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民乐的旋律滋养人、抚慰人,能够快速提升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追溯中国器乐的发展历程,仿佛能听到袅袅乐音穿越千年而来。
端午假期,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办,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在位于扬子江大道的滨江公园江边草坪开幕。“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那纯真的大西北的民乐之声,宣告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序幕拉开,一场“长江与黄河的对话”震撼亮相。
公园内游人如织,蝉鸣阵阵。舞台一侧江水滔滔,波光粼粼,拍打岸边的水流声似乎是温柔的细语,银铃的低唱,如一首回旋缭绕的音乐。休闲纳凉的市民被超大的舞台所吸引,许多人收住脚步,伫立欣赏。
一处沙盘前,小朋友玩着沙子,父母坐在一旁陪着她,同时聆听江边传来的民乐声浪;一家三口一边打着羽毛球,一边享受着民乐的“现场伴奏”;一对对情侣,牵着手漫步在月光下,离音乐会现场越走越近……而在演出现场,观者如云,人头攒动。
南京人特别有福分,生活充满仪式感。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滚滚长江穿城而过,山水城林在此相融,千年文脉绵延不断,文化盛宴纷至沓来。初夏时节,在江畔赏民乐;仲秋时分,在森林听交响,总有音乐伴随四季轮回。它也为外地人“总要来一趟南京吧”埋下了伏笔。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独具艺术魅力的中国民乐成为中华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伴随一代代国人走过悠长岁月。源远流长、婉转悦耳的国韵之声,彰显出海纳百川的精神之美及包容并蓄的民族气概。
来自长江和黄河流域的11个专业民乐团体,6月9日至11日在最美滨江舞台共同呈现三场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演出。
南京人的端午假期,沉浸在南京长江民乐汇的“涛声依旧”中。
《永远的山丹丹》何以打动人心
著名作曲家王丹红携大型原创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在南京长江民乐汇率先登台,在长江岸边刮起了一阵浓郁热烈的“西北风”。
这是王丹红与南京长江民乐汇的“梅开二度”。2023年,她的一曲《大江南》,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其实,她与南京的交集远不止这些,三年前她专门为南京这座城市打造的交响乐《森林交响》,已经成为每年南京森林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9日晚,由指挥张列、板胡沈诚、唢呐王展展、民歌手苏文、说书高永原等驾驭的“陕北史诗”《永远的山丹丹》,如同夏天的风,吹拂着观众的面庞,瞬间使人与音乐共情。
王丹红的这部作品以“山丹丹”为意象而创作,用音乐讲述陕北故事、黄河故事。
为创作《永远的山丹丹》,王丹红先后数次踏上了陕北采风之旅。陕北的民间音乐凝聚着华夏文明的智慧,记录了黄河两岸的生活,流淌着新中国革命圣地的红色血脉。这一沸腾在人民生活中的生命情感,这一中华民族千年万载、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灵。
当晚,8个乐章的《永远的山丹丹》中,《信天游》展开了一幅粗犷豪放的西北风情画卷;《壶口斗鼓》气势磅礴,锣鼓和唢呐的声浪与壶口的巨浪相搏,发出“人定胜天”的呐喊;《祈雨》中陕北歌手苍凉催泪的歌声,与悠扬婉转的乐声相结合,刻画出一幅神秘又悲壮的求雨场面……澎湃的黄河之音,与江潮声交融,在观众们的心中久久激荡。陕北人的耿直爽朗、不屈不挠,悄然融入一段段旋律中,每一乐章的故事都不相同,但声声句句皆浸透着对生活的热爱。
南京民族乐团与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陕西民族乐团、米脂吹打乐团首次携手,将黄土高原上的音乐带到了江南水乡,送来了原汁原味的陕北味道。
观众的感受同样真实,市民张先生是第二次来到南京长江民乐汇现场,“去年是‘在长江边听长江’,今年‘在长江边听黄河’,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电视从业者子涵在朋友圈发文称:“好喜欢《刮大风》这一章节!陕北说书艺人,带着三弦与快板,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演唱,一种豁达又乐观的生命力显露无遗。” 南京观众从演出中清晰地感受到陕西人对黄土地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所以,每当旋律直击心底时,他们总是掌声如潮、欢呼不绝。
不难看出,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受众焦点,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色,江河文化的交融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当丝竹遇见管乐》何以出圈
民族音乐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立足本土、正视传统,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推出具有专业水准和民族气概的音乐作品,是民乐人创作的根本遵循。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出现,是塑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江南音乐文化品牌的有益尝试。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伯瑜认为,从事民族音乐工作的人,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职业头衔最前面几个字——“中国”“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工作要坚守文化自信。
学者的观点振聋发聩。从这个角度看,南京长江民乐汇之所以引起关注和追捧,是它“深挖长江文化的内涵价值,促进跨地域音乐艺术的表达和交流”的主旨得到充分释放。
10日,逢端午佳节,江河情满。华灯初上,宽阔平缓的江面、夜空中如繁星般闪烁的两岸“万家灯火”,成为《当丝竹遇见管乐》演出的天然幕景。优美婉转的江南丝竹遇上壮丽豪放的北方吹管,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迅速出圈。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山东民族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6家团体一一登台,共同演绎《当丝竹遇见管乐》,展现南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音乐风格,为音乐表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民乐合奏《大帐庆典》中,观众看到了取材于蒙古族察哈尔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阿斯尔”(又名“新编阿斯尔”)的表演。它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四胡、火布思、鹿头琴等为主体,融汇扬琴、三弦、竹笛、打击乐等民族乐器,生动地再现游牧民族生活中具有节日气氛的欢乐场面。
民族吹打乐《大得胜》,是流行于晋北五台、定襄、忻县等地区的一部大型民间吹打乐组曲;《迷胡调》是流行于陕西眉县和户县的一种民间音乐,后演变成具有说唱音乐特点的“眉户戏”。作为秦派二胡作品的开山之作,它不仅成功地将陕西地区的地域文化与二胡艺术相结合,更向大众展现了秦地的风韵。
还有竹笛二重奏《跑旱船》,民乐合奏《秦韵》《中州韵》,二胡齐奏《红旗渠水绕太行》、唢呐独奏《全家福》,鲁西南鼓吹乐《拉呱》《繁花似锦》,笙竽重奏《千秋和鸣》,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这些作品以或轻盈明亮或欢快奔放的主题与节奏,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
在夜幕中高潮迭起的南京长江民乐汇,沿中华文明长河溯流而上,穿越5000年历史时空,感受文明交融与时代回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放格局下的多元与包容,民乐奏响的音符,实际上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和期许。
《扬子风华》何以刷屏
民乐作为中华文明精神的有机载体,历经古今的发展,形成了兼收并蓄、多元交融的业态脉络。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民乐和民乐人在新时代承担的新使命。
11日晚,高温缓解,倒映在江中的两岸高楼的光影让人心驰神往,观众一边感受江边晚风的轻抚,一边欣赏青海省演艺集团、成都民族乐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南京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们,在长江岸边奏响的《扬子风华》。这台演出以音乐为桨,挖掘长江流域丰富璀璨的民乐资源与人文底蕴,用民歌赞美生活和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观看演出的南京市歌舞剧院声乐演员肖钰感叹,南京长江民乐汇的创作实践,在从传统文化提炼艺术神韵的基础上,赋予了民族器乐当代气质。文艺评论家张澜涛则认为,南京长江民乐汇以海纳百川的艺术视野,实现了民乐内容和形态的全新表达,观众刷屏顺理成章。
回望历史,长江流域人杰地灵,文脉繁盛,经济与文化互为促进,尤其在文艺领域传承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这恰恰是南京长江民乐汇得以似繁花盛开般延续的因素之一。
当晚,钟磬古乐《荆楚雄风》一展春秋时代,楚国宫廷音乐生机盎然之景象。它采用湖北古老的民间音乐和传统古琴曲为素材创作,通过以钟、磬为主体的大型古乐队时而激昂恢宏、时而高亢悠扬的演奏,描绘出盛楚时代的社会风貌,展现了古代楚国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昂扬豪迈。
童守蓉主唱的《憨墩墩令》,在青海花儿曲令中极具代表性,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观众喜爱,传唱度高,旋律悠扬、婉转,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李文良等主唱的《尕妹是石崖上的山丹花》,以青海花儿最喜闻乐见的男女对唱表演方式来呈现,所选曲令《沙燕绕令》《水红花令》是流传于青海河湟地区的代表曲令。它用比喻的手法将尕妹比成天上的白云彩,洁白无瑕,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忠贞;二胡与弹拨乐《望果节之夜》,以西藏地区特有的音乐曲调,结合西方现代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技法,展现了西藏人民在“望果节”这一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中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景。
还有编钟古乐《楚宫宴乐》,男声独唱《我叫个循化的撒拉》、青海平弦花儿剧《绣河湟》坐唱曲艺选段,民族管弦乐《太阳出来喜洋洋》《大巢远古图》《响宴》,民族室内乐《写意山水》《良辰美景》,民乐合奏《喜洋洋》等,以充满生命力的表达让现场观众和线上百万乐迷感受中国民乐的无穷魅力。
中国民乐的声音,随着社会的开放而不断创新。“长江与黄河的对话”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民乐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是南京对中国民乐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此外,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把目光更多投向年轻人,运用传统资源演绎流行元素,丰富着国乐的新含义。江河互济、南北共鸣,这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也会让年轻受众向往更好的自我、情感和理智,为生活带来更多的维度。
音乐懂人心,长江和黄河也懂。南京长江民乐汇随风而至,在这个夏天,旋律的涟漪还会一层一层地荡漾,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