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由贵州省民族乐团倾情演绎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山海狂想》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隆重首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本次演出不仅汇聚了众多文化界领导与嘉宾,还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看,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31日晚上8点整,伴随着《黔峰·前锋》的震撼响起,首演正式拉开帷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贵州省民族乐团继大型民族管弦乐《大山节日》获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后,再次荣获此殊荣。民族管弦乐《山海狂想》作为入选2024—2025年“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民族管弦乐大型作品类别的佳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整部作品包含《黔峰•前锋》《苍山如海》《梵净•云海》《花之海》《绿之海》《歌之海》《山海深情》等七个乐章,每一乐章都如同一幅精美流动的画卷,深情描绘着贵州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生动刻画着贵州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此次成功首演,更是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场演出精彩纷呈,从激昂的旋律到深情的咏叹,每一个音符都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弦。主创团队的作曲家们才华横溢,精心构思着每一乐章,既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融为一体,共同构筑了一幅壮丽的山海画卷。这种巧妙的融合,不仅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贵州音乐的独特魅力,更在心灵深处激起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贵州省民族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们更是以精湛的技艺点燃全场,每到演奏精彩之处,场下就频频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出中,首次亮相的18面编铜鼓和勒尤、木叶、芦笙、木鼓、竹鼓等贵州民间乐器成为了全场特色亮点,它们造型独特、气势恢弘、音色独特,为整场演出增添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第五乐章中出现的大贵琴则是贵州省民族乐团的专利乐器,它曾多次亮相全国重要舞台,备受业内关注。特别在第七乐章《山海深情》中作曲家更是特意通过将贵州中路花灯曲调、广东粤曲、山东民歌、辽宁渔号、江苏民歌、浙江民歌、上海民间音乐曲调等巧妙融合来展现贵州人民与沿海省市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感恩的同时向全国、全世界人们发出了“来贵州赏美景吃美食”的好客邀请。演出过程中,不少观众情不自禁地随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沉浸在这山与海的音乐盛宴中。许多观众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让他们对多彩贵州和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演出结束后,多位业界专家对《山海狂想》的艺术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贵州省民族乐团的艺术实力,更为推动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贵州省民族乐团能够继续走创新之路、民族之路,不断提升艺术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近年来,贵州省民族乐团立足深厚的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创作了多部优秀民族音乐作品,
其中以“大山三部曲”影响力尤为重大,《高原•听见贵州》3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大山节日》《山海狂想》两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为贵州民族音乐的当代呈现和世界传播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此次《山海狂想》的首演,不仅是一次音乐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它让我们看到了贵州省民族乐团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贵州省民族乐团执行董事、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龙国洪表示:“贵州省民族乐团将继续发挥贵州特色文化优势,着力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民族音乐讲好贵州故事,让世界听见贵州。明年,贵州省民族乐团还将赴悉尼歌剧院演出,将用文化搭桥、以精品出海、促文化交流,展现大美中国、多彩贵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贵州省民族乐团将继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演出,为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部分图片 |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