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国际妇女节”特别策划——中央民族乐团《红妆国乐》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上演。这一场延续十三载的约定,在一年又一年的春风里吐露芬芳,献礼两会、致敬女性。
正如女性的绚烂多姿,每年的《红妆国乐》都向观众呈现着不同的侧颜,今年,在中央民族乐团赵聪团长的倾情策划下,特邀著名指挥家金野、著名胡琴演奏家于红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佳,与中央民族乐团携手献上一场极富新意、融贯中西的艺术盛宴。音乐会由胡琴演奏家金玥担任首席。
音乐会首曲民族管弦乐《乡愁》,选自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套曲《丝路粤韵》。作品大量采用岭南特色的民歌曲调,将绵延的旋律线与清新典雅的配器相结合,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幅凄美动人的“乡愁”画卷。
民族管弦乐《青禾》由作曲家罗麦朔创作,以春日青草为题,展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作品取材于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的民歌,呈现出四个各具特色的艺术主题,既有蓬勃的朝气又有春逝的哀伤,情绪层次丰富。
《小河淌水》原为云南弥渡民歌,曲调婉转,意境优美,这次上演的民族管弦乐版本由作曲家张嘉阳创作,通过乐队配器来丰富民歌旋律线,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爵士风格,在动感的节拍中带领观众感受民乐的时尚气质。
作曲家张征根据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创作的二胡与乐队《清风语》,由二胡演奏家于红梅以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掷地有声的弦音深情演绎,情绪饱满、层层递进,彰显了人民公仆为国为民、矢志不渝的伟大情怀。接着,于红梅又带来了一首由中央民族乐团青年驻团作曲家李尚谦根据流行歌曲改编的《女人花》作为返场曲目,她的唯美演绎减少了原曲的哀伤意味,更多表现出一种柔情与坚韧,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报以热烈的掌声,为上半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下半场第一首曲目为民族管弦乐《绣楼相思》,选自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山西印象》,是整场曲目编排中最能体现传统女性爱情的作品,表现了绣楼女子的闺怨、闺梦和对未来的憧憬。
寻根而来,初心不忘,接下来由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带来的两首湖南民歌极具浓郁地方特色。前一首《放风筝》曲调欢快,乐曲中“花舌”润腔增加了作品的俏皮灵动;后一首《思情鬼歌》由中央民族乐团“风歌”男生重唱组与雷佳一同对唱,“鬼”是湖南醴陵人对喜欢的人的爱称,歌曲中泼辣逗趣的语言展现出恋人之间炙热的情感。雷佳精彩的演唱、生动的表情动作获得全场观众的阵阵叫好声,在观众热情的邀请下,雷佳又清唱一首湖南民歌《洗菜心》回馈观众,给予了观众美妙的听觉享受。
民族管弦乐《在遇见和忘记的山谷中》是作曲家温展力根据两次进藏的切身感受而作,分为神庙前、山间歌舞、雪山朝圣、终曲四个乐章。遇见即忘记,这种令人痴迷的理想境界在音乐厅内徐徐向观众展开,引发观众遐想。
《西班牙》(Spain)是由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奇克·考瑞阿(Chick Corea)创作的器乐爵士融合乐作品,被誉为是爵士乐的标杆。此次音乐会演奏的民族管弦乐版本由中央民族乐团低音贝斯演奏家张辉改编,奔放现代,热辣滚烫,指挥家金野在舞台上带领乐队徜徉挥洒,任凭音乐流动,当爵士遇上民乐,当中西音乐碰撞,台上台下一同摇摆嗨玩,在动感的节奏中全场鼎沸、走向高潮。
在持久的掌声中,乐队返场为观众再次激情呈现《西班牙》的高潮片段。
以红妆映春色,以国乐颂芳华。中央民族乐团连续十三载与观众立下红妆之约,献礼两会、致敬“她”力量,愿国乐声声、红妆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