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间:6月7日(周五)19:30
演出地点: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
演出票价:580 | 380 | 280 | 180 | 80
早鸟票价:406 | 266 | 196 | 126
演出套票:880(580*2)| 600(380*2)
450(280*2)| 300(180*2)
电话:010-88544777/4778
官方网站:www.gtyszx.com
* 一人一票,对号入座
* 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凭票入场
“燃情国乐系列音乐会”
音乐会云集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强大阵容,众多著名青年演奏家将于6月7日(端午节)汇聚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为大家倾情演绎一台全新国乐作品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民族器乐传统音乐特质与特征,同时又在音乐内容、音乐风格上受时代音乐艺术精神新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新一代国乐演奏家立足自身、面向世界的新的音乐表述。他们继承、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以自己手中的乐器为“语言”,畅“弹”对青春的理解和体悟,传递新时代民族器乐朝气蓬勃的艺术面貌,凸显了一代青年文化自信、奋发自强的精神气质。
演奏家介绍
杨婷婷
琵琶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琵琶比赛金奖、第二十四届朝鲜“四月之春艺术节”「国际艺术奖」器乐独奏家金奖、全国优秀文艺奖项琵琶演奏一等奖等。2005年被授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0年当选为“江苏省首批中青年优秀演艺人才”,2018年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当选2019年京津冀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已结项),2024年再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2022年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京郊行”,受聘担任通州台湖演艺小镇专家顾问。
熊俊杰
扬琴/作曲
中国音乐学院扬琴教师。十岁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扬琴演奏,后师从纪宏亮、曹惠岚老师。一九九一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甘永康副教授,九五年获湖北省民族器乐大赛三等奖。九七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师从项祖华教授。二零零一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攻读硕士研究生,研一获得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二等奖。习琴至今转益多师,曾得到桂习礼、许学东、李玲玲、刘顺、罗媛等专家老师的指导,零四年留校任教至今。教学之余自学多种器乐演奏及其音视频制作技术,作品曾获文华奖创作三等奖。曾参演的重要音乐活动有2002香港庆回归音乐会、2002东京主办的中日韩“A Piece of ASIA”世界音乐会、2003北京和成都举办的国际现代音乐季、2004德国举办的音乐博览会“WOMEX”、2006应邀于韩国青州艺术大学讲授中国扬琴演奏、2007荷兰阿姆斯特丹muzicberg音乐厅举行中国新艺术音乐音乐会、2008法国马赛举办的世界音乐博览会、2011-2014期间参演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举办多场现代音乐会、广西举办的东盟音乐周、莫斯科和北京举办的中俄文化年音乐会、中国东欧建交周年庆巡演音乐会。
王华
竹笛
王华、字修渊、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先后师从于路立志、向思义、张红阳、戴亚、曾永清、林文增、李镇等名家。
2001年11月获第九届“台北民族器乐协奏曲大赛-笛子比赛”第二名。
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演奏家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亚洲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其中最具代表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
王洋
笙
青年笙演奏家
1976年出生于天津。自幼随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笙演奏家、教育家董青教授学习。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1996年同样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民族音乐最高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师从笙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张之良教授,获得中国乐器演奏专业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荣获中国音乐学院最高奖项“院长特别奖”。2000年毕业后进入北京曲剧团,担任笙演奏员。2003年再次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继续师从张之良教授学习笙演奏,获得音乐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并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同年留校至今,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笙演奏专业教师。
2021年被聘为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2022年被聘为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郑瑀
打击乐/作曲
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
国家二级演奏员
日本大坂国际音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
文华奖获得者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外聘教师。PAS(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中华传统乐会理事。Asteman手碟代言人。
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鼓风打击乐团,SoulBand灵魂室内乐团,无界室内乐团首席打击乐。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方国庆,焦山林,王以东教授。
作为新生代的打击乐演奏家,他是集古典,民族,流行的跨界音乐人。与不同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有着广泛的具有影响力的深度合作。在2018年荣获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组合最高奖。是世界首位用手碟与大型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演奏协奏曲的演奏家。
马可
二胡
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教师,CCTV央视新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及中国新作品演奏奖得主。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宋飞教授。2013年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被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评为“2013-2014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2014年当选CCTV央视“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一。2020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弦道古今——马可二胡独奏专辑》。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2022年9月成功举办《文人情怀——关乃忠二胡协奏曲音乐会暨马可二胡独奏音乐会》获得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晏璐婷
中胡
中国音乐学院板胡教师,中国音乐学院板胡专业在读博士。
首位身兼“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演奏奖(最高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的青年板胡演奏家。2018年入选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项目执行人。
2000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沈诚教授学习板胡、京胡、高胡等多种民族弓弦乐器。2009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学院特殊人才被保送攻读研究生。在校期间曾随刘长福教授学习二胡,中国京剧院京胡名家张顺翔老师辅修京胡,并得到过多位胡琴名家的指教。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2021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沈诚教授,理论导师傅利民教授。
近年来晏璐婷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与国内众多民族管弦乐团及交响乐团合作,应邀参加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的首演;参与著名歌唱家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首演及全国巡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录制及《风华国乐》栏目的节目录制;2021年个人首张板胡演奏专辑《月牙五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任教期间,所教授的学生在“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文旅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等各大赛事中获奖。
曹照照
古筝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一名、第六届全国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第一名、“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活动第一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中山教授。
曾受邀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暨“蓉城之秋”金钟之星器乐专场音乐会、“金钟之星”全国古筝艺术盛典、“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深圳国际音乐节等演出活动;首演古筝协奏曲《柳色新》、《青山云雨》、《丝路回响》等。曾参加为国家领导人国事活动的演出,独奏古筝经典名曲《渔舟唱晚》,受到一致好评。曾参与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清新隽永中国情·名家名器名曲精赏》录制,《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专辑录制,示范演奏部分曲目。
侯文涛
低音提琴
国家二级演奏员。
现任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声部副首席。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评委。
附中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侯俊侠教授。
2010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
2011年7月经团业务考核担任乐团低音提琴声部副首席至今。随后成为中央歌剧院室内乐精英成员,出访过瑞士,斯洛文尼亚,匈牙利,突尼斯,阿联酋,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叙利亚,意大利等国家。
2010年参加中国首届低音提琴中国作品比赛,获得银奖。2013年参加“国际第二届弦乐赛”获得金奖。
2018年参加日本大阪室内乐比赛获得重奏组第一名。
张梦思
钢琴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
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钢琴比赛:获第四届德国“威斯巴登”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赛区青年组二等奖;第三届“KAWAI”杯亚洲钢琴比赛北京赛区专业青年组第二名、双钢琴组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曾在中国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应邀至国家大剧院、国家会议中心、各大音乐学院以及在国内外多个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和伴奏的演出工作;近年来,作为钢琴艺术指导多次与阮、二胡、板胡、琵琶、扬琴、三弦、古筝、笛箫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家们合作了多场音乐会,并受邀担任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金钟奖等民族器乐比赛的钢琴伴奏以及唱片录制的工作。
李孛铖
阮
中国音乐学院阮专业硕士(在读),中华传统乐会会员、躬耕书院签约演奏家、躬耕书院柳琴中阮班教师、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管弦乐团柳琴首席(2024)、兼任大阮首席(2023),中国阮咸乐团成员、竖弹琴事三重奏联合创建者。2012年起跟随“柳琴之父”王惠然先生学习柳琴,2018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本科,师从著名阮、柳琴演奏家、国乐系博士生导师魏蔚教授。2022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阮专业硕士,继续跟随魏蔚教授深造。2022年获得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业新生一等奖学金;2023年代表中共遂昌县委宣传部与躬耕书院演奏《月亮永不坠落》获得第十二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大赛银奖。
戚浩笛
作曲
青年作曲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创作涉及民族器乐、舞剧、舞台剧、影视配乐等。
2011年受新加坡华乐团委约的作品《炫的狂想》在新加坡首演,并成为2019年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决赛指定曲目。2013年创作民族室内乐作品《山语一一幻》。2014年担任民族音乐会《云南声音》作曲,同年9月受紫禁城室内乐团委约的室内乐作品《瓷》在塞尔维亚世界首演。受邀专门为中俄民族乐器创作的室内乐作品《大协奏曲》《唵》(如识别不出就改成《Om》)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莫斯科、北京由俄罗斯国家模范民族乐团和紫禁城青年室内乐团合作首演。2016年民族室内乐作品《诗语春秋》于东京首演。2018年。再度戚浩笛受新加坡华乐团委约,创作作品《二胡、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双重协奏曲-.-时光》在新加坡开启了世界首演: 同年,他担任大型原创音乐剧《诗经·采薇》作曲和编曲。2021年为浙江临海市大型多媒体音乐会《江南雅前作追梦古城》作曲编曲,为江苏大剧院大型舞剧《红楼梦》作曲。2022年,受邀为广东民族乐团创作新乐季开幕式暨庆祝党的二十大原创主题音乐会大型中国管弦乐套曲《逐浪》中的《点都得》,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作品扶持计划。
于帆
指挥/作曲
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驻团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指挥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毕业,师从著名指挥家杨又青、阎惠昌。2016年赴香港中乐团与香港演艺学院学习,参加香港中乐团指挥大师班与台湾国乐团指挥研习营排练演出活动。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乐团、台湾国乐团、辽宁民族乐团、吉林交响乐团、宁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团保持良好的精彩合作。2019年,执棒国家大剧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音乐会《金色的旋律——中国经典歌剧舞剧音乐》。并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赴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出访音乐会创编作品。2020年,执棒国家大剧院《花好月圆》民族音乐会。为中国厄瓜多尔、中国哥伦比亚建交40周年音乐会;中法《国韵流芳》云端音乐会;中国智利、中国古巴、中国秘鲁国际云端音乐会创编作品。2021年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参加文旅部海外《欢乐春节》;《五洲同月 情满中华》线上音乐会。为剧院编创《孔子主题幻想组曲》、《四季》、《不忘初心》等作品,202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总台春节特别节目《古韵新春》担任编曲指挥演出,并为剧院编创大型舞剧《昭君出塞》交响合唱版,及新版《白毛女》配乐。2023年在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庆端午《赛龙夺锦》音乐会上,首演编创作品《琵琶与乐队--龙船》。同年参加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俄罗斯文化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中俄文化节,在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剧院执棒奏响《江山如画》民族音乐会。
2024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春节团拜会演出,并为剧院全新策划编创了大型舞剧《孔子》舞蹈音乐会版剧目。
节目单
1.《龙船》
作曲:陈子敬 传谱:张步蟾 编配:于帆
乐曲表现的是江南民众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一声弦起,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琵琶起舞换新声,激烈如金戈铁马,舒缓如滴滴细雨,以琵琶模拟锣鼓,穿插民间小曲轮番演奏的方法,将欢腾的热闹场面直观地呈现出来。
2.《醉春烟》
作曲:熊俊杰
曲名取自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江南诗意的早春美景,浮荡在琵琶、古筝的吟揉绰注与一推一拉之中,人们生活的惬意心情则勾嵌在笛子悠扬的颤音与气息之间。没有冲突,也没有戏剧性,却有着平和的美好、简单的快乐。
3.《薰风初入弦》
作曲:戚浩笛
作品选自作曲家室内乐组曲《诗语春秋》,此曲由宋代苏轼的词《阮郎归·初夏》中的词句:“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而得,描绘了初夏之际的清新之境。薰风即指和暖的南风,不仅高柳与新蝉,初夏的弦歌也将被它唤醒。
4.《彝族舞曲》
编曲:王惠然 改编:戚浩笛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深受大众喜爱。此次音乐会将上演琵琶与民乐室内乐的改编版本。在原曲的基础上,编配者丰富了作品的和声以及更多的内声部织体,加入了扬琴、阮的弹拨声部,并加入二胡、笛这两件线性乐器,使得作品的旋律既得到了支声声部的支持和呼应,也使得作品整体的音色更加丰富。
5.《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改编:戚浩笛
此曲根据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改编而成。整首曲子非常柔美,音色纯净,其中伴奏和弦更是扣人心弦,声音朦胧飘渺,给人遐想空间。
6.《舞者的诉说》
作曲:熊俊杰
原是作者为阮族创作的一首重奏曲,现改编为小型乐队重奏,音色更为丰富,使舞蹈节奏的律动更为生动。作品中段旋律线条颇为浪漫,前后则为探戈风格,是为外国传统风格的混搭。
7.《瑰丽丛林》
作曲:郑瑀
此曲为d小调手碟和民乐室内乐而做。手碟是一件非常年轻的乐器,诞生于2000年。通过手碟和民族乐器一对一的对话,展示出手碟和民族乐器的融合性,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瑰丽丛林就好像一场梦,这场梦也是从古至今的交融。
8.《花前月下的热情》
作曲:熊俊杰
这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乐器音色与拉丁节奏、和声色彩的作品。律动活泼且旋律优美,“花前月下”代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包含了多种情愫——有欢乐亦有悲伤,有兴奋也有压抑,有感动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忱期望。主奏乐器由琵琶担任,琵琶这件历史文化悠久的乐器,在演奏这种融合风格的时候,同样能够完美表达。
9.《风中邂逅》
作曲:手使海ユトロ 编配:戚浩笛
琵琶与民族管弦乐作品《风中邂逅》(風たちとの出逢い),原曲为日本作曲家手使海ユトロ(小笠原宽)的代表作,由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小松亮太主奏的版本。作品热情洋溢优美动听,具有很强烈的探戈舞曲风格。此改编版本意在利用琵琶明亮清脆的音色、柔美悠扬的轮指以及诸多特有的左手推、拉、吟、揉等余音处理技法与优美浪漫的探戈旋律相结合,加之双音、扫弦等演奏方式,使得原曲中浓厚稠密的和声也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民族管弦乐队中也利用拉弦、弹拨、吹管各组特有的音色魅力来表现作品的协奏部分。在不断加强渐快的“3+3+2”律动中,乐曲在最高点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10.《西湖美景三月天》
作曲:左宏元 改编:戚浩笛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烟波笼月,水映桃花,杨柳抚堤,画舫轻舟,一汪清 湖如凝水美眸洒落人间,一笼烟波如飘渺云雾弥漫心田,几许杨柳依依扫平波,三春桃花艳 艳照堤岸... 编配者用民族器乐来演绎歌曲的旋律,用每一件乐器独特的色彩表现民族器乐拟声性,展现出那些在回忆中的经典旋律。
*曲目、顺序以现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