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丝竹袅袅,掌声如潮。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国乐天香”音乐会以一场视听盛宴献礼国际妇女节,用音符演绎女性风采的璀璨画卷。由著名指挥家陈冰执棒,琵琶、柳琴、打击乐等多种民族乐器与乐团默契合作为观众带来一批经典之作。艺术家们以民族音乐为名,奏响了女性魅力与个性绽放的华彩乐章!
指挥:陈冰
指挥家陈冰以她对作品的独到理解和对音乐细节的精准把控,在指挥台上翩若惊鸿、优雅灵动。她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指挥风格,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磅礴大气、细腻传神的演奏风格默契融合,将作品演绎得丝丝入扣,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在民族音乐瑰丽的艺术世界之中。
值此天下女性的节日到来之际,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用音乐送上两朵芳香四溢的玫瑰花。《可爱的玫瑰花》旋律优美、饱含着款款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旋律轻松明快、奔放昂扬,将细腻情怀和民族音乐巧妙融于一体。
琵琶与乐队《春江花月夜》,琵琶演奏家曹杨运用多种演奏技法,“滚奏”表现江水流动,“扫轮”描绘渔舟破水,“泛音”营造空灵意境,乐曲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情感细腻真实,为现场观众勾勒出一幅月夜春江的迷人画卷。
音乐会曲目设置巧妙融合古典文学名著,用歌声演绎剧中的人物心境。女声独唱演员岳璐演唱的《枉凝眉》歌喉婉转、缠绵悱恻,与王小莹演唱的《天竺少女》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诠释《红楼梦》中家喻户晓的宝黛爱情,后者以欢快的旋律重现《西游记》的奇幻色彩。观众席中,有人随着旋律轻声跟唱,有人闭目品味沉醉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文学巨匠共情共鸣。
柳琴与乐队《雨后庭院》,柳琴演奏家崔军淼用娟秀靓丽的音色勾勒出雨后庭院的静谧与清新,柳琴细腻婉约的轮奏犹如一支画笔,为这幅大雨过后的清新风景描绘出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在慢板部分使用长轮技法,表现出悠扬清新的雨后美景,在快板部分运用双音轮奏技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京剧梅派名家张馨月以一袭华美的大唐贵妃京剧扮相闪亮登场,与乐队合作一曲《梨花颂》。京剧唱腔的婉转与民族管弦乐的磅礴在此完美交融,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在音符中深情重现,既有国粹天香的回味悠长,又浸润着现代舞台的诗意美学。
打击乐与乐队《龙腾虎跃》
打击乐与乐队《龙腾虎跃》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打击乐器,包括排鼓、大鼓、小堂鼓、定音鼓等。这些乐器的音色和节奏的多样组合,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营造出气势磅礴的欢腾场面。打击乐演奏家马琳的排鼓领奏,技法娴熟精湛,赢得掌声不断;音色变化多样,听觉效果热烈奔放,打击乐声部的演奏家们通力合作、默契十足,为整首乐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思念》选自民族管弦乐组曲《太阳颂》第三乐章,通过乐队的深情演绎,表达了对远行人的深深思念。
《茉莉花》以东方女性的美丽、坚韧为主题,既保留了原曲的优美旋律,又通过变化发展赋予其更丰富的表现力。《狂欢之舞》作品结合了西域风格的舞蹈音乐和南美探戈的节奏及音乐情调,描绘了节日狂欢热舞的盛大场景。
民族管弦乐《花海》(选自组曲《云上丹寨》)以恢弘的乐声描绘丹寨花海的瑰丽画卷。打击乐的创新演绎成为亮点之一,演奏员手持串铃,边敲击边在舞台上流动穿行,轻盈的铃音与跃动的步伐相映成趣,舞台顷刻间化作生机勃勃的春日田野。
《国乐天香》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不仅是献给天下女性的节日音乐礼物,更是一场关于女性精神的艺术礼赞。以音符为墨、旋律为笔,整场音乐会的音乐风格多样、色彩斑斓如画,或悠扬婉转犹如女性柔情似水,或激昂热烈歌颂女性坚韧品格,兼顾传统韵味与当代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