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演出预告|北民+北交 即将奏响《聆听刘天华》
华音网 2025-04-14

这是一次跨越历史的中西对话

这是一回传统与当代的巧妙融合

这是一台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有力实践

2025年4月25日19:30分,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团之春”系列演出《聆听刘天华》大型混编音乐会将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乐迷朋友们见面,横跨交响乐、民族管弦乐领域的“两栖指挥”刘沙先生将携手大提琴演奏家莫漠,与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为您呈现一场中西合璧的交响盛宴!

主角揭晓

(按出场先后排序)

指 挥:刘 沙

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山东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湖南民族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横跨交响乐、民族管弦乐领域的“两栖指挥”,凭借着自己的热情、专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多年来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主流职业乐团中带来的音乐理念和对乐队声音的塑造赢得了音乐家和观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在交响乐领域里,擅长演出俄罗斯、东欧作品,并开创性的扩展了很多演出曲目,其范围涵盖西方20世纪音乐和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其中还积极倡导排演了很多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在民族管弦乐领域里,始终积极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方向和声音的塑造与训练,积极培养专业的民族管弦乐队指挥。在国内多所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和客席指挥,让更多的年轻音乐家树立中国民族管弦乐的概念和标准。近10年来,以独特的视角积极倡导、委约并大量演出了中国青年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在“两栖指挥”艺术的实践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指挥实践中用最简练、有效和真诚的方式传递出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染力。在众多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中还推出了很多学术理论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文和乐评。2016年在第五届华乐论坛中以最年轻的指挥家身份被评为“中国十位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之一,同年荣登《人民音乐》封面人物专访。2019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公布,作为全国唯一的音乐专业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并获科研资助。2020年9月受聘荣任中央民族乐团第三任首席指挥,同年11月被文化旅游部评为“优秀专家”,12月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澳门中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2018-2021),策划和指挥的《澳门风情》音乐会在2021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展演中获得“最佳音乐创作奖”。多次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亚太经济组织(APEC)多国领导人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国家重大演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深得著名的圣彼得堡指挥学派的真传,在俄罗斯以最高分的成绩毕业并获取歌剧-交响乐指挥专家文凭。先后受教于徐新教授和亚历山大·波利舒克教授(Alexzander Polishuchuk)。曾参加过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Seijie ozawa)、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约玛·帕努拉(Jorma Panula)科林·梅特斯(Colin Meters) 古斯塔夫·迈尔(Gustav Meier)大师班。

大提琴:莫 漠

大提琴演奏家。近年来,在国内外音乐会舞台上脱颖而出,以其高雅纯净的品味、轻盈优雅的气质、新锐且充满活力的神采,展现着中国新一代演奏家的新风貌。作为独奏家,莫漠的演奏曲目从西方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到世界多地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广泛而具有挑战性,其在北京、福州、天津、无锡等地举办的“大提琴的时间简史”个人独奏音乐会巡演(2022-2023)、“乐见古典·勃拉姆斯的内心独白”(北京音乐厅)、“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音乐会”(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2023)、“致敬巴赫——莫漠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22)、“浪漫与理性的随想”(北京国家大剧院)、“如诉法兰西——大提琴法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北京中山音乐堂,均2021)、“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长沙音乐厅,2020)等系列独奏、重奏音乐会,为其独奏家身份赢得了良好口碑。除此之外,莫漠也曾在法国、美国的多座城市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近年莫漠还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中国当代优秀大提琴作品的演绎与推广上,在谭盾、陈其钢、赵季平、郭文景、秦文琛、韩红、周天等作曲家的信任与支持下,多次演奏他们为大提琴而创作的作品。作为一位新锐演奏家,莫漠近年曾分别登台“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与指挥家俞峰、杨洋及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秦文琛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国家大剧院);和陈其钢为大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逝去的时光》(北京保利剧院);与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和长沙交响乐团合作,在长沙、武汉2023新年音乐会上演奏其大提琴协奏曲《卧虎藏龙》;与指挥家张国勇、杨洋和杭州爱乐乐团合作,在乐季音乐会“理查·施特劳斯的浪漫之旅”上演奏《堂·吉诃德——一个骑士性格主题的幻想曲》(杭州大剧院)、在“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上演奏周天的大提琴协奏曲《水袖》(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与指挥家柴昊夫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在音乐季音乐会“俄式旋风”上演奏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云南省大剧院)。莫漠曾于2016年国家大剧院“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上,在指挥家谭利华的带领下,与北京交响乐团共同演绎作曲家陈其钢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创作的《逝去的时光》,该音乐会也成为了莫漠在国内与交响乐团公开合作演出的首秀。时隔九年,在指挥家刘沙率领下,于国家大剧院同一品牌再次与北京交响乐团共同演绎《逝去的时光》。莫漠出生于北京,得益于大提琴教育家宋涛教授的启蒙,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后跟随传奇大提琴演奏大师阿尔多·帕里索特(Aldo Parisot)、美国著名大提琴家劳伦斯·莱瑟(Laurence Lesser)、法国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ller)先生,先后受教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在校期间,曾获得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大奖、库恰文斯基音乐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大奖、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阿尔多·帕里索特大提琴演奏奖等多个奖项。

中国大鼓:宋艺博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博士;北京民族乐团副团长、打击乐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学会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兼“天姿国乐”客座打击乐首席。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专业技术方面先后师从焦山林副教授、李真贵教授、王建华教授、王以东教授;理论研究方面师从张伯瑜教授、李长军团长。在各类打击乐大赛中担任评委工作;在世界各地有过千余场的演出经历,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及演奏风格,多次受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职业乐团的邀请,担任特邀协奏、独奏演奏家。曾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演出周的编导及主演、2010年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的编导及主演、2014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万马奔腾》的打击乐编导及主演、2018年《奔跑吧》栏目录制特邀嘉宾、2019年率领“玖木乐团”荣获国乐大典第二季年度总冠军等。代表作品:《吉祥天鼓》《日出东方》《和合鼓语》《鼓舞中华》《金戈铁马》《水•武》《鼓舞飞扬》等;代表剧目:中国首部环保题材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等。

中国大鼓:白 凯

北京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员、行政管理部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师从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王以东教授以及王军副教授学习打击乐。就学期间曾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作为打击乐演奏员参加紫禁城青年室内乐团和行乐室内乐团,代表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出访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爱尔兰、韩国、坦桑尼亚等国家,获得广泛好评。2012年获文化部举办的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打击乐组演奏奖(最高奖)第一名;2018年在北京举办白凯硕士毕业音乐会,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考入北京民族乐团工作。

中国大鼓:崔 元

北京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从马瑞副教授。曾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最高政府奖“文华”奖(独奏及组合);十四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全能一等奖,重奏组金奖,并在最终评选中获最高奖“李民雄”特别大奖;PAS国际打击乐艺术节成人专业组金奖;APMC亚太青少年国际器乐锦标赛打击乐专业组“冠军”。曾连续两年在新年戏曲晚会中担任打击乐手,国家领导等在席观看;近年来多次在团里参与“中轴”“大运河”等各类型系列音乐会;多次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奇艺,湖南卫视,地方卫视,艺术节或大型会议晚会等录制演出;同时在“鼓语戏韵”等各类打击乐专场音乐会中担任主奏;活跃在独奏、重奏、合奏和协奏等各类型演出舞台。

演出团体

演奏:北京民族乐团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民族音画《燕京八景》、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丰子恺漫画主题协奏组曲《漫弹》、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上演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流行国乐《国潮》《国风》《国漫》以及融合音乐会《国乐的摇摆》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新年音乐会”、“周年音乐会”、“中华四季”、“新锐系列”、“城市之间”等已成为乐团的品牌演出项目连续举办多届。乐团打造的品牌活动项目“北京鼓乐节”、“北京国乐节”、 “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乐团精心打造的两支演出团队“玖乐室内乐组合”、“玖木打击乐组合”已成为品牌演出团队,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由乐团文化活动部组建的北京民族乐团附属青年爱乐国乐团、附属少儿打击乐团、附属少儿弹拨乐团三支非职业团队为民族音乐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乐团积极探索国乐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微信视频号推出了三场不同主题的“国乐最现场”竖屏直播音乐会,为国有院团线上演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乐团打造的虚拟音乐厅【国乐府】上线以来推出众多音乐活动及演出项目,为演艺新空间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乐团人才辈出,宋艺博、杜朋朋、郑杨、李雨涵等一批年轻音乐家在各类大型演出中展露才华。北京民族乐团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排具有中国气派、北京风格、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作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演奏:北京交响乐团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三十余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曲目单

1.黄自:交响序曲《怀旧》

2.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

3.邹野:乐队协奏曲《聆听刘天华》

为中国民族乐队与西洋管弦乐队而作

第一乐章《改进操》

第二乐章《良宵》

第三乐章《光明行》

中国打击乐鼓段设计:宋艺博

中国大鼓演奏:宋艺博 白凯 崔元

(内容以现场为准)

音乐会将以“怀旧—逝去—新生”为线索,串联起中国音乐百年发展的脉络:黄自代表近代交响乐的启蒙,陈其钢展现当代国际化视角,邹野则探索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首作品均体现中西对话,呼应刘天华“汲古润今,融西促中”的艺术理念。

购 票 通 道

扫 码 购 票

《聆听刘天华》

北京交响乐团与北京民族乐团

联 合 音 乐 会

2025年4月25日19:30分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与您如期见面

不 见 不 散

FROM:北京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