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
当民乐遇上诗性智慧的江南文化
一场荡人心弦的乐章即将奏响
5月30日晚,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演出的民族管弦乐《大江南》将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这也是该部音乐作品首次登陆上海。
民族管弦乐《大江南》由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倾情创作,曾荣获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作品特别奖”。此次演出将特邀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执棒,更有二胡演奏家陆轶文,梅花奖获得者、昆曲表演艺术家施夏明,一级导演、演员庄嘉敏倾情加盟,通过《千江水月》《梅雨晴时》《水色故乡》《花开盛世》《最忆江南》五个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乐章,用民族管弦乐书写当代江南文化的心灵声响。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团长李阳表示:“《大江南》是我们民族乐团近年来的新创代表作品之一,这次非常期待能够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这个多元艺术融合的文化地标上,为上海的市民朋友献上一场高质量的民乐演出。”
曲目单
万里长江,水韵江南
江潮滚滚,源远流长
从巴山蜀水一路奔腾而来
在水草丰美的烟雨世界,百川归海
悠悠水韵,孕育了长江文明的璀璨明珠
诗性智慧的江南文化,在这里蔓延生长
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的大江南
传承着长江生生不息的华夏之魂
以仁山智水的神采、烟雨田园的气韵
水色乡梓的柔情、盛世锦绣的欢歌
共同奏响一曲新时代走向世界的绚彩华章
第一乐章 《千江水月》
长江,从遥远的唐古拉奔涌而来,见证着五千年历史,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勇的中华儿女。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亘古长空,一朝水月。月下一江碧水,万载奔流,以她磅礴的襟怀,捧出了美丽的国度,蕴养了一方文明的源远流长。
第二乐章 《梅雨晴时》
清和四月,细雨如丝般亲吻着大江之南,几多诗意,几多神秘。
梅雨晴时,浣溪采莲,高唱一曲明快悠扬的歌谣,人间烟火,生机盎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采集渔猎到渔樵耕织,从华夏先民到江南儿女,无不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孜孜追求着劳动与奋斗之美。
第三乐章 《水色故乡》
粉墙黛瓦的房屋,清波粼粼的水面。
越水小桥上,枕河人家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莞尔一笑,为江南浅唱一首婉转小调。
山青、水秀、林美、田沃……正是弥漫着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的水色故乡。
记忆里的旋律呼之欲出,那山、那水、那抹不去的浓浓乡愁。
第四乐章 《花开盛世》
栀子白兰,朝暮芬芳。
春潮涌动,《茉莉花》的旋律萦绕在长江南岸,唤醒百花绽放。
花开盛世,万紫千红摹绘着新时代盈满魅力、活力与影响力的江南图景,与奔流到海的长江交相辉映。
波涛澎湃,欢歌唱响,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第五乐章 《最忆江南》
千古悠悠,长江滚滚东流,如一条翩翩玉带,延绵着华夏文明,连缀着万里江山。
江花胜火、江水如蓝的江南,最惹相思。
江南,是眼眸深处的柔软,是魂牵梦绕的牵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江南的怀抱里,满腹柔情,声声呢喃。
蓦然回首处,最忆是江南。
阵容介绍
作曲:王丹红
201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民族乐团担任驻团作曲。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取得了十几项国家级奖项和荣誉,在多地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发表了数篇专业论文。
随着成名作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的问世,又先后创作了民族管弦乐《弦上秧歌》、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古筝协奏曲《如是》、民族管弦乐《永远的山丹丹》《山西印象》《高粱红了》、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等作品,成为当今民乐创作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受国家交响乐团委约先后创作了交响合唱《魂系山河之硝烟如虹》《中国梦随想》;歌舞剧《云上太阳》、电影《柳如是》、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交响曲《大江南》《灯塔》等大量优秀作品的问世,为她赢得了包括“文华奖”、华乐论坛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金奖、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唯一最佳原创作品奖、入选“时代交响”等众多音乐创作奖项。
2014年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红作品音乐会”。2015年,二胡协奏曲《阿曼尼莎》在无锡大剧院首演,该作品是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作品。2016年在台湾、北京成功举办了“王丹红协奏曲作品音乐会”;民族清唱剧《大地悲歌》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同年,创作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该作品先后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2018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资助项目;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7年,创作民族管弦乐《永远的山丹丹》,同年10月由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作品入选2018年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同年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19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2019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唯一一部重点扶持民乐作品。2018年创作民族管弦乐《高粱红了》,并于2019年获得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同年10月,为“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开幕式创作交响曲《大江南》;创作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该作品于2020年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20年,受中央芭蕾舞团委约创作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9月,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同年,交响京剧《七个月零四天》、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民族管弦乐《永远的山丹丹》、交响曲《大江南·最忆江南》入选“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受四川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联合委约创作交响曲《灯塔》,并于同年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活动中成功首演;2021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指挥:汤沐海
国际华人指挥家,2004年美国格莱美奖、2006年德国“Echo-Klassik”(古典回声)奖、2017年意大利奥斯卡国际金歌剧奖得主,2020年第三届德国OPUS KLASSIK“古典音乐奖”唯一华人音乐家获奖者。
1983年应赫伯特·冯·卡拉扬之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一举成名,从此开启国际指挥生涯并受邀指挥众多世界著名乐团,如德国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英国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和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等。
许多世界上的伟大音乐家与他成功合作,如耶胡迪·梅纽因勋爵、玛塔·阿格里奇、皮埃尔·富尼埃、让·皮埃尔·朗帕尔、朱塞佩·贾克米尼骑士等。
与大师浩如烟海的交响乐成就相提并论的是他歌剧方面的造诣:1985年率中央歌剧院访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艺术节成功指挥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90年代成功指挥了瑞典皇家歌剧院及德国歌剧院的众多剧目;1998年在德意志莱茵歌剧院和上海大剧院开幕庆典上指挥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在中国的首演;2004-2009年任芬兰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2009年率苏黎世室内乐团及苏黎世童声合唱团在中国首演海顿的《创世纪》;2011至2014年指挥苏黎世歌剧院(切契丽娅·巴托莉主演)的两部罗西尼歌剧《奥利伯爵》、《奥赛罗》并由Deeca唱片公司制作成DVD全球发行;2015年在“歌剧圣殿”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连续七场指挥新版罗西尼歌剧《奥塞罗》,为建院237年来首位在演出季里指挥歌剧的中国指挥家;2016年指挥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布里顿男爵歌剧《螺丝在拧紧》、《卢克莱修受辱记》的中国首演;2017年开始每年在中国指挥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同年成功指挥中演演出院线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在广州大剧院的首演;2018年在被意大利人称为“光明之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泉州大剧院指挥该剧;2019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市的费利契歌剧院世界首演;同年12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莫斯科新歌剧院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巡演交响合唱版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孔子》;2020年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之际,他再次于广州大剧院指挥《马可·波罗》;同年他成功的指挥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历时五年创作的歌剧《小河淌水》;12月19日于哈尔滨音乐厅指挥贝多芬唯一歌剧《费德里奥》音乐会版以纪念其诞辰250周年。
汤沐海多年来带领众多欧、澳洲交响乐团及中国艺术团体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巡演,1984年便率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访华;九十年代更多次率中国和上海青年交响乐团成功访问欧洲;2015年率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访问纽约卡内基大厅;2015至2016两年间率天津交响乐团完成的11套“贝多芬PK马勒交响曲全集系列音乐会”堪称世界交响演绎史奇迹;2016、2017年成功率深圳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赴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2018、2019年率上海民族乐团在世界最负盛名的音乐厅如伦敦巴比肯中心、巴黎、柏林和汉堡易北爱乐大厅及华盛顿DC肯尼迪中心巡回表演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内外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汤沐海近四十多年以来一直担任全球众多重要乐团总监及首席指挥,至今保持着繁忙的日程为国内外音乐事业贡献力量。现任中国国家、天津交响乐团桂冠指挥;哈尔滨、广西交响乐团和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聘驻节指挥家;各大院校荣誉教授等。
二胡:陆轶文
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华奖的双金奖获得者。
作为二胡艺术领域极具演奏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军人物之一,陆轶文先后获得各类重大比赛奖项及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上海之春”国际二胡邀请赛金奖、《第四二胡狂想曲》最佳演奏奖;第四届“文华奖”二胡青年组最高演奏奖;首届“竹堑杯”国际二胡大赛第一名;2013年获得首届“黄海怀二胡奖”金奖;2014年荣获CCTV“中国新十大二胡演奏家”称号;2015年获得第十届“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2018年被评为“2016-2017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9年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2019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舞台艺术表演”的资助,成功举办《中国旋律——二胡与交响乐的对话》个人专场音乐会;2020年成功举办十余场《亦闻·亦乐》二胡独奏音乐会中国巡演,深受业界好评。
昆曲:施夏明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一级演员。200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工小生,师从石小梅、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周志刚、詹国治、钱振荣、王斌、程敏等,2011年拜石小梅为师。其唱腔圆润,融情入唱,寓情于做,表演极富张力,擅长以细节刻画人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层次。
代表剧目:
《浮生六记》《南柯梦》《醉心花》《1699·桃花扇》《世说新语》及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等
传承剧目:
《桃花扇》《白罗衫》《玉簪记》《牡丹亭》等
主要荣誉:
第二十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16年中国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
2019年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文化青年英才
2021年中宣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
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新秀
“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
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第三届、第四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金奖
2019年、2020年、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节表演奖
首届黄孝慈戏剧奖·戏剧奖
第四、五届江苏省文华奖·表演奖
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
朗诵:庄嘉敏
一级导演、一级演员,艺术硕士。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党支部书记。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作品先后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个人多次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宣传文化系统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江苏省省级机关优秀青年公仆。
导演代表作:
话剧《家有九凤》《家》《他在你身边》《0423》《复兴号》《中山码头》等,音乐剧《天·梦》《云上凤凰》《李尔王》,肢体剧《唐伯虎点秋香》,儿童剧《不要叫我第一名》《槑好时光》,木偶剧《海娃》等。
先后担任:
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专场文艺演出》《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场文艺演出》《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永远跟党走”》《江苏省春节团拜会》等大型活动的导演工作。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拥有六十多年历史,作为省级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批江苏代表性民族音乐演奏人才,积累了众多国内知名的江苏风格获奖作品,如:《姑苏情》《苏南小调》《竹歌》《江南春色》《枫桥夜泊》《桃花扇》等。近年来,乐团的原创作品民族管弦乐《青春永恒》《众志成城》《大江南》《江风雅颂》等作品广获好评,多次荣获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优秀音乐作品奖等。2023年乐团被第十届华乐论坛评选为全国十佳优秀民族管弦乐团。多年的艺术生涯使乐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始终体现出身处江南水乡的特点,对演奏柔美细腻江南风格的乐曲尤为擅长,为海内外广大听众所瞩目,为同行和专家们所称道。乐团先后与海内外数十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和音乐团体成功合作,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民乐盛典活动:如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系列演出、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20周年”海内外民族音乐交流巡演等,精彩的演绎受到各方好评和充分肯定。乐团非遗传承项目“江南丝竹”小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继承创新江南丝竹经典曲目,连续三届蝉联海内外江南丝竹大赛金奖,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的代表性演奏团队之一而广受瞩目。乐团曾经多次受邀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瑞士、意大利、丹麦、马耳他、日本、新加坡、捷克、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马其顿、朝鲜、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广获国内外听众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