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回眸|“国韵”——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作品音乐会奏响杭州大剧院
卞婧婧 华音网 2023-11-29

2023年11月28日,“国韵”—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作品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精彩上演。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杨洋,携手板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沈诚教授,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杨靖教授,古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钟之岳副教授,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打击乐演奏家汪晓与杭州爱乐乐团联袂出演。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杭州爱乐乐团承办,得到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并纳入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八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全国展演。

现场,歌剧院高朋满座,作曲系教师们的作品在指挥与演奏家的倾情演绎下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反响。

01

新闻发布会

11月27日下午,杭州爱乐乐团与中国音乐学院就双方这次合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杭州爱乐乐团团长李亮、副团长郭向昀、兼职副团长罗麦朔等,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以及一众教师代表、参演艺术家出席发布会。

杭州演艺集团董事长、杭州爱乐乐团团长李亮发言

很荣幸,这次杭州爱乐乐团能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开展合作。中国音乐学院是一所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办学理念且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的“双一流”音乐学府。像大家熟知的著名作曲家马可、施万春等都是学院的著名艺术家,因此中国音乐学院也被誉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这次的音乐会,来自学院的八位优秀作曲家将带来自己的八部力作,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杭州爱乐乐团作为职业交响乐团,虽然成立仅15年,却已是国内名列前茅的一流交响乐团。乐团曾参加过G20峰会“最忆是杭州” 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受邀加盟“千人交响乐”,在天安门广场献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还参加了中宣部与文旅部共同主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乐团一直秉承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先前杭州爱乐就和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合作成立“上音专业学位实践基地”。这次能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携手合作,是乐团在“名团+名校”合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其实,杭州爱乐乐团与中国音乐学院之间的情谊源远流长。乐团艺术总监杨洋的父母任职于中国音乐学院,2022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和杭州文广集团的支持下,乐团以“柔性引进”的方式,聘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罗麦朔担任兼职副团长。所以此次双方的合作也是一种必然。我相信,双方密切合作后,乐团可以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帮助作曲系对创作的作品有更好的艺术呈现,而作曲系可以借助自身实力,帮助乐团打造更多、更优秀的委约作品。

最后,再次对高主任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各位教授、各位老师以及参加这次演出的艺术家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并期待双方的进一步合作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发言

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杭州爱乐乐团协办的“国韵”——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作品音乐会,将于明晚奏响杭州大剧院。在此,我代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向为支持本次音乐会的杭州爱乐、杭州大剧院各部门领导、同仁以及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杨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近年来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平台,在创作、教学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我们拥有一支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师资创作队伍。形成了70、80、90后这样一批中青年教师创作团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打磨,开拓携手国内一流交响乐团、指挥家、演奏家合作的发展路径。近年来,我们与中央芭蕾舞团 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上演了多场师生新作品音乐会,反响热烈。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成长迅速。此次与杭州爱乐合作,更是开启了与国内一流交响乐团合作的里程碑。众所周知,杭州爱乐是国内久负盛名的职业交响乐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已是国内名列前茅的一流交响乐团。乐团不仅是国内各类重大庆典活动的主要参演单位,还长期致力于与知名院校的合作。这次能与杭爱携手,可谓是强强联手,这也体现了中国音乐学院为提高创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搭建高水平演出平台,提供优质土壤,高质量、高水准呈现所做的努力。

明晚的音乐会,即将上演作曲系教师创作的八部体裁各异、题材多样的作品,均来源于各乐团委约、学校项目支持或比赛获奖的精选佳作,每一部作品都倾注着作曲家对技术与风格层面的完善创新和对审美与精神层面的深度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半是运用中国民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这些作品不仅表达着作曲家根植于中华文化精髓,通过管弦乐形式谱写“中国声音”的探索与进步,也反映着中国作曲家对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音乐思考。

本场音乐会策划之一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年轻教师罗麦朔教授,他兼职于杭州爱乐,为促成此次音乐会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还邀请了板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沈诚教授,琵琶演奏家杨靖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家钟之岳副教授,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为我们的音乐会完美呈现助力,在这里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

昨晚,我来到杭州问询老师们排练的情况,大家纷纷为指挥家杨洋、杭州爱乐乐团及各位演奏家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和精湛技艺感到倾佩和感动。再次向李亮团长、杨洋指挥和乐团所有演奏员及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明晚的音乐会,预祝音乐会圆满成功!


作曲系教师代表罗麦朔、朱琳发言

02

音乐会现场

本场音乐会上演了作曲系教师近年来创作的八部作品,均来自各乐团委约、项目支持或比赛获奖的精选佳作:谢文辉《鼓瑟笙鸣——鼓乐》、刘青《南音随想》、商沛雷《八仙》、罗麦朔《宋韵三叠》、朱琳《冬景》、阮昆申《启·承》、王东旭《待云雾散去》、胡廷江《狮子楼》(按演出顺序)。演出前三天,全体作曲家和演奏家前往杭州,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当中,共同就创作和演奏中的细节问题与乐团和指挥反复沟通打磨,确保音乐会完美呈现。音乐会当晚,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等嘉宾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以谢文辉《鼓瑟笙鸣——鼓乐》开场,作品创作灵感源自九曲黄河的乾坤湾,表达着作曲家内心对壮美山河的敬畏之情。音乐由快板而起,管弦乐队在快速切换的音响画面中营造出激情澎湃的气势,随后,在弦乐固定音型的烘托之下,打击乐演奏员汪晓气定神闲地敲击着主要节奏音型,不同乐器组间音色音响的转换与独奏打击乐在对话、烘托、融合的关系中此消彼长推出高潮,音乐的最后,小号深情吹响后强力收束,赢得听众叫好声不断。

打击乐 汪晓

刘青《南音随想》的创作构思强调以不同乐器组在织体间的多种对位关系来塑造音乐形象。音乐的开始,福建南音《走马》的曲调素材,通过木管声部相继模仿灵动地推进,随即传来弦乐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与之形成织体间的紧打慢唱,第二部分突出长笛与大提琴的对话,浪漫性的主题旋律在音响的前景中不断盘旋升温,最后在紧张的节奏脉动中,源自第一部分中《走马》曲调由弦乐奏出,生动传递着南音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的风格特点。

商沛雷《八仙》的创作题材博人眼球,音乐亦生动活泼,通过五个乐章的形式,生动塑造着八位神仙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其中,每个乐章都有代表性音色或音响作为角色表达的主体,比如,第一乐章用弦乐高音区加之清亮的木管和打击乐器构建空灵通透的音响效果,表达吕洞宾高雅淡泊的文人气质;第二乐章用木鱼敲击的节奏与大管吹奏的主题旋律结合,表现张老果这位“老顽童”倒骑白驴机智幽默的人物形象,商沛雷对音色音响的新颖把控结合清晰的叙事逻辑,将一个个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听众眼帘。

罗麦朔《宋韵三叠》是为人声、古琴与乐队而作。这首作品是由三个不间断演奏的乐章组成,各乐章的标题与素材直接取自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三首作品《杏花天影》、《古怨》及《玉梅令》并进行重新编创。三个乐章的创作重点分别突出人声、古琴与乐队的表现力,既有细腻而豪放的浪漫情怀,又有优雅深沉的人文气质,以及展现冬日玉梅花开的美好愿景。罗麦朔一以贯之宽广的结构布局、大气连贯的旋律发展加之层次浓密的配器安排,形成一种清晰饱满的音乐气质。古琴演奏家钟之岳与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的出色表现,为该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女高音 郭橙橙

朱琳《冬景》第一乐章传递出了不同的听觉感受。作曲家力图发挥琵琶多种演奏技巧带来音色的丰富性表达,将柳宗元诗作《江雪》中的四句诗词结合京剧韵白的方式予以呈现,以此形成一个“陌生化”主题及音乐要素结构全曲。音乐的和声语言融合着西方频谱技术,音区的分配也有清晰地设计,音色音响营造着“冷系”色调,乐队将独奏的语汇放大、延伸并细腻地衔接,表现出孤独的独钓者与遐景苍茫的意境。杨靖教授的演绎传神入韵,她高超的演奏技艺与音乐把控力将作品带到了新的高度。

阮昆申《启·承》是一首主题性作品,作曲家用管弦乐队体裁,深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音乐恢弘大气、朝气蓬勃,表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精神。

王东旭《待云雾散去》是一首以“抗疫”为主题的管弦乐作品,音乐由单簧管低沉地奏出,延伸出弦乐不同声部的对话和交融,碎片化的旋律、多调式的色彩以及半音化的和声推动着各声部层叠、徐缓地延展,音色音响朦胧而昏暗。音乐中,既有深情流畅地情感表述,又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迸发,管弦乐队在动人的旋律基调与戏剧性的对抗冲突中不断盘旋向上,引人哲思又催人奋进,表达作曲家心中对生命的惋惜与对未来的希望。

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是胡廷江创作的板胡协奏曲《狮子楼》,该曲创作题材取自《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故事。音乐注重对场景与情节的描绘,中音板胡的旋律带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帮助听众更好的带入到剧情之中。沈诚教授演奏的一段段主题高亢豪放、富有激情,管弦乐队中不同乐器组层次清晰、效果鲜明,带有情节性的配器与板胡的旋律相互烘托与对峙,融入戏曲音乐中的紧拉慢唱与板式变化传递着剧情发展和人物情感。音乐中,听众可明确感受“北宋街景”、“复仇”、“兄弟对话”等著名场景,作曲家对正义凛然的英雄形象的敬畏之情也在沈诚教授的演绎下表达的淋漓尽致,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值得称赞的是,指挥家杨洋、各位演奏家与杭州爱乐乐团的敬业精神、精湛技艺和对音乐呈现的高度追求令人倾佩,不但为听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也为作曲家们留下了珍贵的演奏版本。

乐队首席 袁泉

本场音乐会作品的成功举办,展现出作曲系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培养教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中青年教师团队携手国内一流交响乐团、指挥家、演奏家合作的发展路径,而且体现了学校为培养作曲人才,搭建高水平演出平台提供教师作品高质量呈现所做出的努力。这次的合作意义非凡,一方面提升作曲教师创作团队整体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创作带动教学与科研,为作曲系一流专业建设和培养作曲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撰文  中国音乐学院 卞婧婧

摄影  杨思璇

初审  张月琴

二审  寿娜佳

终审  罗麦朔

FROM:杭州爱乐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