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七彩之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葛亚南执棒指挥,特邀作曲家张朝担任导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了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和民族管弦乐《七彩之和》。通过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庆典氛围浓郁、和谐共融的音乐世界。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华多元文化的绚丽多姿和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鸣。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携手共筑美好未来的新图景。
指挥:葛亚南 乐团首席:李政华
导聆:张朝
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以热烈快速的段落和唢呐、锣鼓的齐鸣为特点,曲调激昂明朗、热烈欢腾。随着大合奏的响起,热烈欢快的气氛越来越强烈。在乐曲的中段,如歌的慢板逐渐展现,带给人们一种盛世祥和的感觉。而当乐曲进入再现段时,喜庆的节日氛围被推向了高潮。
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由作曲家张朝创作,其灵感源自太阳的七彩光芒,深刻体现了和谐共融与多元共生的理念。此曲通过七个乐章的细腻编排,巧妙地展现了中华大地上多个代表性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情感风貌,构建了一个五彩斑斓而又和谐统一的音乐世界。
第一乐章《绿·风之歌》以蒙古族为主题,其草原的土风和民风的粗犷豪放交织在一起,仿佛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第二乐章《蓝·水之歌》则带有回族特色,水的清澈与内心的虔诚相互映照,寓意着洗涤心灵,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第三乐章《黄·山之歌》展现了朝鲜族的文化底蕴,长鼓的节奏与管子的旋律交织,描绘出长白山的壮丽景色和节日的狂欢氛围。
第四乐章《青,月亮歌》融合了高山族与哈尼族的音乐元素,月亮的宁静与明洁,似乎在静观人间,传递着太阳的光芒,引人深思;第五乐章《赤·火之歌》展现了维吾尔族与塔吉克族的热情与活力,手鼓舞的节奏火热激昂,充满了生命力;第六乐章《紫·天之歌》则呈现出藏族音乐的庄重与神圣,高远的天空与祥和的情怀相互辉映。
第七乐章《橙·太阳歌》以彝族音乐作为结尾,象征着太阳的光与热,和而不同的七色并列,共同勃发出七彩光芒,传递出温暖与爱的欢乐,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和谐共融的精神。
观众热烈鼓掌 叫好声不断
摄影:熊寓冰
最后一个音符演奏结束,现场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献给艺术家们。指挥葛亚南与广播民族乐团携手带来返场曲目《阿细跳月》《花好月圆》,为音乐会画上圆满的句号。精彩纷呈的演奏、娓娓道来的讲述、激情四射的指挥、七彩之和的乐章,汇聚成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诗篇,如清泉般沁润进观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