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乐团拥有超过80名音乐家,是新加坡唯一的专业国家级华乐团。自1997年首演以来,在肩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际,也以发展和创新为重任;更通过汲取周边国家独特的南洋文化,发展成具多元文化特色的乐团。
乐团曾到多国参加巡演,也以“人民乐团”为宗旨,通过社区音乐会、学校艺术教育计划、户外音乐会等活动来推广华乐,并通过启发、推动、影响和教育的方式来传达他们的音乐理念。
本周日(3月17日)FM 94.7《947爱乐厅·中国现场》节目将为您播出:“新加坡华乐团‘春花齐放2024’:祥龙戏珠庆丰年”音乐会。
2024年1月26日
新加坡华乐团
春花齐放2024:祥龙戏珠庆丰年”音乐会
3月17日(周日)18:00播出
指挥:郭勇德
笙:郑浩筠
打击乐:FENG 鼓
新加坡华乐团
李焕之/作曲 沈文友/移植《春节序曲》
卢亮辉《春之海滨》
笙:郑浩筠
罗伟伦《龙》
刘长远《龙跃东方》
黄伟杰/作曲 郑浩筠/改编《FENG的传奇》
打击乐:FENG 鼓
姚敏/作曲 黄志耀/改编《春回SG》
罗伟伦/改编《贺新年》
徐昌俊《龙舞》
打击乐:FENG 鼓
本场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首席指挥郭勇德执棒乐团,携手青年笙演奏家郑浩筠和“FENG鼓”乐团共同呈现。通过中西乐器的融合,呈现一台既具有多样化音乐风格,又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音乐会,带领观众们沉浸在一场跨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宴中。
开场曲目《春节序曲》,音符宛如春风拂面,气氛宏大而欢愉,仿佛将观众带入中国春节的喜庆场景。《春之海滨》如画一般音乐佳作,以歌唱似的格调勾勒出春天般的秀丽景致,现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的笙演奏家郑浩筠用浪漫的笙独奏,与扬琴、古筝的和谐共鸣,如温柔的春风轻拂海滨,令人感受到对美景的深情厚意。作品《龙》则用中乐合奏的形式描绘出威武的龙的形象。
《龙跃东方》由FENG鼓呈现,这支新加坡打击乐团不仅擅长演奏传统华乐打击乐作品,同时也对于跨领域作品十分拿手。在鼓乐与乐队激情四溢的演奏下,又融入了民歌《茉莉花》的主题音调,表达出音乐的感染力,更彰显了一种民族的自豪与骄傲。
而由郑浩筠改编的《FENG的传奇》以雷霆般的巨响开场,讲述的是FENG鼓史诗般的故事,将跳动的鼓点和优美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唤起了人们的敬畏和惊叹。
华乐合奏形式的《春回SG》通过改编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新年歌曲《大地回春》,充分展现了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变革与创意。
《贺新年》融合了《财神到》《迎春花》和《恭喜恭喜》这三首家喻户晓的新年歌曲,以独特的流行与民俗混合的作曲手法为基础。通过巧妙的重新包装,这首歌曲成功地加入了伦巴、恰恰和探戈的舞曲元素,并以华乐合奏的形式呈现,展现了乐团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最后作品《龙舞》采用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和变奏手法。作曲家着重表达多层次的音响层次和在不同层次间形成的多调性,以及多节奏的巧妙结合。
整场音乐会以其丰富多彩的曲目和精湛的演奏,将大家带入了一个文化交融的绚烂乐章之中。
指挥:郭勇德
郭勇德是新加坡华乐团首位土生土长的首席指挥。他拥有超过25年的指挥经验,广受“人民的指挥”赞誉。在担任10年驻团指挥后,他于2023年出任首席指挥。
郭勇德199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加入新加坡华乐团任打击乐首席。2002年他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青年艺术家奖,2003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的首位指挥助理,展开专业指挥生涯。2008年,郭勇德从苏黎世艺术大学考取高级指挥文凭,回国后擢升新加坡华乐团副指挥。
郭勇德活跃于国际乐坛,在海外享有盛誉。他曾客座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和香港中乐团,也曾在欧洲游学期间指挥捷克的多个交响乐团。他的指挥技法学贯中西,曾受郑朝吉、夏飞云、叶聪、Johannes Schlaefli 和Kirk Trevor 等多位大师执导。此外,郭勇德热心教育,目前也担任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音乐总监。自2004年指挥国家青年华乐团以来,他曾带团出国参加台南国际艺术节、竹堑国乐节和其他地方。在2016至2022年间,他作为鼎艺团的首席客座指挥策划了鼎艺华乐室内乐节和以作曲为主题的艺术节— —“作弹会”。
郭勇德擅长以叙事性的创新节目和富有激情的指挥风格,把华乐带给普罗大众。由他策划的儿童音乐会、青少年音乐会、母亲节音乐会和走进后台的“ConcertIn-Progress”等系列音乐会场场爆满,广受欢迎。为了践行把音乐带给所有人的理念,他于2015年和2019年分别出任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两地各自最大的包容性乐团——紫色交响乐团和“True ColorsSymphony”的艺术总监。
郭勇德也是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文化领航发展奖(2013)和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卓越贡献奖(2016)得主。2019年,新加坡管理大学设立了“郭勇德文化艺术奖学金”,纪念他对艺术领域的贡献。
笙:郑浩筠
青年笙演奏家,现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从中国香港拔萃男书院期间开始习笙。2014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获颁授音乐学士(一级荣誉)学位,师承郑德惠主修笙及阎学敏副修中国敲击乐,亦曾获胡天泉、翁镇发及卢思泓等笙名家指导,多年来获奖无数,曾获颁授「醉人音乐奖学金」、「葛量洪奖学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金」、「星展亚洲创意奖学金」等。
2009至2014年间担任中国香港青年中乐团笙首席,多次代表乐团担任独奏、领奏及重奏,亦随团进行外访演出,当中包括2011年出访中国台湾彰化「2011当代国乐节」,与乐团演出笙协奏曲《天山狂想曲》。2010年应邀前往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作独奏及小组演出;2012年获中国香港电台第四台评选为「乐坛新秀」,并灌录音乐会节目及唱片;2014年5月于香港演艺学院举办「笙乐」毕业演奏会;2014年7月应邀于中国香港电台第四台「创艺汇新声」音乐会中首演多首本地作品;2010至2014年间,他更先后四次于香港演艺学院协奏曲比赛中获胜,与学院交响乐团演出多首笙协奏曲。
2014年毕业后随即考入新加坡华乐团;2015年6月获邀于香港大会堂举办「缱绻一笙」演奏会,同年9月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办「凤鸣笙乐」演奏会;2016年8月与新加坡华乐团于「挥洒青春」系列音乐会为笙协奏曲《七月》作新加坡首演;2017年3月获邀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举办笙乐演奏会;2018年5月获香港演艺学院邀请担任到访艺术家,与学院中乐团演出笙协奏曲《七月》;近年获邀于第50届香港艺术节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
移居新加坡后师承罗伟伦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曾获新加坡华乐团、鼎艺团、紫色交响乐团等团体委约创作。当中作品《屋檐下的孩子》更于2020年入选新加坡华乐团作曲工作坊,深得观众喜爱。
郑浩筠同时担任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导师、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委员、新加坡笙协会荣誉理事及新加坡合笙乐团艺术指导。自2003年开始,他已联同不同乐团及音乐团体合作演出,足迹遍及多个国家及地区。
FENG 鼓
FENG鼓成立于2019年,为非营利组织。这个新加坡打击乐团不仅擅长演奏传统华乐打击乐作品,同时也对于跨领域作品十分拿手。FENG鼓希望能重新定义华乐打击乐并不断寻求突破,让华乐打击乐继续与21世纪的现代观众建立连接,产生共鸣。FENG鼓持续努力在所有作品中融入其打击乐理念,希望借此教育、启发、吸引、娱乐观众。整体而言,FENG鼓希望与新加坡观众分享他们对打击乐此表演形式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