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新加坡华乐节2023 | 闭幕音乐会:华乐风采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9-07

新加坡华乐节2023

闭幕音乐会

“华乐风采”

Ding Yi Music Company Presents

​新加坡华乐总会迎来十周年志庆,将于2023年8月20日至9月10日主办期22天“第三届新加坡华乐节 2023”。华乐节闭幕音乐会将于9月10日,下午5点,假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隆重举行。音乐会由文化奖得主、新加坡华乐总会会长郑朝吉博士及鼎艺团驻团指挥黄德励联合执棒指挥鼎艺团,呈献《华乐风采》- 新加坡华乐总会十周年暨华乐节闭幕音乐会。


01 主宾

马炎庆先生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


02 日期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17:00


03 地点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04 订票

琴馆团购价为13新

支付方式:

银行转账DBS Current

072-010528-1

Paynow(UEN):201909466D

订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截止于9月10日17:00)

其中一个节目是钟老师新创作的琴曲

与其他3位老师共同演绎

古琴、箫、笙与华乐室内乐

《渔樵》|钟之岳 作曲

指挥:黄德励

古琴:钟之岳

箫:陈庆伦

笙:郑浩筠


作品介绍

三重奏与乐队《渔樵》

渔樵耕读,向来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本作品通过使用古琴曲《渔歌》和《渔樵问答》两首作品的素材作为动机,运用古琴与笙箫之间的音色对比,强调商和羽两个调式调性的色彩转换,尽力诠释古人豁达的精神追求。


钟之岳 古琴

上海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获得者;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及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等外聘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琴会理事、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古琴协会会长、上海笙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古琴学会常务理事等,原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家。

自幼学习音乐, 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徐超铭教授主修笙演奏,戴晓莲教授副修古琴演奏,并先后师从作曲家黄磊、徐坚强及罗伟伦学习作曲。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破格提前一年毕业,并被推免保送成为上音首位笙硕士研究生。也是本院民乐系历史上唯一一位双料殊荣获得者。

曾荣获“2009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笙中青组第二名(银奖),其作品民族室内乐《本末》荣获2007年上海音乐学院首届“祥音杯”民族乐器室内乐作品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其演出足迹及讲学经历遍布欧亚大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十余座城市及新加坡等地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如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笙艺术周开幕式暨《“自由簧的‘笙’音”——钟之岳协奏曲专场音乐会》、《“凤鸣琴笙”音乐剧场——钟之岳笙、古琴专场音乐会》保利院线全国巡演等。录制出版了多张个人专辑,编写并出版《笙综合练习与移植曲集》、《纸短“琴”长——古琴流行改编曲谱集》、《新加坡古琴考级曲集》等乐谱。应邀为多部游戏录制古琴音乐,如《忘川风华录》、《天谕》、《逆水寒》等。2016年11月,与小提琴家吕思清、歌唱家张宁佳及新加坡华乐团,在新加坡本地首演由赵季平创作的小提琴,古琴,女声与乐队作品《幽兰操》;2020年受新加坡艺术理事会资助,与大提琴家秦立巍合作录制古琴与大提琴《李香兰/秋意浓》;由其改编及演奏的爵士笙与乐队《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多次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伉俪、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伉俪献演,并随新加坡华乐团在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演出。


陈庆伦 箫


新加坡青年笛子演奏家,音乐制作人,创意总监。现任回响吹打团艺术总监、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笛子学会秘书长、音乐之家(新加坡)创意总监、新加坡[和]乐队艺术总监、印象南洋音乐协会副会长、新加坡艺术学院及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笛子导师。2014年在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奖学金赞助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师从詹永明教授。之后到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也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一位毕业于博士的华乐留学生,师从张维良教授与赵塔里木教授。

出生于新加坡的庆伦在多元文化的城市成长,从小耳濡目染地接触各民族笛子,使他产生浓郁的热忱,向尺八大师上野宏秀山(Ueno Koshuzan)及印度笛子大师加尼韦诺南·拉特南(Ghanavenothan Retnam)等大师学艺,其中还荣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举办的2014全国印度音乐比赛(公开组)笛子比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2023年,他与朋友开始录制”Your Impression of Nanyang” YouTube 视频探讨本土多元的文化。

为继续促进笛乐的发展,他在2015年于新加坡华乐总会和新加坡笛子学会的支持下举办首届《新加坡笛子节》,吸引了海内外的名家一同欢庆新加坡笛子的发展。在2017年,他把舞台带到国际,担任首届《东盟-韩国笛子节》总监,以11国笛子专家聚集菲律宾、韩国进行为期两周活动,推动笛子在东南亚的发展。在2018年,为庆祝51周年东盟在新加坡轮值国举行,庆伦与新加坡笛子学会组办《传统笛子节-东盟、中国、韩国、日本》,总策划为期4天的活动,供29项节目,吸引了各国传统笛子大师前来欢庆。

庆伦积极表演,教育和学习,希望通过他的音乐吸引更多新加坡人和世界各地的人。


郑浩筠 笙

笙演奏家,现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同时担任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导师、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委员、新加坡笙协会荣誉理事及新加坡合笙乐团艺术指导。

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获颁授音乐学士(一级荣誉)学位,师承郑德惠主修笙及阎学敏副修中国敲击乐,亦曾获胡天泉、翁镇发及卢思泓等笙名家指导。多年来获奖无数,曾获颁授「醉人音乐奖学金」、「葛量洪奖学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金」、「星展亚洲创意奖学金」等。

多年来曾亮相于多个国际艺术节,如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等;近年演出包括 2018年5月获香港演艺学院邀请担任到访艺术家,与学院中乐团演出伍卓贤的笙协奏曲《七月》;2022年6月与新加坡华乐团演出伍卓贤的笙协奏曲《粤语残片》;同年9月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举办「凤声无寻处」演奏会,首演多首笙乐作品,包括陈庆恩的《碧桃千树花》、冯国峻的《指尖舞》等;2023年3月获邀于第51届香港艺术节举办《笙世界音乐会》,首演罗健邦的《侠舞》、冯国峻的《5D!》及赵俊毅的《映月》等;同月与新加坡华乐团演出邓乐妍的笙协奏曲《熔》。

移居新加坡后师承罗伟伦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曾获新加坡华乐团、鼎艺团、 紫色交响乐团等团体委约创作。目前于本地多间中小学担任指挥及导师,其学生曾先后多次于新加坡华乐比赛获奖。


黄德励 指挥

黄德励自求学时期就对指挥抱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在郑朝吉博士的影响与教导下,指挥成为了他的梦想。2014年,黄德励成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杨又青教授,他也在多位著名指挥大师如叶聪的悉心指导下学习指挥艺术。他希望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升鼎艺团的艺术水平。

2013年,黄德励被选上台北市立国乐团举办的国乐研习营-指挥大师班,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教授以及瞿春泉老师担任指导。续2015年被选上新加坡华乐团指挥工作坊,在指挥家叶聪的悉心指导下,指挥新加坡华乐团。

黄德励在2004年与2006年获得福建会馆艺术奖学金,2014年荣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艺术奖学金攻读指挥硕士学位。他也多次代表新加坡出访多个国家与地区演出,如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英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

黄德励于2016年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举办黄德励指挥硕士音乐会暨顾冠仁先生新江南丝竹作品音乐会,与顾冠仁先生联合执棒。同年也担任亚洲文化交响乐团指挥,也被新加坡海峡时报报导他为新加坡杰出国家艺术理事会奖学金得主之一,并为其做专访报道。

目前,黄德励也是鼎艺团的驻团指挥。


鼎艺团

成立于2007年的鼎艺团,是新加坡最杰出的华乐室内乐团之一,宗旨在通过演奏华乐传统音乐与跨流派现代作品,弘扬与推广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其中首创两个华乐界重要项目,鼎艺华乐室内乐节以及新加坡国际华乐室内乐作品创作曲比赛与论坛——作弹会。成立翌年,乐团荣幸邀得多位乐坛名家如闵惠芬、陆春龄、龚一、冯少先等同台演出,亦成功首演多部由海内外作曲家创作的优秀华乐室内乐作品。

鼎艺团也曾代表国家多次受邀海内外重要演出及音乐节,积极推动带有新加坡特色的华乐室内乐。鼎艺团于2019年荣获第三届新加坡华人文化贡献奖(团体奖)及2016年开始,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补助计划下的主要拨款。预知更多详情,请浏览鼎艺团网页www.dingyimusic.com。

FROM:新加坡龢樂斋古琴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