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新作 | 大型民族管弦乐《秦风戏韵》1月18日首演
华音网 2024-01-16

「4位」大咖联袂创作

历时「5年」

「100+」演职人员倾情演奏

2024年1月18日

《秦风戏韵》震撼开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戏曲历经几度兴衰沉浮

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有重要地位

而陕西则是中国的戏剧大省、民乐强省

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

《秦风戏韵》是以秦腔、眉户、碗碗腔、线腔等陕西地方戏曲为主线而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是传统戏曲与现代民族管弦乐的一次历史性对话,更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成果。

多家文化单位横向联合

2019年5月,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广播电视局、陕西旅游集团指导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联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民族乐团共同创作大型民族管弦乐《秦风戏韵》。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莅临排练现场

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生胜了解排练进度

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月望参与作品研讨

《秦风戏韵》特邀赵季平、阎惠昌、李梅、沈诚四位陕西籍中国顶尖艺术家担任主创,他们带着对陕西这边文化沃土的无限热爱,怀揣崇敬与回馈之情,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创作之路。

四大名家,立足本土文化多元整合

创作之初,赵季平老师就说:“我是在民间戏曲的环境中熏陶大的,我在戏曲研究院工作21年,可以说我所有的音乐创作的源泉就来自于陕西秦腔”,于是,在《秦风戏韵》中,以秦腔为代表的陕西传统戏曲与民族管弦乐完成了一次梦幻联动。

赵季平老师指导《秦风戏韵》排练

戏曲与民族管弦乐的创新融合

2020年到2022年期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创作团队无法现场沟通,赵季平老师和李梅老师在西安,阎惠昌老师在香港,沈诚老师在北京,当大家在线上讲起熟悉的家乡话,跨越山海的乡情与魂牵梦萦的乡愁,最终凝结成《秦风戏韵》中一曲曲熟悉的乡音。

阎惠昌老师带领《秦风戏韵》团队进入密集排练

李梅老师参与《生命的绿洲》排练

创作期间,阎惠昌老师多次回到家乡陕西合阳县采风,并与线腔木偶剧团的青年演员王坤成了忘年交,从合阳线戏中汲取灵感,创作了《秦风戏韵》中《线狂》这个乐章,完成了多年的音乐夙愿,并邀请王坤担任主演。

阎惠昌老师与青年演员王坤的合作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筹备当中,作品《大秦古韵》原定是用大皮影作为符号来展示灿烂的秦地文化,但是最终因巨型道具诸多不可控性因素而被放弃,终成遗憾。当时由赵季平作曲、张艺谋作词的音乐作品《大秦古韵》一直尘封至今,此次将作为《秦风戏韵》第七乐章首次搬上舞台。

第七乐章《大秦古韵》排练现场

经过近五年的打磨

《秦风戏韵》将于2024年1月18日

在西安音乐厅奏响

由国际知名指挥家阎惠昌执棒

李梅、沈诚、孙凰、王坤等主演

节目单




FROM: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