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九曲
DA HE JIU QU
一首全景展现黄河流域
多彩音乐文化的秀美音诗
一部奏响大河奔流沿线地区
魅力风采的民族交响组曲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携手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广播合唱团
第三届中国广播艺术团
艺术季闭幕式重点演出
《大河九曲》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以民族管弦乐队为艺术表现的主体,其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黄河流域九个省(自治区)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曲以及曲艺及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创作上深刻探究黄河流经地区音乐文化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指挥:彭家鹏
国家一级指挥、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电影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澳门中乐团(2003—2016)、中国东方交响乐团、东方中乐团、河南交响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韩国釜山国立国乐管弦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常任客席指挥。
自20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指挥“中国—维也纳新春交响音乐会”后,他连续1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世界各大乐团,引起巨大轰动,为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率团赴瑞士、德国、美国举行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应邀指挥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捷克、乌克兰及奥地利的著名乐团。奥地利《信报》称他为“兼有日本小泽征尔和意大利指挥大师穆蒂的指挥风范”,当代奥地利最具有权威的音乐评论家辛科•卫奇评价他“生机盎然、热情洋溢、手部动作快而线条优美,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学贯中西,并积极付诸于中国民族歌剧和民族交响音乐的探索与实践。曾在第一届中国歌剧节担任指挥(中国歌剧“原野”)和第二届歌剧节(意大利歌剧“茶花女”)获奖;他天赋异禀,以富有魔力的指挥棒感染舞台上下。顶着多家著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头衔的他“浑身都是音乐”,被誉为“天才指挥家”。在2021年获得奥地利音乐剧院奖、指挥音乐文化艺术成就奖。
作曲:白浩钰
青年作曲家,中国广播艺术团驻团作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承我国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教授。
多年来活跃于舞台剧音乐创作、民族管弦乐创作以及影视配乐等领域,创作作品涉及体裁、题材广泛,多次获奖,与国内外著名乐团多次合作,多部作品成为乐团保留曲目,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地区上演,广受赞誉。
舞台剧音乐创作:
音乐剧《悟因楼》;大型3D舞台秀《传奇遵义》;大型实景剧《太行山上 太行人家》、《独山盛典》、《西宁盛典》以及我国首部大型沙漠实景剧《敦煌盛典》;与著名作曲家雷蕾合作,为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金沙江畔》以及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原创歌剧《武则天》、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歌剧《刘三姐》配器。
民族管弦乐创作:
曾受邀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多家民族管弦乐团委约创作,多部作品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代表作弹拨乐组曲《情系弹拨》;二胡协奏曲《春窗晓》;板胡与大提琴协奏曲《花儿随想》;古琴协奏曲《侠风禅影》;民族管弦乐《民风组曲》、《云上丹寨》等。
影视剧作品:
电视剧《生活有点儿甜》片头主题歌《棉絮情思》作曲;数字电影《美丽的桑园坪》电影作曲;院线电影《幸福马上来》电影作曲;院线电影《战火中的芭蕾》音乐制作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
为天津全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二青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武汉军运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视频转播片头音乐作曲。
作词:陈心杰
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青年民族音乐学学者。2022年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本科及硕士期间,就开始在学术研究之余创作歌词,曾参与作曲家唐建平的音乐诗剧《牛郎•织女》、王丹红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大地悲歌》、白浩钰的女声合唱与民族管弦乐《破晓》及大型实景剧《独山盛典》、《西宁盛典》,以及陈思昂的侗族歌剧音乐会《行歌坐月》等作品的歌词创作。
姜克美
著名胡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名誉首席,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CCTV“光荣绽放•十大二胡演奏家”,华乐论坛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
岳 璐
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国家二级演员
中国音乐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师从于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
马 佳
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音乐系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师从男中音歌唱家宋一教授,著名声乐教育家孟玲教授。
高 宏
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运城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运城市打击乐学会会长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副主席
运城市民族乐团、运城市交响乐团、运城市文工团打击乐首席
包额尔敦毕力格
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
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
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年马头琴乐团首席、博德乐重奏乐团团长
战旗乐队马头琴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牧骑艺术总监
通辽市扎鲁特旗乌兰牧骑艺术总监
邓超然
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民族声乐表演专业,师从于孟玲教授。
卓玛加
藏族,来自青海,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民族英才班声乐专业。
而车扎西旦珠
藏族,中共党员,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民族英才班声乐专业。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成立于1949年的国家级乐团,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的五个分团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拥有近百人的演奏编制,气势恢宏。七十多年来,在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确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和打击乐为基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基本构架,为民族交响乐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乐队基本构架模式已经被国内外许多民族管弦乐团广泛参照。
七十多年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形式多样的演出给人们带来鼓舞、激励和美的享受。许多创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经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曲目。乐团演奏和录制了几千部(集)的电影、电视、广播、磁带、CD等,为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七十多年的艺术成就中,乐团培养和造就了众多艺术家,不断涌现出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著名艺术品牌,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先后出访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增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
中国广播合唱团
中国广播合唱团是国家级的专业合唱团体。一九五三年始建于上海,在几十年的艺术发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歌唱家及艺术家,如指挥家聂中明,滕矢初;歌唱家朱崇懋,王凯平,方初善,殷秀梅等。一九五七年在演出归国后,在国内举办了首次无伴奏音乐会;一九六四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实《东方红》的排演;一九八八年参加在日本宝冢举行的国际室内合唱比赛,荣获三项金奖,一项银奖;一九九一、一九九二、赴日本演出;二零零零年六月在故宫午门参加了“世界三大男高音音乐会”的演出,受到广泛好评。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观看了由广播合唱团参加演出的音乐会,并高度赞扬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