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精彩回顾 | 青年作曲 崭露头角 携手北民 共谱华章
华音网 2024-05-21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

也是一次重要比赛

八位崭露头角的作曲青年

三位出类拔萃的年轻独奏

朝气蓬勃的北京民族乐团

在指挥家叶聪的鼎力加持下

八首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成~功~首~演!

2024年5月15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的中国音乐学院第四届学生民族管弦乐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正式亮相北京音乐厅,八位中国音乐学院在校青年作曲学生用作品“说话”,决赛场中再次展开角逐竞技。

当晚,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春成,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小艺,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萃,副院长吴志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哲,以及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武旭海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场音乐会。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高为杰教授、王宁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全职特聘教授张朝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陈丹布教授、刘长远教授,中国文联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作曲家姜莹担任本次赛事评委。

现 场 剪 影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比赛是中国音乐学院第四届学生作曲比赛,首次定位在学生民族管弦乐作曲比赛,检验和推进了作曲系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和教学,探索了民乐新声音,拓展了民族管弦乐语言的新思路,为当代青年作曲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搭建平台。

决赛入围作品

(按曲目先后排序)

本次比赛于2023年9月启动,面向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征集作品,经校内外评审专家遴选,共有八部作品入围决赛.

指挥:叶 聪

《寻 曦》

作曲:熊泽源

“曦”,本意为太阳,阳光。作为万物的生命能量来源,人们就对太阳始终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寻曦》创作灵感正源于此。作品以A-B-D-E四音组为核心音高,对其进行移位发展,并以民族器乐化的语言勾勒全曲。

《北冥有鱼》

作曲:李洁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作者采用频谱作曲技法体现出海洋与天空的声音,运用对称结构和弦、偶然技法、多调式、泛调式以及模仿人声念白等作曲技法,层层铺开,表现庄子的“逍遥”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洒脱。

《迁 徙》

作曲:艺德尔夫

“掠过峰峦跨江海,追逐季风赴远方。”四季更替,时光流逝,随着季节的变化,所有生命寻找更多的自由,磨练着心灵,开启一段重新发现自己的旅程。作品以欢快的色彩结束,试图通过描绘人们迁徙的生活方式,展现看见希望后的心境。

《昭君赋》(二胡协奏曲)

作曲:张晏宁

二胡独奏:黄晓晴

《昭君赋》创作于2023年,为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在古代,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着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本首作品用二胡来描绘昭君出塞沿途的景象与其内心的变化。有怀念、有憧憬、有悲壮……

《逍遥歌》

作曲:吴弈霖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作品以“C-F-G”核心三音组素材进行创作,以“北冥有鱼”这一意象发展出四个部分,即“北冥有鱼、南岳有歌、东州有舞、西穹有鸟”,展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更迭宇宙。

《西域传说》(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

作曲:梁乐嫣

古筝独奏:纪柏瀚

作品灵感则来源于作者参观莫高窟敦煌壁画,全曲分为五个部分:快一慢一快一慢一快。运用了西域音阶:C—降D—E—F—G—降A—B,并围绕核心音程增四度进行创作。技法上将一些噪音音色与传统音色相结合,去诉说这片神秘土地的传说故事及风土人情。

《萨吾尔登》

作曲:包黎明

本曲创作灵感来源于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Sauurdin),全曲由三个音乐主题构成,即“男子舞”“女子舞”和“梦境”。作者通过打破传统节拍律动来表现“男子舞”独特的舞姿与形态;通过运用不同的对位手法,表现了“梦境”般丰富的织体与线条;通过弹拨乐、吹管乐与乐队的竞奏,表现出“女子舞”轻快灵动的身姿和坚韧不催的内心。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怀着对“萨吾尔登”的敬畏之情,以表达游牧人民最本真的情感。

《旌 旗》(琵琶协奏曲)

作曲:阿艺思

琵琶独奏:刘凡赫

苍凉的大地,伤痕累累,无数的破甲断剑同战马一起失去了它们的主人。风拂过残垣中浸血的野草,仿佛在述说着不屈的史诗与战士的颂歌。她踏在那片冰冷坚硬的土地上,脚下的痛苦与坚毅,撑扶着她和那面永不倒下的旌旗。她和它,矗立在风雨中。随风起,划破阴霾。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战鼓插,号角起,旌旗飘,金戈铁马踏山河。她终将带回属于胜利的荣耀和故土疲惫中渴望的安宁。

决 赛 结 果

一 等 奖

阿艺思《旌旗》

(指导教师:王非)

二 等 奖

张晏宁《昭君赋》

(指导教师:阮昆申)

李洁盈《北冥有鱼》

(指导教师:胡廷江)

三 等 奖

包黎明《萨吾尔登》

(指导教师:谢文辉)

艺德尔夫《迁徙》

(指导教师:王非)

优 秀 奖

熊泽源《寻曦》

(指导教师:阮昆申)

吴弈霖《逍遥歌》

(指导教师:刘青)

梁乐嫣《西域传说》

(指导教师:王非)

“乐团最喜爱的作品”奖

包黎明《萨吾尔登》

奋斗正当时

祝贺八位年轻作曲

在如此青春年华

创作出不凡的大型作品

祝愿才华横溢的他们

在专业之路

继续思考、探索、践行

不忘初心 未来可期

北京民族乐团X中国音乐学院

再次成功推进

校企合作模式

未 来

我们将寻找契机

在此合作模式中

携手同行

FROM:北京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