的一些想法——
“
在为民族器乐创作时,除了体现其原本的民俗风情与音乐特点,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如何为传统民乐作品注入当代精神内涵。一件乐器能够表现出与自身“典型气质”不同的“非典型气质”,对演奏家而言是很大的技术难题和技艺挑战。唢呐个性鲜明,在《山魂》这部作品中,我选用了庄严的帕萨卡利亚曲式,希望展现出唢呐哲学式的沉思气质,通过山的形象来抒写人,写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力量。
今天,这部作品能够在疫情当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上海进行世界首演,这本身就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体现。以这部作品向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和上海人民致敬!
——作曲家郭文景
”
演出最后,胡晨韵邀请其夫人上海交响乐团的刘丽洁,用管子和小提琴为大家献上一曲《一生所爱》,抒发对音乐的热爱,更向大家表达感谢——
“
当决定本场音乐会全部上演原创新作品的时候,说实话我是忐忑的,不知道现场演绎的时候观众们是否会喜欢,但是今天我很开心能够和大家分享与传统不同的当代唢呐作品,能够展现一台从创作理念、乐曲风格、呈现手法等各方面,代表当代唢呐专业创作、演奏新高度的音乐会。感谢上海民族乐团罗小慈团长与所有乐队的演奏家老师们,正是有乐团的全力支持,我们才能在艺术中海阔天空,任意翱翔。
——乐团唢呐演奏家 胡晨韵
”
演出收获观众们的热烈好评,著名唢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前唢呐声部首席杨礼科老师和乐团终身艺术顾问顾冠仁老师也来到了现场观看,对本场音乐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
在这场演出中,很高兴看到中国民族乐器唢呐有了三首当代原创新作的诞生,无论是唢呐的独奏,还是整体乐队的呈现,此次都展现出了高质量、高水准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养。三首新作品需要演奏家和乐队,在短时间内切换投入到截然不同的精神意境中,尤其是郭文景老师的《山魂》令人印象深刻,感受到了乐团演奏家们技法和艺术理解上的突破与提升,充分把握曲目气质上的深度内涵。
——乐团终身艺术顾问 顾冠仁
”
未来,乐团将持续推进
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
将陆续推出乐团
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
竹笛声部首席金锴等人的专场音乐会
为优秀业务骨干
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和舞台实践机会
发挥他们的深厚实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战略性、系统性地助力
乐团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