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两场“乐动山河” 室内乐音乐会
王平 华音网 2025-09-25

当金秋的红叶映入眼帘,当民族的乐声萦绕心间,9月21日14:30/19:30,两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盛宴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启幕。由乐团常任指挥葛亚南执棒,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乐动山河”室内乐音乐会连演两场,让观众大呼过瘾。艺术家们用丝竹管弦编织岁月回响,用鼓乐笙箫传递家国深情,带领观众们在经典与创新的激情碰撞中,感受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指挥:葛亚南

提起盛唐气象,《秦王破阵乐》必是绕不开的经典。此次音乐会中,这首古曲将以笙重奏形式呈现,青年笙演奏家王小妹、白皓圆携手青年打击乐演奏家王兆翔,通过笙的丰富音色与和声层次,打击乐铿锵奏响战鼓雷动、笙重奏模拟号角长鸣的战场氛围,具有强烈的音乐张力和震撼力,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代战争的壮烈与大唐盛世的豪迈。

《空山鸟语》是二胡曲中的传世之作。此次演出的是编配后的 “二胡与乐队” 版本,二胡演奏家杨柳用灵动婉转的琴音,模拟山间鸟鸣、林中风声,让 “空山新雨后” 的清幽意境透过乐声扑面而来,引领思绪暂避喧嚣,沉醉于自然之美。

接下来,《花好月圆》《彩云追月》《步步高》三首经典民乐名曲联奏耳熟能详的作品经民乐大师彭修文先生改编后,既保留了原曲的灵动雅致,又融入了民族管弦乐的丰富层次,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打击乐重奏《京剧印象》第一乐章让人耳目一新。美国作曲家 Gene Koshinski 以京剧元素为灵感,董淼、王兆翔两位青年打击乐演奏家用马林巴、大鼓等乐器,传神演绎京剧的 “唱念做打”,让国粹京剧在民族打击乐的创新演奏中焕发新的活力。

古筝与双打击乐《行者》,古筝演奏家孙欣的指尖在琴弦上轮奏流转,与打击乐演奏家吴晓光、朱雷默契合作,时而激昂如行者踏遍山河的豪情,时而沉静如旅途沉思的细腻,加入当代演绎、打破乐器边界,引领思绪踏着千年古丝绸之路,追寻沙漠中消失了千年的绿洲古国——龟玆。



二胡演奏家周婷婷与琵琶演奏家曹杨携手带来二胡与琵琶《火·彩衣姑娘》。二胡是乐曲的 “情感主线”,其演奏特色集中在 “音色的细腻变化” 与 “弓法、指法的叙事性运用”,核心是通过 “长线条旋律” 塑造彩衣姑娘的内心世界;琵琶作为乐曲的 “场景叙事线”,其演奏特色以 “颗粒性音色” 为基础,通过 “指法的多样性” 构建 “火的具象化” 与 “舞蹈的灵动性”。

《良辰美景》以刘天华的文人音乐《良宵》与甘涛整理的民间丝竹《行街四合》为素材,既致敬经典,又以当代视角重构江南意象。通过“拼贴”与“变奏”手法,将《良宵》的舒缓旋律与《行街四合》的活泼节奏交织,赋予传统曲目新的叙事逻辑。

《悄然》以“自然万物始于悄然无声,随后悄然绽放” 为核心理念,通过弹拨乐器的点线交织,隐喻生命从萌芽到凋零的循环。作曲家摒弃复杂的旋律线条,以极简手法探索声音的本质,突出了“静谧中的觉醒” 这一主题。




礼赞祖国 用民乐佳作致敬锦绣山河

艺术家们匠心设置的曲目拨动心弦,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礼赞。《节庆欢舞》以欢快的节奏、浓郁的民族色彩,勾勒出举国同庆的欢腾热烈场景;《郎歌》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场景,《可爱的玫瑰花》乐曲以新疆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丽亚》为主题加以发展,并充分发挥民族室内乐的丰富表现力。

当《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奏响,瞬间将观演氛围推向高潮。作品在借鉴同名歌曲的音乐动机同时,还加入了河北民歌淘金令的曲调,丰富了乐曲的结构层次。曲调宽广、舒展,奔放、抒情,富于歌唱性,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和赞美。引发全场观众跟随优美的旋律轻声吟唱,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结束,那久久回荡在耳畔的经典旋律与经久不息的掌声,恰似一颗颗赤子之心向祖国母亲献上的最真挚的礼赞,将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感用音乐的魅力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摄影:熊寓冰

FROM: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阅读: