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概况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温州市。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已有90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现有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拥有全职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引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7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4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2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拥有“省市共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生态学、浙江省一流学科10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2个,拥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47项,其他国家项目884项。出版各类著作412部。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8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
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97年的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拥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人获中国音乐金钟奖,1人获中国舞蹈荷花奖,1人获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获首届浙江音乐奖艺术“成就奖”,1人获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另有多人入选温州市杰出人才、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市551人才、获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音乐奖“艺术成就奖”等荣誉。全日制在校生786人,其中本科生(含专升本)657人,研究生129人。学院下设音乐理论、声乐、钢琴、舞蹈器乐等4个系和国际化教育办公室、继续教育中心、青年艺术剧院等机构,建有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歌剧中心等高水平艺术实践团体。
学院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艺术学”学术型和“音乐”、“舞蹈”、“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018年与韩国全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音乐学”博士点开始招生。设有音乐学(师范)本科、舞蹈教育(师范)本科专业,招收音乐学(师范)专升本。其中音乐学(师范)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术积淀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广泛的美誉度。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统计,温州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全国排名第6,位居前7%。《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温州大学“音乐与舞蹈学”2018年—2022年连续五年全国排名位居前20%。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资源丰富。拥有近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音乐楼,内含3个大型舞蹈房、1个功能齐全的音乐厅、1个数字音乐教室、1个录音棚、3个数码钢琴教室和201间琴房。
在学校“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院积极打造“三个课堂”(即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服务地方的第三课堂)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生在全国、省、市等各项赛事中斩获佳绩,合唱团参加世界合唱锦标赛荣获金奖、中国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荣获专业组一等奖,民乐团、舞蹈团等表演团队参加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荣获器乐、舞蹈、戏剧类专业组一等奖,学生获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省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演奏员大赛一等奖、省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校园十佳歌手奖等荣誉。音乐学(师范)专业被评为温州大学最具竞争力专业,就业率与考研升学率等指标位全省前列,为社会各单位、部门与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三
招聘信息
1
人才类别
人才引进基本条件: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身心健康,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学校人才引进主要分为五个层次:瓯江领军人才(I-II)、瓯江人才A、瓯江人才B、瓯江人才C(I-II)和学术骨干(I-IV)。
(一)瓯江领军人才I
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能力,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
(二)瓯江领军人才II
在所研究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作为核心人物能够带领本学科研究团队继续协同攻关,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
(三)瓯江人才A
在所研究领域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已获得较高学术成就或同行专家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才。
(四)瓯江人才B
在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具有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学术组织管理能力,能开展高层次学科建设工作和学术活动人才。
(五)瓯江人才CI
瓯江人才CI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正高职称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职称且具有博士学位,教学科研水平达到或相当于省级青年人才、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省一流学科负责人的海内外人才。
(六)瓯江人才CII
瓯江人才CII原则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正高职称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职称且具有博士学位,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知名度,具备担任学科方向带头人的能力与水平。
(七)学术骨干I-IV
学术骨干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海内外优秀博士或特殊专业以及有较强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较大的发展潜力,已在本学科领域内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若干篇,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或优秀教学成果,具备学科建设团队或优秀教学团队骨干的能力和水平。
符合我校和温州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人才配偶,学校视校内岗位情况和用人需求决定是否予以安置。
2
人才待遇
3
招聘需求

四
招聘流程及联系方式
人员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进行。流程为“应聘报名→资格审查→学院面试→学校考察→拟聘人员确定和公示”。应聘报名时请将您的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办公邮箱。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音乐学院
电话:0577-86680968(林老师)
邮箱:yyxy@wzu.edu.cn
(主题:姓名+学历/学位+应聘岗位)
本版编辑:陈敏
责任编辑:陈敏
审核:章晨曦
终审:蔡晓武、林海红、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