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华音专访】对话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力:民族乐器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倪茜 华音网 2023-10-16

导 读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乐器制造行业老品牌,中国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疫情后的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E3馆设立了展位。

初见“敦煌”,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布局令人赞叹。走进场馆,新艺民族室内乐团的演奏家们在敦煌大舞台精彩演奏,特邀的业内专家在敦煌大讲堂上分享民族音乐和乐器制作,两边活动轮番上阵,让人流连驻足。场馆内的布置按照今年的新品特点和主题,分板块对乐器进行展示,前来参观的观众阅读着新品的主题名,身处具象化的场馆,身临其境,对乐器设计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华音网很荣幸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力先生在展会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周力先生分享了自己的“参展感想”,并向华音小编做了简要的”新品介绍”,又结合乐器厂实际浅谈了“乐器厂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延伸”和“乐器改革”这两个方面。

敦煌×华音

 采访对象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周力先生

 采访时间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

 采访地点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媒体服务中心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21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企业旗下拥有中华老字号、上海品牌“敦煌牌”,主要生产古筝、琵琶、二胡、柳琴、扬琴、月琴、阮、笛、箫等民族乐器,产品销往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企业坚持以文化为主线,以品牌建设和创新驱动为两翼、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将民族乐器文化渗透到了文史馆展、社会公益、演艺、教育等多个领域;以“传承经典,引领时尚”为理念研发仿古、时尚、巨型、微型、限量、人文纪念等文化产品,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新活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不但继承了中国民族乐器制作之精髓,更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竭尽全力。


 华音网 

此次参加疫情后的第一次上海乐器展,周先生您对这两天的展会有什么感受吗?

周 力

第一天的感受就非常强烈,整个展馆里的人非常多,大家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过去三年,我们一直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消费者也都是在线上了解企业信息和相关产品资讯。“敦煌”作为行业内的老品牌,已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又通过多年的打造,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积聚了一定的粉丝量。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一出,粉丝也会积极地参与进去。

今年终于能在线下与大家面对面了,我们在展前也是做了充分的预热。展会第一天就明显感觉比2019年展会观众更多,更热情,氛围更好。上海国际乐器展对于一个乐器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方式,能让我们与大家聚在一起,让大家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地了解产品的信息。

敦煌展位现场

 华音网 

虽然数字媒体给大家带来了便捷,但相较于线下,面对着手机屏幕始终是缺少氛围感和参与感。

那么我们说到线下的展品,“敦煌”这次展出了2023-2024的年度新品,每个展馆的布置都很有每个主题的特色,整体的效果特别好,包括“联名款夏日艺境”古筝也是获得了“2023 Music China 全球业界新品首发活动最佳新品”这项殊荣,周先生可以为我们简单地介绍这几个系列的新品吗?

周 力

我们展馆的场地面积是512㎡,每个系列都各具特色。就像您刚刚提到的,整个展馆的视觉呈现方面,是将品牌形象和产品主题进行融合设计的,给消费者创造沉浸观感体验。

分别从每个系列来说, “乐鸣敦煌”是从复原古制乐器来追溯历史,探讨民乐的发展;“融贯东西”是民族乐器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创新合作,蕴含着“艺术作品走进生活”的创作理念。“花开敦煌”则是再次以敦煌为主题,以民族乐器为载体,讲好敦煌故事,让敦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如诗如画”系列中将中国传统绘画诗歌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用民族乐器传达民族审美。“敦敦爱乐”的研发理念就是“打造专属于孩子的第一把琴”,制作出既符合孩子审美,又便于孩子持琴演奏的乐器。

敦敦爱乐                                          花开敦煌

如诗如画                                             融贯东西

总的来说,我们一直认为,民族乐器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民族乐器和传统工艺结合,以民乐为媒介宣传保护我们的制作工艺,就像“联名款夏日艺境古筝”就是运用了非遗工艺。通过设计,它也可以串联古今中外,让艺术切实地走进生活。我们选择跟艺术家合作,由他们诠释工艺美术的美丽,把油画和雕银丝光创新结合展现另一种新的魅力。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引进现代科技和材料,来探索民族乐器制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联名款夏日艺境古筝

 华音网 

周先生说的非常全面,可以感受到所有的设计制造都是延续了乐器厂“打造文化产品”的研发思路,做到传承性、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这些对传统、融合和未来的思考,能让人感受到一个民族乐器制造企业身上肩负着的文化责任。

我们的展位上不仅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乐器,也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些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感觉这些面对面的活动更能拉近老百姓与乐器制作的距离,近距离感受中国的民族美学。鉴于大家的高涨的热情,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展会以外有什么面向大众的服务可以介绍给大家吗?

周 力

我们这次展会除了展示新品,同时还设置了“敦煌大舞台”和“敦煌大讲堂”两个板块,让消费者朋友整个投身在乐器的海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

敦煌大舞台的精彩演出

《老凤祥掐丝珐琅非遗美学体验》现场

有关于“面向大众的服务”是可以归纳进服务行业的,的确我们有一直在培育发展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延伸,但首先要明确,制造业是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企业的脉搏必须聚焦在主营业务上,再慢慢地向外辐射,并且辐射的范围要和主营业务相关。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准则。

近些年,我们针对消费者在音乐欣赏和文化水平方面的提高,每个月在上海音乐厅有举办“玲珑国乐”的演出;针对音乐教育和音乐培训,我们有敦煌艺术学校;未来,针对目前大众对乐器护理的不了解,我们还会提供与乐器保养护理相关的售后服务,并开设线上讲座,由乐器制作大师或者非遗传承人,提供关于民族乐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保养的知识,提高大家对乐器的认识,让自己在家就能保养维护。而且在我们主办的一些大型活动,比如“敦煌杯”的现场,选手们就已经有机会和技师或者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拉弦乐器制作技师曹荣

为大家带来的《拉弦乐器的维护和日常保养》的分享

 华音网 

周先生提到的“乐器护理保养”在现阶段对于教学和演奏来说的确是一个没有太被关注的领域,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让很多好的乐器不能充分发挥应有音色,这块也的确需要乐器厂的专业师傅为大家扫清盲区了。我相信当这块内容的网课上线播出时,一定会进入很多乐友的收藏夹中。

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乐器改革”,这个问题也一直是乐器制作界的热点问题,想听听您对乐器改革的看法。

周 力

乐器本身是器物,器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观,二是功能。“外观设计”在很多人心中不属于改革的范围,因为大部分的乐器改革都聚焦于乐器功能结构上的探索。但乐器应该又要好看又要好听,这两者是不能割裂的。因此我认为乐器改革的基点要明确,不能为了改而改,必须先从实际出发,满足演奏家、作曲家和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改革的受众是什么群体,比如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用琴需求,从而改变一些乐器的尺寸,这也是改革。再比如普通消费者和专业人士的不同需求,我们和中央音乐学院合作研发的多声弦制筝,就是为了满足作曲家的需求。因为传统的五声音阶不足以满足现在不断发展的作曲技法,多声弦制筝不但拓宽了古筝器乐作品的创作范围,也丰富了演奏家的舞台表演形式。

多声弦制筝

多声弦制筝由“敦煌”和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共同研发。一台筝同时具有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演奏时音域范围增大,无需转调。

因此,我们认为改革必须先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要考虑乐器制作的受众而不单单是结构方面的改革,乐器的外观、制作工艺也属于改革。


 华音网 

周先生有关乐器改革的观点的确是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乐器改革对于不同群众来说,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研究者,乐器改革可能是局限于学术领域;而对于普通大众,乐器改革其实有很多层面,但最终是要做到美观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才能让改革落地,真实地走进生活。

最后,感谢周力先生的精彩分享!


编后语

从周力先生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切实考虑实际的企业形象,这是有关传统文化传承和始终把消费者放在首要的实际。

乐器制作是乐器表演的物质基础,民族乐器制作则是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周力先生的对话让小编深刻地感受到民族乐器作为传承精神物质文明载体的重要作用,以及一家乐器制造厂身上所肩负的使命。

其实,让小编深有感触的是有关“融贯东西”这个系列的设计理念。以往我们总觉得发展民族传统就只是以古话古,从我们自己的历史中汲取灵感。但发展民族音乐的办法不能只局限于回望传统,正如“融贯东西”系列和英国国家美术馆联名,让梵高、莫奈的绘画出现在中国的传统乐器上,这是民族乐器和西方人文的交融。这样的交融就像是一张船票,从乐器本身让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从业者看到中国传统乐器,听到民族乐器特别的音色,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旋律动机和语言韵味,更多的学者被吸引来研究我们的民族音乐,最后这艘以民族乐器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之船就慢慢驶向了世界音乐的海洋。

部分图片来源于敦煌牌民族乐器公众号

文|华音网 倪茜

拍摄 | 华音网 姚琳

【转载请注明来源】

FROM:华音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