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广东传统乐器喉管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11-30

历经千年演变的广东乐器

喉管是在中国民间乐器管子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一种双簧气鸣乐器,由一根竹管和一个芦苇制成的哨子组成,演奏者用竹管上的音孔和哨子的吞吐控制音高。喉管的音色嘹亮,带有浓厚的鼻音,适合演奏一些感情丰富的乐曲。

管是古代龟兹的乐器,于隋朝传入中原,后来再由北方传至南方。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多数用作演奏广东音乐和粤剧伴奏,后来流行于两广地区。经过千多年的演变,喉管也发展出不同款式。

今次音乐会使用的四种喉管,包括短喉管用于广东音乐硬弓组合中,音色爽朗;长喉管可用于广东音乐软弓组合,亦比较常出现在粤曲伴奏中使用,音色沉实而带有鼻音;音域在长筒和短筒之间的次高音喉管,音色同样能兼容爽朗与沉实的感觉;低音加键喉管乃大型中乐团常用乐器,音域较广,擅长演奏不同调性的乐曲。

拣选乐曲全都充满童年回忆

以喉管这广东乐器为主题,音乐会当然亦主打广东音乐,今次负责选曲的马玮谦,表示乐曲都是他喜爱的,当中不乏他自小接触的经典,例如音乐会开首的《流水行云》、《下渔舟》及《禅院钟声》等,是小学时跟随父亲口传心授学习的。

马玮谦家人及喉管大师陈添寿

其中由已故喉管大师陈添寿演奏的《流水行云》,更带给他满满的童年回忆和感动。除此之外,马玮谦亦拣选了陈添寿串谱的《百花亭闹酒》,以及他作曲的《春风笑语》,观众可以借此欣赏一下喉管大师的作品。

两首高难度新曲世界首演

乐团亦邀约了卢伟良及谭逸昇为“物换星移 - 仍在耳边的喉管声音”谱写新曲《叉烧包狂想曲》及《物换星移》,都是高难度的世界首演委约新作品。马玮谦透露,卢伟良创作的《叉烧包狂想曲》灵感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叉烧包 谁爱吃刚出笼的叉烧包”,是为他度身订做的曲目,风格走中西合壁路线,绝对会令观众耳目一新,听完后大家又会否突然想起吃一个叉烧包呢?

马玮谦

《物换星移》由年轻音乐家谭逸昇为音乐会点题创作的。谈到二人合作缘起,马玮谦说谭逸昇是新声国乐团成员,而他的父亲马荣城是该团创团团长,算是早有渊源。这次找谭逸昇合作,他说希望将“物换星移几度秋”当中有何会失去,又有什么可以留下的概念融入作品之中。马玮谦希望打破中乐比较常见的雄壮式结尾,用较为淡出的方式展现,为乐曲注入与别不同的新面貌,亦为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

音乐会详情

时间: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20:00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剧场

艺术指导:周熙杰

指挥︰卢伟良

节目统筹、喉管:马玮谦

购票方式

FROM:香港中乐团HKCO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