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迎来河南民族乐团《孙子兵法·回响》首演五周年纪念音乐会,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盛宴,一次心灵与智慧的深刻对话。
2019年10月25日那个夜晚,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灯火辉煌,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震撼首演。开场古琴与大鼓的对话,瞬间将观众带入数千年前的烽火岁月。从《阵》的紧张感,到《初战》的冲锋,再到《情》的温柔细腻,直至《天地安》的和平呼唤,每一章都深刻诠释了《孙子兵法》的深邃智慧与时代回响。
首演后乐团相继在多个地市和高校进行了巡演,又受邀参加了拜祖大典演出、赴河北廊坊参加全国十支优秀民族乐团展演、赴西安参加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展演等;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共同见证这部里程碑式作品的华彩绽放,音乐会不仅保留了原作的精髓,更经过加工提高和无数次的精心打磨与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河南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将再次以忘我的境界,演绎出气势恢宏、内涵深厚的史诗气质,让观众在古朴深邃的乐思与色彩交织的配器中,感受民族管弦乐的独特魅力和磅礴气势。
此次音乐会,不仅是对《孙子兵法·回响》五年来历程的回顾与庆祝,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音乐为媒,向世界呈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生动篇章。
让我们一同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再次点燃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演出信息
演出名称
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首演五周年纪念专场
主办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
指挥 张 列
演奏河南民族乐团
演出时间
2024年10月16日晚19:30
演出地点
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
演出票价
80—180元
扫码在线购票
主创人员
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赵季平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及主席团成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多年来他创作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和平颂》;交响诗《霸王别姬》;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古槐寻根》;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二胡协奏曲《心香》;《第二琵琶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民族交响乐《风雅颂之交响》舞剧《大漠孤烟直》、《花儿》;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室内乐《关山月》;歌曲《大江南》《断桥遗梦》《好汉歌》《远情》《关雎》。先后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梅兰芳》《孔子》;电视剧《水浒传》《大宅门》《乔家大院》、新版《三国》等创作音乐。两度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四度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六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金唱片“艺术成就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大奖”,“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 荣获2017“中华之光” 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大奖。1997年,由美、英、法联合制作,美国著名导演阿兰·米勒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音乐家赵季平》在全球放映。2000年,他受德国柏林爱乐邀请以中国作曲家的身份参加柏林森林音乐会。第一次将中国作品展示在这个著名的世界级音乐舞台上。他在中国音乐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乐坛最具中国风格、中华气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是目前活跃在世界乐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总创意、音乐总监杜宏亚
国家一级演奏员;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副总经理、集团演出总监;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二胡专业委员会会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河南省教育厅音乐舞蹈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总监。河南民族乐团的重要创建者,为河南民族乐团的职业化和河南多所高校、中学乐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银奖。河南省第四届(文华奖)专业器乐大赛一等奖;
2009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担任总策划、总导演,被中国足协评为中国足球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开幕式;
担任《南水北调》八城市慰问巡演总导演;
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河南周开幕式总导演;
2015年郑州上合会文艺演出副总导演;
担任河南省文化代表团赴澳门参加“第七届妈祖文化节开幕式”总导演;
担任“中原经济区合作之旅大型综艺晚会——走进台湾”总导演;
担任河南省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诗会总导演;
所策划的“元宵节音乐会”“端午节音乐会”“中秋节音乐会”已成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每年固定的三大品牌音乐会等等。★多次担任全国、省外、省内作品评审、器乐比赛、声乐比赛等评委工作。
指挥家 张列
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指挥。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河南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文化部命名的尖子演员。
1984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90年代末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在德国指挥大师班里得到了鲍姆教授的悉心指导与热情肯定。2011年起任河南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2005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聘请为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和2008年两度担任马来西亚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国际评委;受中国文化部聘请为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会委员;受中央电视台聘请担任2007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评委。
创作了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民族乐团的演出曲目。近年来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舞剧《大风歌》《长恨歌》;电影《哑姑》《酸枣坡》;民族管弦乐《放飞》《小巴郎幻想曲》和组合打击乐《太阳的儿子》《黄河纤夫》《杨门女将》等作品。其中《小巴郎幻想曲》《黄河纤夫》《杨门女将》分别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酸枣坡》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英国评论家称:“中国指挥家张列先生不但对中国乐器的性格与性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对音乐的诠释也有独到之处。在现场指挥时他不仅是平衡音乐、掌握全场气氛的灵魂人物,也让观众随着音乐的默契,进入一个丰富多变、深不可测的感觉世界中……”
任河南等民族乐团特聘总监以来,为这些地处祖国大江南北的民族乐团的艺术追求与发展及作品创新,培养青年演奏人才,做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多次促成许多民族乐团的联合演出。参与浙江民族乐团“富春山居图·随想”组曲;广东民族乐团“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民族交响套曲;河南民族乐团“孙子兵法回响”民族交响音画的前期策划和首演。为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
近年来带领中国民族乐团在德国柏林爱乐大厅;德累斯顿音乐厅;汉堡国家歌剧院;艾森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音乐中心;瑞士琉森音乐厅;芬兰赫尔辛基音乐厅;坦培拉音乐厅;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老歌剧院;莫斯科国际音乐宫;波兰华沙音乐厅;捷克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厅以及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等30多个国家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会,将古老东方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做了踏踏实实的工作。
作曲家 王丹红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作曲博士,中国当代最具创作活力的青年作曲家之一。曾荣获“文华奖”、华乐论坛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金奖、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唯一最佳原创作品奖等,2021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作品入选“时代交响”、“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等。
王丹红的音乐创作以其丰富的音乐情感、优美的旋律、恢宏大气的曲风而深受欢迎。近年来,她接受许多乐团的邀请,委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创作涉猎民乐、交响乐、舞蹈配乐、影视配乐等各类音乐体裁。主要作品有:民族管弦乐《云山雁邈》《太阳颂歌》《永远的山丹丹》《山西印象》《高粱红了》《水阔山海间》,民族交响合唱《畅想京津冀》,受中央芭蕾舞团委约创作的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歌舞剧《云上太阳》,电影《柳如是》,交响曲《大江南》《灯塔》《大江南·最忆江南》,交响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等大量各类体裁优秀作品。特别是其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套曲《永远的山丹丹》及大型交响乐《灯塔》连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民族音乐项目和交响乐项目重点扶持计划唯一入选作品。
作曲家 张一兵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河南省歌舞剧院驻团作曲。多次在国际国内音乐比赛评比中获奖。主要代表作:民族交响音画《太极》(获文化旅游部2024-2025“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民族交响乐《木兰颂》(1991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演);民族管弦乐《郎歌》(199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新春音乐会》征集作品获金奖);民族管弦乐《戏台》(获2000年香港国际作曲大奖);琵琶协奏曲《汉字》(获2014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琵琶比赛指定曲目);唢呐协奏曲《泡桐》;第二唢呐协奏曲《侠客》(台湾小巨人民族乐团委约);民族管弦乐《桃花红杏花白》(中央民族乐团委约);晋胡二股弦与民族管弦乐队《晋情》(中央民族乐团委约);中阮协奏曲《瓷器》;民族管弦乐《禅武少林》(中央民族乐团委约);二胡协奏曲《大地之心》;二胡协奏曲《虎门销烟》(广东民族乐团委约);民族管弦乐《高山流水》;女高音与民族管弦乐《春神》;弹拨乐《丹青家园》;弦乐合奏《祭》、管弦乐《少林扇》、管弦乐《梅花桩》、管弦乐《和平颂》等;梨园春主题曲《擂响中国》豫歌《中原担当》,歌曲《榜样》等上百首歌曲、多部合唱作品。五十多部舞蹈音乐;为电视剧、广播剧《生死存亡》《徽商》《大分流》《瓜棚风月》《镗將白郎》等几百部集作曲。
作曲家 杨一博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的首位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歌剧舞剧院驻院作曲,“博音”音乐工作室音乐总监,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涉足几乎全部音乐创作类别,并监制和制作了众多音乐会及音乐专辑。其原创歌曲《多想对你说》曾登上2016央视春晚舞台,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民族管弦乐组曲《梦中的阿克库》《写意中华》声乐三部曲等作品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最美中国人》入选中宣部第六批“中国梦”题材展播歌曲;本人则曾受邀登上央视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渡江—1949》;交响合唱《诗赋长安》;管弦乐《乐动阿勒锦》《之江新韵》《峪水仙踪》《安徽民歌组曲》;民族管弦乐《梦中的阿克库》《祓禊谣》《山林宝岛》《西北民歌组曲》;情景音乐剧《大道无垠》、梦幻风情秀《梦蝶天山》、BTV人文历史纪录片《大西山》《永定河》;原创歌曲《无名花》《天边边个红》《志愿中国》《面朝大海》《桃叶渡》《今又重阳》《梦回汉唐》《你的背影》《最美的风景》《海平线》《回家》《十月一日》等。
文学脚本 林天泉
主编出版河南稀有剧种丛书《大平调》,参与编撰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柳子戏》《杜氏溯源》《豫见传统之美》等;参与《新时期杜甫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形象传播》《杜甫家园情节研究》《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支撑》《当代网络文学研究》等省、厅级课题;在《中国文化报》《当代戏剧》《东方艺术》《河南日报》等发表十余篇理论评论文章。
河南民族乐团
河南民族乐团隶属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前身为原河南省歌舞团十多人的民乐队,始建于1957年3月7日,1999年初由杜宏亚发起组建河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2007年11月正式定名河南民族乐团。近七十年来的磨砺、积淀、锻造,乐团涌现出著名的唢呐演奏家郝玉岐,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桂习礼,笛子演奏家路立志,二胡演奏家李辛、中州派古筝传人曹永安、指挥家柳跃庭、吴歌、岳辉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知名演奏家和指挥家。上演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曲目,已然成为一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有着鲜明中原特色的民族乐团,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民族器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乐团自建团以来坚持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发展,创作并演奏出一大批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河南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全家福》,民族管弦乐《中州韵》、《豫调》、琵琶协奏曲《汉字》、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黄河新畅想》《云台山素描》、中阮协奏曲《瓷器》、民族交响诗《祖国颂》《大别山》、民族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移植并全国首演等。1991年参加全国第三届民族器乐作品展播,获得了全国仅六个团体赴京参展的殊荣,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和北京音乐厅演出了获奖作品《中州韵》、《豫调》得到了首都音乐界的极佳赞誉。乐团多次为来中国及河南访问的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贵宾作专场演出,并多次代表国家和河南省出访了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保加利亚、布隆迪、乌干达、厄立特里亚、阿联酋、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突尼斯、埃及、巴拿马、智利、巴西、丹麦、加拿大、巴基斯坦、英国、荷兰、西班牙、古巴、厄瓜多尔、斐济、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和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民族器乐在当代国际社会的传承、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年来,民族乐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首席指挥张列等指挥家有针对性的训练下,乐团有了长足性的发展,并连续成功的举办了为李岚清同志到河南视察的接待演出、随同李长春同志赴保加利亚的演出、为河南艺术中心开业庆典的演出、《梦系红楼》全版主题音乐会的演出、为著名作曲家刘文金举办的“叙事与畅想”专场演出、为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举办的“乐坛神笔赵季平” 专场演出、为2015(郑州)上合会总理理事会多国领导人的演出、随同刘延东副总理赴埃及的演出、“纪念刘天华诞辰专场”、“纪念彭修文专场” “纪念曹东扶专场”等等。自2010年起固定推出的“元宵节音乐会”、“端午节音乐会”“中秋节音乐会”等传统中国节日系列音乐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三大品牌音乐会,连续十五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音乐会,更是为广大师生了解和普及民族音乐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民族乐团被北京保利院线选中进行的全国九省市的巡演;特别是2011年7月10日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的“豫风豫韵”和2012年8月20日在北京音乐厅的“中原乐风”专场音乐会后,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许多专家同行的极大关注,被专家和媒体赞誉为:“一个非常成熟、有活力、有生气、有激情、有内涵的乐团。而且是内敛细腻与热情澎湃相结合并且素质很高的乐团,有能力驾驭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展现了艺术理念上的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乐团拥有雄厚的基础,前途光明。从河南民族乐团看到了中国民族乐界的希望,河南民族乐团树立了文化自信,是地方民族乐团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支乐团”。2015年8月乐团整编制赴台湾《聆听中原》四城市的巡演中大放异彩,广受好评。2017年以来郝晓东、成文文、陈晛、于文龙四人连续四年入选河南省艺术新人扶持项目。2023年6月,河南民族乐团入选文旅部十支优秀乐团全国展演,并在华乐论坛荣获全国十大民族乐团称号。乐团与众多的著名指挥家、演奏家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闵惠芬、吴玉霞、姜克美、宋飞、阎惠昌、汤沐海、邵恩、王甫建、张列、姜金一、刘沙、杨又青、瞿春泉、邓建栋、沈诚、崔军淼、孙凰、杨靖、于源春、彭家鹏、洪侠、孙鹏、兰维薇、董晓琳、袁可、吴琳、苏畅、王彩云、赵晓霞、王展展、葛亚南、袁贝、作曲家王丹红、王云飞、罗麦朔、陈思昂、杨一博等。多年来,乐团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追求,陆续涌现出了许多新一代的演奏家,优秀的年轻群体使乐团充满了极大的活力,而随着新鲜血液的补充将会使河南民族乐团保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曲目单
第一乐章:阵
作曲:王丹红
古琴:吴禹橦 中国大鼓:陈志峰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死者不可复生,亡国不可复存。五行生克,阴阳和合。风云暗涌,山河变色。无声处,惊雷滚滚。谈笑间,生死相决。
第二乐章:战
作曲:王丹红
冲锋,踏碎雷霆的鼓点。迂回,布下必杀的死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藏之九地,动于九天。战,已经开始。战,还未结束。
第三乐章:情
作曲:王丹红
高楼凭栏,望断关山明月。 春闺梦醒,独对一枕衾寒。那穿越千年的风沙,为谁在幽幽诉说? 那如怨如慕的呢喃,至今依然在回荡。
第四乐章:环佩之声
作曲:王丹红
古筝:陈 霞
暗香浮动,环佩铿鸣。清扬婉转,笑语盈盈。抬望眼,红颜竞秀,激扬起千山风雪。恰回首,人间芳华,黯淡了刀光剑影。
第五乐章:大战
作曲:张一兵
旌旗蔽日,千军竞发。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好似狂风骤雨,寰宇变色。但见金戈铁马,血染黄沙。
第六乐章:殇
作曲:赵季平、杨一博
大提琴:韦振国
江天黯淡,烈马踟躇。古来白骨,累累山河。听,西风猎猎,慰我在天英灵。叹,角声低徊,似一曲英雄悲歌。
第七乐章:天地安
作曲:张一兵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上下同欲,推而及之。修道保法,兆民仰之。协和与共,天下安之。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
文字 | 成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