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报名
选手扫描二维码
自行查询初赛成绩
进行决赛报名
决赛报名截止:
2023年9月24日24:00
决赛时间:
2023年10月4日
决赛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五一广场西楼(鄞州区中山东路2233号)
决赛注意事项
01
注 意
1.为保障本次展演顺利有序,请选手完成决赛报名后将决赛信息(含候场时间、赛场、照片的页面)截图保存,在候场时间之前抵达候场区签到,按候场时间准时在候场区候场,组委会会有工作人员带领各位选手从选手通道入场比赛。
2.所有专业均在专业的剧院、报告厅等室内场所进行展演,且现场会设置足量的观看位置,各位可以免费入场观看;请大家保持安静,文明观看,不要跨过隔离区域进入评委或选手区域,以免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02
常见问题解答
问:场地距离机场和火车站的距离?
答:宁波栎社国际机场22公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乘坐轨交2号线红联方向,11站后至鼓楼站换乘轨交1号线霞浦方向,8站后至福庆北路C口出,步行800米约18分钟,全程约1小时)
宁波火车站10公里(宁波火车站乘坐轨交4号线慈城方向,2站后至大卿桥站换乘轨交1号线霞浦方向,10站后至福庆北路站C口出,步行800米约18分钟,全程约40分钟)
问:自驾如何抵达赛场,现场可以停车么?
答:自驾的选手可以导航到宁波市五一广场西楼,终点位置有地下停车场,进入地库以后左转,然后直行到底即达,届时地下停车场也会有相应的指示牌,请各位留意观察。
问:周边比较方便的酒店有哪些?
答:豪华型:宁波朗豪酒店(步行400米),宁波逸东豪生大酒店(步行1.9公里),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驾车4公里),宁波洲际酒店(驾车4.6公里)。
高档型:宁波海逸大酒店(步行800米),曼居酒店宁波东部银泰城店(步行900米),宁波逸东诺富特酒店(步行1.2公里),和颐至格酒店宁波东部新城会展中心店(步行1.3公里),汉雅开元美途酒店宁波东部新城会展中心店(步行1.3公里),宁波东部新城希尔顿欢朋酒店(步行1.4公里),宁波东部新城云睿酒店(步行1.5公里)。
以上信息谨供参考,组委会不提供酒店预定服务,还请各位选手自行通过其他平台预定。
问:演奏时长和曲目有规定么?
答:选手上台后开始计时,非专业组最长时间不超过4分钟,专业组最长时间不超过6分钟,时间耗尽会有工作人员喊停,请各位选手合理安排曲目。评委亦有权在比赛期间终止比赛,但不影响比赛成绩。曲目可与初赛重复。
问:比赛现场提供什么乐器?现场是否有工作人员帮忙调琴?
答:现场提供三角钢琴、扬琴、古筝(传统定弦D调、G调、C调)、爵士鼓(五鼓七擦)。现场不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调音,但如果有特殊情况的确需要的,请及时到签到处寻找工作人员帮助。比赛现场提供的乐器选手亦可选择自带。
问:是否会有更衣室、化妆师、琴房练习?
答:组委会不提供更衣室,如需更衣可于洗手间内更换。现场也不提供化妆师和琴房练习,还请谅解。
问:现场会针对身高不同提供不同高度的椅子么?
答:现场会有高、中、低三种椅子供选手选择,届时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好,请大家放心。
问:可以看谱演奏么?
答:除小军鼓专业外,其他专业要求全程背谱演奏,现场不提供谱架。
问:声乐、爵士鼓、流行萨克斯等专业的伴奏怎么提供给组委会?
答:请于9月28日前发送MP3格式的伴奏至组委会指定邮箱:
huayincup2023@163.com 或
songwenyue0219@foxmail.com;
为以防万一,请现场再带一份U盘备份。
决赛评委简介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春园
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协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陈春园是上海第⼀位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硕士,师承王永德教授。自1998年留任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师以来,其教学风格以规范严谨,因材施教著称,教授的学生曾多次获得国家级专业赛事的最高奖项。2012年组建“四君子”胡琴重奏组,委约创作、改编移植了一批胡琴室内乐作品,在胡琴室内乐这个全新的领域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尝试。在学科教材建设方面出版《胡琴重奏曲集》、《二胡音阶琶音系统练习》等、出版《中国二胡》等个人独奏专辑。
段皑皑
二胡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二胡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曾任上海东方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的二胡首席。以独奏家身份应邀出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闭幕式音乐会,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新年音乐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世界广播日庆典音乐会等重大音乐会中担任特邀独奏家。多次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苏州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国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演出。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和专题讲座。应邀担任各类音乐赛事的专家评委和各大院校的艺术评审专家。先后录制出版了大量的个人专辑和书籍,其中多项入选上海文艺人才基金资助项目。近期出版有《心香-段皑皑二胡独奏专辑》《芦苇荡咏叹-段皑皑二胡协奏曲专辑》等,编著有《弓弦琴韵-段皑皑二胡演奏艺术》《琴声放歌-建党百年百首二胡曲集》。
顾晓燕
浙江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古筝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第十三届中国金钟奖古筝决赛评委会委员。
刘 捷
二胡演奏家、指挥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委员会常务理事,上音附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上海财经大学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常任指挥。在上音就读期间,先后师从卢建业教授、王永德教授,曾获得 “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专业组优秀演奏奖,同时随著名指挥泰斗夏飞云教授学习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在校工作期间,多次获得贺绿汀教育奖、唐君远基金会“优秀教师基金奖”等;曾出访美国、德国、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进行演出讲学;2006年、2013年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师生音乐会。
曾培养多位优秀二胡专业学生,分别在金钟奖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文华奖金奖,“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在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中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其指挥的上音附中民族乐团,于2001年获得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银奖,2002年获得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金奖。其指挥的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蝉联3届全国金奖。
刘 恋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歌剧导演,上海艺教协会会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女高音歌唱家刘若娥教授、歌剧导演陈尚明教授、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教授;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女中音歌唱家Canetti Giovanna教授、歌剧导演Laura Cosso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师从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教授。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金钟奖,第十二届意大利奥尔维托国际声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
桑 梓
钢琴家、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键盘教研室主任。12岁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200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获得钢琴演奏专业学士学位。随后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继续深造,主修钢琴表演专业,辅修羽管键琴(Harpsicord)演奏及羽管键琴调律,2009年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的钢琴表演专业硕士学位。
施文卿
上海新艺民族室内乐团琵琶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张铁副教授。上海市妇女代表。琵琶声音遍布全网游戏音乐。文华奖、cctv大赛组合金奖得主。曾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捷克、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台湾等地演出深受好评。也走访了国内各个城市巡演,演出700多场次。
苏 潇
作曲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创新团队成员。其创作风格体裁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合唱、爵士乐和舞蹈音乐,是一位多元化的创造性作曲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王建民教授,邹建平教授,贾达群教授。2010年作品《烙印II》作为世博系列活动演出于上海荷兰文化馆,2019年入围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最佳编配奖。
曾获多项国际、国内作曲奖项,包括2020iSING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苏州金鸡湖全球交响乐作曲大赛以及第八、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等。他还受到过美国Roger Shapiro基金会委约,是获得该项目资助的全球第一位青年作曲家,作品入选过六项国家艺术基金和一项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2021年应南京民族乐团委约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专场《莫愁》,并于2022年成功举办苏潇个人作品音乐会《盛世安歌》。
所指导的学生获卢森堡打击乐协会举办打击乐作品比赛唯一大奖,成为2018年世界打击乐演奏比赛指定曲目;上海市教委第三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第一名;第九届“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一等空缺)等。
陶 乐
小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副教授。9岁考入上音附小,先后师从吴菲菲教授、周彬佑教授、郑石生教授,丁芷诺教授。
陶乐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音乐比赛的奖项,包括2001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协奏曲比赛金奖,2003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全国小提琴比赛银奖。2005年首届上音大洋文化室内乐比赛第一名。在校期间陶乐先后担任上音附中管弦乐团首席,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首席。200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近十年,当时是中国最年轻的职业乐团首席。2008年,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小提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大赛评委。2013年,他的“Rococo”三重奏组,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与弦乐重奏比赛银奖。2014年,获得香港国际弦乐公开赛颁发的优秀导师奖。2015年,加入上海市青年艺术联合会。2017年,正式留校任教,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专业教师。2018–2020年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英才导师奖。2022年经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权,并经欧洲集邮协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艺术财经杂志等国际权威文化机构一致推荐,推选为“国际和平艺术家”。
近年来,陶乐在培育学生上,转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作为小提琴独奏家,陶乐曾与诸多海外乐团以及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团合作过,比如德国慕尼黑爱乐,加拿大NEC爱乐,芬兰科普欧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等。获得“金钟奖”后,受邀在上海交响乐团125周年庆典上演奏。当然,他也是一些知名乐团的客席首席。
关于陶乐的演奏,西方媒体称他为“真正令人激动人心的小提琴家。芬兰时报在他的独奏音乐会后这样评价他:“他的演奏浑然大器却不失精致。”
王俊侃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竹笛博士(在读),CCTV“光荣绽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市教委上音附中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科室负责人,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音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玉屏箫笛乐团副总监。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及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副教授。
王俊侃是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中国权威竹笛专业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多年来他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多次受央视音乐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录制个人独奏、重奏节目。出演了多部当代作品:如: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中国随想曲》、《飞歌》、《竹枝词》、《笛域千秋》等,并带着这些作品与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
2015年王俊侃受邀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音乐艺术院校成功举办其个人全国巡演笛箫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他曾先后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图书馆、宁夏大学等举办中国民族吹管乐专场讲座;受邀担任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邀请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竹笛邀请赛等赛事评委;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
“王俊侃的演奏为苍劲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灵魂。”——音乐周报乐评。
吴旭东
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永德教授。
主要获奖情况有:第二届“中国文化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二胡青年专业组铜奖;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邀请赛三等奖;首届“敦煌杯”国际网络二胡大赛青年职业组银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优秀演奏奖;首届“全国高等音乐院校二胡作品比赛”最佳演奏奖;上海市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第四届“金芦笙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拉弦类专业B组优秀指导教师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夏 扬
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音乐活动家,笙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民族乐团,山西民族乐团艺术顾问。原浙江民族乐团团长,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
应皓同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扬琴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应皓同六岁跟随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敏清先生学琴。
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彭璐老师,洪圣茂教授。
198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洪圣茂教授。在校期间,参加了由洪圣茂教授组建的上音附中丝弦五重奏组,并多次参加校内外重大演出活动,为以后的专业及室内乐教学积累了大量经验。
199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郭敏清,成海华两位老师,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专业优秀奖”,“人民奖学金”等奖项。
1999年以全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扬琴专业教师。任教期间,在原有教材基础上,重新编定教学大纲,以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演奏。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多次受邀出访德国、新加坡、菲律宾、荷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交流和讲学。多年来组织、策划校内外众多演出、交流活动。
201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园丁奖”。并多次获得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君远奖”二等奖、贺绿汀基金会优秀艺术辅导奖、鼓励奖、上音附中“校长奖”、“校级项目”一等奖等。所教学生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银奖、展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
张 亮
上海戏剧学院琵琶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1995年起多次为上海音乐学院校外艺术考级录制示范演奏音像。201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优秀奖。曾应邀出访过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地。从教至今已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学术论文《中国琵琶指法符号系统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2012年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参加上海教委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2019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师(艺术)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
张 铁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自幼随父张祖培学习琵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师从孙维熙,吴俊生,陈泽民,林石城,刘德海老师学习,毕业后先后任职于总政歌舞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曾出版若干琵琶专辑与琵琶论文,出访亚欧美多国演出,所授学生多次获各类比赛奖项等。
庄雅文
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
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琵琶演奏专业学士,师从纪永滨、钟佩玲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琵琶演奏专业硕士,师从李景侠教授。为上海琵琶艺术的传承、教育与推广组织了大量琵琶展演交流活动。参与编著出版物《琵琶艺术理论与研究文集》。2022年,致敬中国琵琶艺术传统系列一《平湖派艺术传承》活动,担任统筹及《阳春古曲》演奏。获2023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琵琶展演优秀指导教师。
奖项设置
决赛晋级后,单项类奖项以年龄及专业组别进行划分,组合类奖项不分年龄组别,每个组别设:特别金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鼓励奖。(可并列、可空缺)
本次展演组委会拥有此章程的最终解释权。
2023第四届“华音奖”全国艺术展演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