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走进上海民乐一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乐探索之旅。他们在“听、看、做”的多重体验中,对话民乐之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听 聊乐器,赏民乐
活动开始,首先由上海民族乐团琵琶首席俞冰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古筝、琵琶、二胡这三种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随后,演奏家们依次登台,演绎了多首经典民乐作品,让人一饱耳福。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陆莎莎带来了一曲《墨戏》,以多变的音乐律动展现出中国书法的气象万千。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朱天津则先后呈现了《虚籁》《龟兹舞曲》两首作品。《虚籁》轻柔空灵,《龟兹舞曲》神秘奔放,展现出琵琶艺术丰富的表现力。
青年二胡演奏家朱宇虹也带来了两首风格迥异的经典作品。一首《江南春色》婉转悠扬,描摹出江南水乡的清新秀丽;一首《赛马》激情欢快,再现了辽阔草原上的万马奔腾。
看 寻找国乐宝藏
当民乐赏析环节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大家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趣味十足的“寻找国乐宝藏”活动中。
“寻宝人”手持“寻宝图”,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民族乐器陈列馆之中。他们跟随指引,找到了一件件国乐宝藏,也加深了对中国民族乐器的了解与认识。
随着宝藏答案的揭晓,七位表现优异的“寻宝人”脱颖而出,赢得了纪念奖品。
做 琵琶排品体验
活动最后,大家移步至生产车间,体验琵琶制作中的排品工序,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
在“敦煌”匠人师傅的指导下,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小心翼翼调整着每一处细节。完成排品后,大家纷纷举起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留念,在欢声笑语中,为此次研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此次研学活动,也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在中国文化频频出圈出海的当下,“敦煌”作为民族乐器制造的领军企业,始终以匠心守护非遗根脉,用创新传递时代新声,将民乐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诚挚邀请全球友人共赴国乐宝藏之旅,一起谱写交流互鉴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