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
中秋月圆夜
紫禁城里望明月 清歌一曲寄相思
Q: 本场音乐会的16首曲目中,有10首与月亮相关,同时还有以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在您看来,这些以古代、近现代诗词编排的曲目,有怎样独特的韵味?
甘露露:艺术歌曲的特质就是诗、歌、琴三者的高度融合,各展其美又互为升华。在这类歌曲中,作曲者通常不会去“改编”诗词,而是展现诗词的原貌,并用音乐的语汇丰富它的表现力。本场音乐会只有一首《春江花月夜》的歌词是作曲家徐景新先生根据多首古诗重新编写的;另一首由英国翻译家Launcelot Alfred Cranmer-Byng(1872-1945)翻译的李白《静夜思》则可以被视为一首独立的诗作。这些以诗歌为核心的歌曲,与民谣类歌曲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以传播为第一目的,而是以展现诗歌的内容为先,当然它也不排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和声,但不会为了“朗朗上口”而去破坏原诗的结构和意境。在这场音乐会上,我们会连续演唱《静夜思》的原诗和英文译诗,作曲分别是中国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和德裔作曲家华丽丝女士,同样的内容,因为语种的不同,音乐所展现出的律动与织体也截然不同,这或许是艺术歌曲最为微妙与迷人之处吧。
Q: 音乐会上下半场分别有不同版本的《水调歌头》《月光》,以及中、英文两版《静夜思》作品出现,在作品呈现、编排、情感表达等方面有何不同亮点?
甘露露:艺术音乐的创作是以艺术家为核心的,不同的作曲者对于同一首诗的理解一定有所区别,哪怕是同一位作曲家,在不同的年龄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视角和表达方式。比如法国诗人Paul Verlain(1844-1896)的名作《月光》,很多作曲家都曾为它谱曲,特别是德彪西,先后三次为这首诗谱曲,其中最著名的是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月光》,还有两次是以歌曲的形式呈现,每一次创作都有着全新的形态,但又与原诗高度契合。这场音乐会我们将演出德彪西的两版《月光》和另一位法国著名作曲家福列为同一首诗谱写的歌曲。同样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被后世谱曲最多的宋词之一,这次我们选择了作曲家陆在易先生的版本开场,周家声先生的版本压台,各异其趣,殊途同归。
2023年9月29日 中秋节 19:30
月明千里 乐满中秋—赏乐音乐会
女高音:甘露露
竖琴:孙诗萌
大提琴:宋昭
钢琴:张佳林
曲目:
月光-大提琴/竖琴 贝多芬曲
月光-女高音/竖琴 福雷曲
月光(1882)-女高音/钢琴 德彪西曲
月光(1890)-大提琴/钢琴 德彪西曲
关雎-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诗经》选 赵季平曲
静夜思-女高音/大提琴/竖琴 李白诗 赵季平曲
Thoughts in a Tranquil Night(静夜思)-女高音/竖琴 李白诗 Cranmer-Byng中译英 华丽丝曲
春江花月夜-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 徐景新 编词/编曲
幽兰操-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 韩愈词 赵季平曲
我住长江头-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 李之仪词 青主曲
水调歌头-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 苏轼词 陆在易曲
水调歌头-女高音/竖琴/大提琴/钢琴 苏轼词 周家声曲
红豆词-女高音/竖琴/钢琴 曹雪芹词 刘雪庵曲
枉凝眉-女高音/竖琴/钢琴 曹雪芹词 王立平曲
送别-女高音/竖琴 李叔同词 J.P.奥德威曲
踏雪寻梅-女高音/竖琴 刘雪庵词 黄自曲
票价:80 120 180 280 380 580元
双人套票:300元 (180*2张) 450元(280*2张)
家庭套票:450元 (180*3张) 650元(280*3张)
扫码购票
艺术家介绍
甘 露 露
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原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师从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迪里拜尔教授。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国家大剧院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曾在第十三届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组等比赛中获奖。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包括《魔笛》中的“夜后”、《西施》中的郑旦、《山村女教师》中的孟秋霞《渔公与金鱼》中的金鱼等等;在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众赞歌”中担任第一独唱女高音。自2021年起被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燕园起航“艺路同行”项目聘为特聘导师。
孙 诗 萌
青年竖琴演奏家,现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竖琴专业。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冠教授;后赴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师从竖琴系主任Eira Lynn Jones教授,获一等荣誉硕士学位。大学期间曾跟随法国著名竖琴演奏家Isabelle PERRIN学习。
作为独奏家登台北京中山音乐堂、国家大剧院、天津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长沙音乐厅、重庆大剧院,及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厅、兰卡斯特大学演奏厅等。合作过的乐团有华人指挥家张弦带领的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英国指挥家Dane Lam、法国指挥家David Greilsammer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以色列长笛演奏家Sharon Bezaly等。与享有盛誉的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多次合作,2012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与张立萍同台演奏竖琴;2015年在张立萍的中国艺术歌曲CD专辑中演奏竖琴,该唱片由环球唱片在Decca厂牌发行。曾荣获威尔士国际竖琴艺术节二重奏比赛第二名,伦敦音乐戏剧艺术节竖琴比赛(开放重奏类)第三名。
宋 昭 AIYS
1998至今,宋昭•阿伊斯以先锋大提琴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国内外音乐会、戏剧、舞剧、展览、影视等前沿艺术领域。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应邀参加香港艺术节、墨尔本艺术节、美国 ASIA Society、美国COIL Festival、Israel Arts Festival以色列国际术节、波兰比亚韦斯托克艺术节、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戏剧节、贝多芬音乐节、克罗地亚艺术节、保加利亚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一线艺术节,并获得德国DAAD文化艺术交流基金高额奖学金,获得已故世界音乐大师Mstislav Rostropovich、Isaac Stern的卓越赞誉,被誉为“天才大提琴家”、“不可多得的大提琴人才”。以策划人、制作人、导演等多元身份,先后制作推出:《耘•无声之境》、《乐•季》、《丝绸》、《七贤》、《座右听音》等大型当代东方音乐艺术项目,其作品赢得包括全球40个国家观衆的高度赞誉。被誉为国内最赋予创造力的多元音乐艺术家。
张 佳 林
合作钢琴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基因”钢琴三重奏组(DNA Trio)成员。199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同年留校在声乐歌剧系任教。他与多位享誉国际的著名歌唱家、演奏家长期合作音乐会,录制CD唱片二十余款,由中唱(CRC)、环球音乐(UMG)、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星外星古典(STARSING CLASSIC)等公司制作发行。作为特邀撰稿人曾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音乐评论及观点文章,著有《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为演出及学术机构、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策划古典音乐推广活动,并主讲声乐、钢琴作品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